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两疏心眼裹,身居石显掌握中。
师傅不能为作主,更生空自抱孤忠。
历史之上,元帝之歌。
事务繁杂,心思难明,身居权谋之中。
师傅不能为我主持,我自愿承担孤独忠诚之责。
《咏史上·元帝》描绘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形势与心境。诗人通过元帝的形象,表达了他在权谋纷争中的处境,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忠诚。元帝面临着复杂的事务,但他所依靠的师傅不能为他作出决策,因此他必须独自承担责任,并以忠诚来面对这一切。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元帝的刻画,折射出自己对于权力斗争中人物的理解和思考。诗中的“事在两疏心眼裹”,表现了权谋纷争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而“身居石显掌握中”则揭示了元帝的权力地位。然而,诗中的“师傅不能为作主”和“更生空自抱孤忠”,则表达了元帝内心的孤独和忠诚。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传递出一种深邃而沉重的氛围,唤起读者对于权谋和个人信仰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历史人物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权力、孤独和忠诚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它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内核,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反思人生和历史的意义。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金缕曲 磻溪姜太公钓鱼台,近现代,熊东遨,
一路溪声绕。进山来、凉生暑敛,雨迟风悄。未识何人研水墨,画出云山初稿。
更添个、蓑衣渔佬。稳坐石矶三千载,自无言、守到崖松老。
直钩在,拙胜巧。
浪猜怕惹先生笑。算古今、烟波钓客,不知多少。浅钓浮名深钓利,湖海江河池沼。
犹未计、旁观意钓。大小方圆同一梦,试扪心、几个真醒了?
林影下,有归鸟。
简斋诗读后,近现代,刘雄,
沉疴待谁起,公诗还如药。此事古有征,杜老能驱疟。
展卷清风生,忘忧成至乐。忆昔习古诗,从公得门钥。
鼎足黄与陈,西江分一勺。上窥韦柳间,无愧三唐作。
中岁值流离,骨力更坚卓。终登少陵坛,去似云间鹤。
比来网坛间,啁啾喧众雀。标新乱正声,积木矜博学。
公诗真大雅,文字成脱略。安得如风斤,来除鼻端垩。
酬从弟惠连,南北朝,谢灵运,
寝瘵谢人徒,灭迹入云峯。
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永绝赏心望,长怀莫与同。
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心胸既云披,意得咸在斯。
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夕虑晓月流,朝忌曛日驰。
悟对无厌歇,聚散成分离。
分离别西川,回景归东山。
别时悲已甚,别后情更延。
倾想迟嘉音,果枉济江篇。
辛勤风波事,款曲洲渚言。
洲渚既淹时,风波子行迟,务协华京想,讵存空谷期。
傥若果归言,共陶暮暮时。
暮春虽未交,仲春善游遨。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鸣嘤已悦豫,幽居犹郁陶。
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冯允南远贶佳作有舜律远相通之句因次韵寄之,宋代,范镇,
盛旦真明圣,平生伏至公。遭逢不世出,覆露与天同。
谅直诚多勉,谋猷愧罔功。后王明若日,夷夏庆同风。
喜气中兼外,欢谣北至东。敢图严密禁,擢处太清宫。
峻拔山形大,高明地望雄。起居无忘古,坐卧只思忠。
论乐嗟沦废,求音扣寂空。大和非隐伏,至理自穹崇。
暧昧幽还显,尊卑降复隆。使人思舞凤,如弋慕飞鸿。
世事安清谧,人心处正中。至醇当直诣,精义故旁通。
本自关瑶律,还须抚素桐。天材由圣作,物理要人穷。
往古为经始,来今是考终。云为极微妙,襟抱贮冲融。
敛聚阴阳气,窥观造化工。因君说乐事,诗咏照光虹。
朱君采侍御青莲居,明代,安希范,
夙闻苕霅间,山水多清远。讵意阛阓侧,蓬瀛忽在眼。
偶乘一叶舟,沿洄恣游衍。轻飙偃菰芦,微波荡菱芡。
丛篁雄灌木,森蔚盘回转。中有伊人居,列户抗遥巘。
堂宁据胜开,楼榭随宜建。高阁俯乔林,群峰历可辨。
凭栏耳目旷,隐几缥缃展。时报黄鹤驾,閒诵青华简。
客至辄披襟,开尊出丰膳。论世谈既雄,参微语尤隽。
廿载忝交契,老至弥缱绻。余兹将卜邻,栖托计非舛。
更藉地主贤,早为择所善。
同邓博罗登鸡鸣山时汝德司成同登,明代,邹元标,
鸡鸣楼阁倚层霄,我辈同登未寂寥。曾向罗浮专五岭,今从白下忆诸朝。
钟山云气当窗袅,册府莺声傍柳娇。不禁乡思春烂漫,紫荆花下听鸣韶。
送西河居士天池山检大藏诸经二十韵,明代,张元凯,
独往超凡虑,幽栖出世情。祗陀移茂苑,舍卫俨吴城。
妙相青狮拥,真文白马迎。峰莲千仞秀,天镜一池平。
小證沙门果,新持净业盟。启函飞孔雀,齐帙转流莺。
夙习鸠罗译,通教龙象呈。腾音潮呗远,零座雨华轻。
夜诵山皆应,晨参仆屡更。白头三藏遍,缁服五禅并。
蒲塞慈云馔,优昙甘露英。月留圆处影,泉入定中声。
居士重逢蕴,徵君再见明。钝根当自断,欲劫此堪惊。
贝叶翻偏好,韦编续未成。有因终有漏,无性即无生。
梵篆非蝌斗,番言是鸟鸣。达磨不立字,究竟亦何名。
议界俱空境,轮回悉妄行。吾将求解脱,送子息心旌。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 其三,明代,郑真,
北极中天正斗杓,风流人物共今宵。当楼绮彩丹心结,隔幔琉璃翠影摇。
龙驾共瞻宸阙近,鳌山慢忆海天遥。凭谁记得云中曲,来向人间叶凤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