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坟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

74

诗文译文

国耻犹未雪,

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

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

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

于此发冲冠。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国家屈辱尚未洗雪的愤怒和对个人安危的漠视。诗人唐顺之在诗中表达了不畏牺牲,宁可置身危险之中的决心。他谈到了九原(古代北方草原)的人们不愿归来,万壑(指山谷)中的气息长久寒冷,体现了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诗人表示,他并不怨恨早早藏起了弓箭,因为他明白借剑(指拿起武器)并不容易。他自称并非真正的壮士,但他在这个时刻决心要勇往直前。

诗文赏析

《岳王坟》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对国家屈辱和个人安危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决心。诗中的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使用九原和万壑等意象,增强了对国家困境和人民苦难的感触。诗人的自述表达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但他并不退缩,而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整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思考和决心。它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并对那些在困境中勇敢前行的人给予了肯定和鼓舞。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其他诗经

归途杂诗五首 其一

作者:王松(清代)

归途杂诗五首 其一,清代,王松,

穷栖鸟恋旧巢林,匹马经过动悴吟;千里故山青满目,万堆新骨白伤心!

2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八十三 竹

作者:弘历(清代)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八十三 竹,清代,弘历,

千亩渭川濆,琅玕戛碧氛。溪称六逸隐,林会七贤文。

月入檀栾影,风翻翡翠云。相如虽后至,也得见梁君。

98

书怀呈同志

作者:黄裳(宋代)

书怀呈同志,宋代,黄裳,

处己心虽白,逢君眼更青。独来还得侣,相照即忘形。

用意谁无累,开襟自有灵。递年何所乐,终日醉遗经。

90

月夜望雪

作者:薛蕙(明代)

月夜望雪,明代,薛蕙,

朝看云际雪,夜月坐中楼。

宛似青天上,俯观银汉流。

犹怜目未尽,好为上帘钩。

22

夜至张秋

作者:石宝(明代)

夜至张秋,明代,石宝,

日暮出荆门,夜行复十里。半帆乘顺风,一篙得春水。

篝灯危樯末,馀映彻洲沚。远远闻犬声,渐喜近井市。

缆人相和歌,饥渴被驱使。恨无浊酒劳,毕力共王事。

18

【中吕】阳春曲 知几知荣知

作者:白朴(元代)

【中吕】阳春曲 知几知荣知,元代,白朴,

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题情

轻拈斑管书心中,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迄逗我许多时。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慷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风。

慷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赠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31

【双调】殿前欢 闲居

【双调】殿前欢 闲居,元代,赵显宏,

去来兮,东林春尽蕨芽肥。回头那顾名和利,付与希夷。下长生不死棋,养

三寸元阳气,落一觉浑沦睡。莺花过眼,鸥鹭忘机。

去来兮,桃花流水鳜鱼肥。山蔬野菜偏滋味,旋泼新醅。胡寻些东与西,拼

了个醒而醉,不管他天和地。盆干瓮竭,方许逃席。

去来兮,生平志不尚轻肥。林泉疏散无拘系,茶药琴棋。听春深杜宇啼,瞻

天表玄鹤唳,看沙暖鸳鸯睡。有诗有酒,无是无非。

去来兮,楚天霜满蟹初肥。黄花似得渊明意,开遍东篱,笑山翁醉似泥,喜

稚子诗能缀,爱仙果甜如蜜。烟萝路绕,车马声稀。题歌者楚云

楚云闲,任他孤雁叫苍寒。去留舒卷无心惯,聚散之间。趁西风出远山,随

急水流深涧,为暮雨迷霄汉。阳台事已,秦岭飞还。

47

回銮至保阳

作者:弘历(清代)

回銮至保阳,清代,弘历,

半月行旌返保阳,恰如携得好韶光。烟容澹入楼台远,麦色浓传饼饵香。

傍浦鸥眠蒲叶绿,迷町蝶栩菜花黄。春郊景象堪欣慰,却虑三时日正长。

34

禺山除草吟示同志

禺山除草吟示同志,明代,湛若水,

窗前草不除,吾除惟恐后。不除恶草根,芝兰安得茂。

兰德馨通天,草秽虫蛇薮。无为无不为,自取为何有。

69

秋怀四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秋怀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

