题敏求斋

閒居积文史,不厌五车多。白玉须成器,流光惜逝波。

阶前春草遍,林下午风和。还有同门者,时来共切磋。

83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其他诗经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其三

作者:袁凯(明代)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其三,明代,袁凯,

只今何处无黄菊,醉着茅茨有几人?贤妇稍能知此意,杀鸡为黍莫辞贫。

87

屏翁领诸孙小集亦龙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诗次韵

作者:戴炳(宋代)

屏翁领诸孙小集亦龙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诗次韵,宋代,戴炳,

结屋新亭好,登临雅兴长。心融八窗白,尘隔九衢黄。

泛菊金英碎,尝粳玉颗香。更期梅着蕊,来赏小春光。

76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四十一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四十一,明代,宋应星,

已信天工有命偕,死生富贵尽前排。祈禳谋策纷纭起,信命初心顷刻乖。

66

秣陵怀古

秣陵怀古,清代,陈维崧,

红板桥头,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曾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细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

悠悠,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7

重阳夜宴咏菊影得金字

重阳夜宴咏菊影得金字,清代,金朝觐,

消遣东篱晚,良宵抵寸金。黄花须澹泊,绿叶总萧森。

宴近重阳雅,灯然四壁阴。引觞须尽兴,休负夜游心。

82

长相思

长相思,宋代,谭宣子,

去路遥。归路遥。灯月光中立小桥。魂萦紫玉箫。
风萧萧。雨萧萧。此夜相思空寂寥。梅花落丽谯。

70

【越调】小桃红 ○题情  

【越调】小桃红 ○题情  ,元代,王元和,

○题情

暗思金屋配合春娇,是那一点花星照也。向这欢娱中深埋了祸根苗,我一从

见了那个妖娆,他便和咱燕莺期,凤鸾交,鸳鸯侣,只引的蜂蝶儿闹也。恨不的

折损柔条,谁承望五陵人,可早先能够了小蛮腰。

【下山虎】向这芙蓉锦帐配合春娇,说不尽忄乞僧处有万般小巧。割舍了叶

损枝残,蕊开瓣凋,早一树烟华春事了。是咱思算少,又被傍人一觅里搅。猛可

里祆神庙顿然火烧,险把蓝桥水淹倒。

【山麻秸】计痛喋低低道,你休得为我愁烦,因我煎熬。多娇,犹兀自恐咱

憔悴潘安容貌。越着我气冲牛斗,恨填沧海,怒锁霞霄。

【恨薄情】为恩情,伤怀抱。追游宴赏情分少,朱颜镜里添老。书斋静悄,

不敢展文公家教。但只是磨香翰,挽兔毫,才下笔了便写出风情,翰林旧稿。

【四般宜】织锦字,寄英豪。焚金鼎,谢青霄。端详了云翰墨,越着我恨难

熬。全不写云期雨约,但只诉玉减香消。他道我风流性如竹摇,忄乞登的在咱心

上,默地拴牢。

【怨东君】他那里红妆残顿忘了楚娇,咱这里青衫湿渐成沈腰。他那里两泪

鲛绡,咱这里行里坐里五魂缥缈。耽烦受恼,是咱离多会少。莫不是普天下相

思病,我共他占了?

【江头送别】腌赞闷腌赞闷甚时断绝?恹煎病恹煎、病甚日医疗、又不

敢对着人明明道,只落的梦断魂劳。

【余音】眠思梦想如花貌,这愁烦谁人知道,守着这一盏残灯昏沉沉坐到晓。

93

【正宫】醉太平 题情离情厮

作者:乔吉(元代)

【正宫】醉太平 题情离情厮,元代,乔吉,

题情

离情厮禁,旧约难寻。落红堆径雨沉沉。锁梨花院深。瘦来裙掩鸳鸯锦,愁多梦冷芙蓉枕,髻松钗落凤凰金,险掂折玉簪。

乐闲

链秋霞汞鼎,煮晴雪茶铛。落花流水护茅亭,似春风武陵。唤樵青、椰瓢倾、云浅松醪剩,倚围屏、洞仙酣、露冷石床净,挂枯藤。野猿啼、月淡纸窗明,老先生睡醒。

渔樵闲话

柳穿鱼旋煮,柴换酒新沽。斗牛儿乘兴老樵渔,论闲言怅语。燥头颅束云担雪耽辛苦,坐蒲团攀风咏月穷活路,按葫芦谈天说地醉模糊。入江山画图。

23

【双调】潘妃曲

作者:商挺(元代)

