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如子产,我似嘉鱼。儿孙有若校人。放者慈悲,烹者何其不仁。
恩雠复当别辨,弃怨亲、参从师真。修大道,免轮回生灭,跳出迷津。
便把凡心裂另,常清静自然,结就良因。坎虎离龙嬉戏,无价之珍。
瑞云重重笼罩,现胎仙、丈六金身。神光灿,向蓬莱,赏玩长春。
师如子产,我似嘉鱼。
儿孙有若校人。
放者慈悲,烹者何其不仁。
恩雠复当别辨,弃怨亲、参从师真。
修大道,免轮回生灭,跳出迷津。
便把凡心裂另,常清静自然,结就良因。
坎虎离龙嬉戏,无价之珍。
瑞去重重笼罩,现胎仙、丈六金身。
神光灿,向蓬莱,赏玩长春。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师傅如同子产(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一般,而我自己则像一条嘉鱼(传说中能感应人的善恶)一样。我的子孙就像校人一样,受到严格的教导和约束。
放生者表现出慈悲,而烹饪者则显得残忍无情。恩怨应当分别辨明,放弃怨恨亲近师傅才是真实的行为。修行大道可以摆脱生死轮回,超越迷惑的泥潭。凡人的心灵必须被破碎,才能常保清静自然,从而结成善因。
像坎卦的虎离龙一样欢闹玩耍,这是无价之宝。吉祥的氛围笼罩着,现世胎中有仙人的存在,丈六金身(传说中具有神奇力量的身体)。神光灿烂,向着蓬莱仙岛,欣赏并享受永久的春天。
这首诗词以师傅与子产的比喻,表达了师生关系中的教导和约束。诗人通过对放生者和烹饪者的对比,强调了慈悲和残忍的区别,呼吁人们放弃怨恨、亲近师傅,追求修行大道,超越生死轮回。
诗中提到凡心裂另,意味着凡人的心灵必须经历破碎和重建,保持清静自然的状态,从而结成良好的因果。诗人运用了坎虎离龙的意象,表达了欢乐和宝贵的境界,同时也提到了神奇的仙人存在。
整首诗词意境高远,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俗、追求修行和境界的画面。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诗人表达了他对师道和修行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吉祥和仙境的向往。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溪居,明代,陈曰昌,
人多物外役,而我独无营。浩浩复落落,湖山注夙情。
因之不适俗,壮心淹老成。园林聊日涉,守拙若硁硁。
欲散今古意,每每踏潮行。一溪入花气,万木度风声。
遥峦层耸逸,瞻顾别开明。念虑此俱涤,水鸟时嘤嘤。
纵浪东皋外,于焉得此生。
与施仁夫、潘湛钧、吴载耀三位南菁老同学于施府茶叙即席感赋二首 其一,近现代,孙俊在,
春风旧梦渺如烟,来去难逢故友贤。六载同窗承化雨,蒙恩菁校感心田。
香海曲,清代,姚燮,
江澜不动月气定,上云下沙一白净。银虬挂角衔大珠,十丈梅花倚天镜。
对屏一岫烟为髫,松钗横作翡翠翘。古仙鹤氅吹琼箫,客来置酒阑干高。
阑干倒映万仞渌,照梦鸥边有红烛。烛残月堕露飘衣,香海西风荡平绿。
云巢醮上清冷台,宋代,沈辽,
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
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
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
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
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
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
【越调】天净沙 长途野草寒,元代,未知作者,
长途野草寒沙,夕阳远水残霞,衰柳黄花瘦马。休题别话,今宵宿在谁家?
瘦皆因凤只鸾单,病非干暑湿风寒,空服了千丸万散。恹恹情绪,立斜阳目
断巫山。
上官有似花开,下官浑似花衰,花谢花开小哉!常存根在,明年依旧春来。
江南几度梅花,愁添两鬓霜华,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今生或少或多,功名一枕南柯,富贵荣华快活。今朝已过,不知明日如何?
生红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说与莺儿燕子。东君知道,杏花不耐开时。
西风谓水长安,淡烟疏雨骊山,不见昭阳玉环。夕阳楼上,无言独倚阑干。
东邻多病萧娘,西邻清瘦刘郎。被一堵无端粉墙,将人隔断,抵多少水远山
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抵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
献诗,魏晋,薛莹,
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暨臣父综,遭时之难。
卯金失御,邦家毁乱。适兹我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
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特蒙招命,拯擢泥污。
释放巾褐,受职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极枢。
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愿之始。亦惟宠遇,心存足止。
重值文皇,建号东宫。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
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洪恩未报,委世以终。
嗟臣蔑贱,惟昆及弟。幸生幸育,托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
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悟圣朝,仁泽流盈。追录先臣,悯共无成。
是济是拔,被以殊荣。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扬声。
及臣斯陋,实暗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复傅东宫,继世荷辉。
才不逮先,是忝是违。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
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孰能忍愧,臣实与居。
夙夜反侧,克民自论。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
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元代,郑玉,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
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题李白祠,宋代,刘攽,
旧闻谪仙人,多以我为似。三生去来今,惟独变名字。
泊舟姑熟溪,风月不如意。举头望青山,酌酒聊一醉。
汉宫三十六,当时各自贵。昭阳与华清,究竟谁为愧。
奴辈不自省,脱靴更谁避。而令弃贤材,孤负青云器。
望九华山,宋代,刘敞,
九华非人境,闻誉不相识。南浮大江波,始见苍翠色。
是时雨初霁,积霭尚融液。九峰若惊龙,并跃云外碧。
森然耸牙角,未谓真是石。问名审其实,欢喜惬所适。
恢奇一何甚,远想始开辟。造化竞淫巧,斧斤恣彫刻。
不然何其功,不与嵩华敌。我行宇宙间,若此曾未觌。
中国名山川,几何亢斯迹。徘徊不能去,尘土愧行役。
平生乐间旷,时俗况迫阨。谁为隐君子,携手宅岩隙。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