独立离人境,幽居察物情。蚁知军阵法,虫作纬车声。

身老惟贪睡,儿痴亦惰耕。腾腾复兀兀,何以报时平。

86

渔父词一十八首 延寿

作者:吕岩(唐代)

渔父词一十八首 延寿,唐代,吕岩,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22

滕昌祐蘹香睡鹅图

作者:虞集(元代)

滕昌祐蘹香睡鹅图,元代,虞集,

苍鹅惜毛羽,宛宛卧春雨。雨馀日照沙,上有蘹香花。

怀香不自献,梦到金鸾殿。殿池多跃鱼,君王方草书。

19

作者:李邴(宋代)

句,宋代,李邴,

柳老抛绵后,梅酸著骨时。

55

栽花二阕 其一

作者:韩琦(宋代)

栽花二阕 其一,宋代,韩琦,

名园尝已植群芳,更得新株补旧行。非欲后来传好事,只图芬馥满吾乡。

19

西陵望

作者:严羽(宋代)

西陵望,宋代,严羽,

西陵终日望,不见有归桡。欲去犹回首,寒江起暮潮。

82

班婕妤

班婕妤,宋代,张玉娘,

一自怜捐弃,香迹玉阶疏。闻道西宫路,近亦绝鸾舆。

86

用前韵送彪德美

作者:张栻(宋代)

用前韵送彪德美,宋代,张栻,

尝嗜贵知味,短绠难汲深。读书不能发,但自成书淫。

况复翻异说,潢流渺难禁。岂知言意外,妙此惟微心。

初无古今异,岁月谩骎骎。五峰讲学地,叹息风雨侵。

前时约同途,旧游怆追寻。鸣凤不可见,修竹馀清阴。

斯文天未丧,千载发韶音。春风满天宇,鱼鸟自飞沉。

河流贯霄极,芥舟胶寸涔。神交独吾子,妙处但微吟。

文会匪易得,未应归故林。君无泉石癖,膏肓讵须箴。

77

江宁阻风

江宁阻风,宋代,赵公豫,

篱落鸡豚傍水涯,萧萧杨柳放新芽。石尤故逞波涛恶,使我行踪看晚霞。

23

夜凉听雨

作者:施枢(宋代)

夜凉听雨,宋代,施枢,

暑雨沉沉夜正深,凉欺客枕梦频醒。

虽然未是秋时候,滴在梧桐亦厌听。

87

送吴龙图帅真定

送吴龙图帅真定,宋代,郭祥正,

读书曾不学腐儒,腐唇烂舌肠焦枯。又不学一诗一赋轻薄子,屑屑场屋名声沽。

西州治邑克肖古令尹,险欲临水投神巫。政成召来御史府,弹駮庸相请赐雷霆诛。

奸邪缩手不敢更侮祖宗法,又荐处士博士登石渠。

富财治水各称任,乃仗斧钺临湘湖。兴学首教士子弟,作碑后吊屈大夫。

明年易节帅瀛莫,铁甲百万秋防胡。公曰承平勿誇武,解藏弓剑宽民租。

诗筒交迎两朝使,镌金刻玉论欢愉。深沈不动若山岳,节制似公谁可俱。

少年天子圣虑远,却顾南国成荒墟。拜公学士往绥抚,曾未期月富民大姓争来居。

秦淮桥倾滞行迈,顷刻指画穷精粗。斩材叠岸役兵校,一物不向民间须。

月光激水夜景午,长虹矫矫当通衢。回思昔人政事美,尽求形像堂中图。

二十二人最豪杰,森森玉树临冰壶。前题姓名后书赞,文章彷佛窥典谟。

昨朝除命下金阙,再备将印严边枢。南民遮道留不得,老幼挽缆相携扶。

愿言早入天朝作丞相,调燮水旱苏寰区。功成异日保身退,西江秋风熟鲈鱼。

犛尾黄雀更珍绝,白糯酿美倾醍醐。醍醐一饮三百盏,琵琶啄木唤舞姝。

舞姝十八如明珠,石榴殷裙蝉翼裾。舞彻轻汗潭香肤,桃花带露燕脂濡。

綵衣班班罗凤雏,问公此乐世有无。此乐世有无,何必更访蓬莱山上神仙都。

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