【双调】潘妃曲,元代,商挺,

绿柳青青和风荡,桃李争先放。紫燕忙,队队衔泥戏雕梁。柳丝黄,堪画在帏屏上。

闷向危楼凝眸望,翠盖红莲放。夏日长,萱草榴花竞芬芳。碧纱窗,堪画在帏屏上。

败柳残荷金风荡,寒雁声嘹亮。闲盼望,红叶皆因昨夜霜。菊金黄,堪画在帏屏上。

暖阁偏宜低低唱,共饮羊羔酿。宜醉赏,宜醉赏蜡梅香。雪飞扬,堪画在帏屏上。

小小鞋儿连根绣,缠得帮儿瘦。腰似柳,款撒金莲懒抬头。那孩儿见人羞,推把裙儿扣。小小鞋儿白脚带,缠得堪人爱。疾快来,瞒着爹娘做些儿怪。你骂吃敲才,百忙里解花裙儿带。冷冷清清人寂静,斜把鲛绡凭。和泪听,蓦听得门外地皮儿鸣。则道是多情,却原来翠竹把纱窗映。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月缺花残人憔悴,冷落了鸳鸯被。望天涯人未归,满目残霞景凄凄。塞鸿希,有信凭谁寄?早是离愁添秋兴,那堪镜破金钗另。懒将云鬓整,哭啼啼泪盈盈。照得镜儿明,羞睹我脸上相思病。肠断关山传情字,无限伤春事。因他憔悴而死,只怕傍人问着时。口儿里强推辞,怎瞒得唐裙祬?目断妆楼夕阳外,鬼病恹恹害。恨不该,止不过泪满旱莲腮。骂你个不良才,莫不少下你相思债?可意娘庞儿谁曾见,脸衬桃花片。贴金钿,似月里嫦娥坠云轩。玉天仙,醉离了蟠桃宴。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金缕唐裙鸳鸯结,偏趁些娘撇。包髻金钗翠荷叶,玉梳斜,似云吐初生月。

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宝髻高盘堆云雾,钗插荆山玉。离洛浦,天仙美貌出尘俗。更通疏,没半点儿包弹处。煞是你个冤家劳合重,今夜里效鸾凤。多情可意种,紧把纤腰贴酥胸。正是两情深,笑吟吟舌吐丁香送。

只恐怕窗间人瞧见,短命休寒贱。直恁地肐膝软,禁不过敲才厮熬煎。你且觑门前,等的无人呵旋转。

37

过清江怀莫谦父

过清江怀莫谦父,宋代,赵善括,

春来乘兴泛孤篷,櫂影频移鉴影中。

昨夜忽添三寸雨,今朝尤喜一帆风。

桃红李白年年好,水绿青山处处同。

屈指归时花未老,一樽携手过湖东。

25

果堂篹吴江县志索予所作苏寅侯传因需其润笔以戏之

果堂篹吴江县志索予所作苏寅侯传因需其润笔以戏之,清代,全祖望,

辛苦苏仪部,埋魂天尽头。雪交亭下泪,长共怒涛浮。

吾友扬秋笔,图经仗阐幽。讲堂一束脯,饷我亦风流。

83

题沈弟所作短轴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题沈弟所作短轴 其一,宋代,赵蕃,

冥冥细雨熟黄梅,欲起看山懒又回。咫尺忽能来万里,恍然堕我晓船开。

14

晓晴

作者:刘敞(宋代)

晓晴,宋代,刘敞,

朝光出屋角,鸟雀声正喧。天寒未能起,缊袍有馀温。

智士困朝市,勇士敝中原。自古贵高卧,岂嫌长闭门。

70

彼山诗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彼山诗 其一,宋代,刘敞,

彼山之阻兮,虎豹兟兟。我旋而归兮,虎来即人。

80

蒲涧奉呈蒋帅待制

蒲涧奉呈蒋帅待制,宋代,郭祥正,

菖蒲涧底生九节,流水遂作菖蒲香。安期服之已仙去,漫脱双舄留秦皇。

秦皇杀伐自无度,年龄社稷何由长。蓬莱毕竟不可见,十祠千载聊相望。

散发追之又无迹,后来诡谲传崔郎。至今正月二十五,城北夹道珠帘张。

元戎要宾锤大鼓,老蛮献馔烧肥羊。倾城尽作蒲涧饮,美俗眷恋神仙乡。

穿云丝竹度别浦,绕山金翠明残阳。我乘款段到已晚,越台仅得参壶觞。

公携大句使我读,冰澌戛齿清琅琅。张侯继作亦精敏,兰茝相倚传芬芳。

却寻陈事考僭迹,死佗称帝鋹称王。基山控海恃远崄,大明一出旋消亡。

岂如戴主效臣节,白骨虽朽忠名彰。只今神孙太母圣,天下击壤歌时康。

佳期不邀墓中鬼,乐民之乐真循良。勒词苍崖告万古,蒲涧之会无淫荒。

74

夏景 绿荷雨跳珠

夏景 绿荷雨跳珠,宋代,刘辰翁,

荷外雨潇潇,舟如泊断桥。忽惊红粉乱,又见绿珠跳。

万叶明苍水,轻风问步摇。疏疏沾羽盖,点点溅鲛绡。

玉露明金掌,红妆湿翠翘。佩痕留不得,立地使魂销。

15

山中书事

山中书事,宋代,陈必复,

天气如春盎,连朝未有霜。

数蝉嘶老木,鸟渡寒塘。

风竹写晴影,水花临晓妆。

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

8

次韵董景先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董景先 其一,宋代,韩淲,

冰玉胸怀隔几尘,下帷犹复擅诗声。人间是处堪娱意,南北两山湖水清。

32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其一 方湖

作者:冯山(宋代)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其一 方湖,宋代,冯山,

蒲柳春阴重,禽鱼晚景多。轻舟乘酒去,明月扣舷歌。

20

泊舟仪真江上连日风雨作六言遣闷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泊舟仪真江上连日风雨作六言遣闷 其二,宋代,程俱,

常寂光遍一切,胜义谛即世间。正自纵横五位,不妨透脱三关。

3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