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墨蛇龙本一区,大颠便是恶溪鱼。
退之也是无操守,一贬便陈封禅书。
杨墨蛇龙本一区,大颠便是恶溪鱼。
退之也是无操守,一贬便陈封禅书。
这首诗来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下·韩愈》。陈普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历史名人韩愈的批评和反思。
首先,诗中提到“杨墨蛇龙本一区”,这是指杨师道和墨子都属于同一时代的人物。这句话暗示了杨师道和墨子的地位和影响力,而韩愈则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对较低。
接着,诗中描述了韩愈的品行:“大颠便是恶溪鱼,退之也是无操守”。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韩愈的行为与恶溪鱼相比较,暗示他的品德低劣。这种批评可能源自韩愈的一些言行,使得陈普对他的评价持负面态度。
最后一句“一贬便陈封禅书”,表明韩愈在被贬谪后写了《陈封禅书》。这句话可能暗示了韩愈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自我表达而不具备真正的操守和品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以批评的口吻对宋代文学家韩愈进行了评价。它传达了陈普对韩愈品德和作品的负面观点,强调了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操守和品德的重要性。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黄升卿送棕鞋,宋代,张孝祥,
编棕织蒲绳作底,轻凉坚密稳称趾。帝庭无复梦丝絇,上客还同贶珠履。
我家江南山水窟,日日行山劳屐齿。感君投赠欲别时,布袜青鞋从此始。
亨衢知子方著脚,直上云霄三万里。泰阶历尽却归来,赤舄一双应几几。
锡兰岛卧佛 其三,清代,黄遵宪,
吁嗟佛灭度,世界眼尽灭。最先王舍城,大辟禅师窟。
迦叶与阿难,结集佛所说。尔来一百年,复见大会设。
恒河左右流,犍槌声不绝。其后阿育王,第一言佛法。
能役万鬼神,日造八万塔。举国施与佛,金榜国门揭。
九十六外道,群言罢一切。复遣诸弟子,分授十万偈。
北有大月氏,先照佛国月。四开无遮会,各运广长舌。
汉家通西域,声教远相接。金人一入梦,白马来负笈。
绳行复沙度,来往踵相蹑。总持四千部,重译多于发。
华言通梵语,众推秦罗什。后分律法论,宗派各流别。
要之祛卢字,力大过仓颉。南有狮子王,凿字赤铜鍱。
当时东西商,互通度人筏。但称佛弟子,能避鬼罗杀。
遂使诸天经,满载商人箧。鸟喙䓉子洲,畏鬼性騃怯。
一闻地狱说,心畏ㄦ摩杀。赖佛得庇护,无异栖影鸽。
国主争布金,妃后亦托钵。尊佛过帝天,高供千白氎。
乐奏梵音曲,讼听番僧决。向来文身人,大半著僧衲。
达摩浮海来,一花开五叶。语言与文字,一喝付抹杀。
十年勤面壁,一灯传立雪。直指本来心,大声用棒喝。
非特道家流,附会入庄列。竟使宋诸儒,沿袭事剽窃。
最奇宗喀巴,别得大解脱。不生不灭身,忽然佛复活。
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千百毡裘长,膜拜伏上谒。
西戎犬羊性,杀人日流血。喃喃诵经声,竟能消杀伐。
藏卫各蕃部,无复事鞭挞。即今奔巴瓶,改法用金梜。
论彼象教力,群胡犹震慑。综佛所照临,竟过九州阔。
极南到朱波,穷北逾靺鞨。大东渡日本,天皇尽僧牒。
此方护佛齿,彼土迎佛骨。何人得钵缘,某日是箭节。
庄饰紫金阶,供食白银阙。倒海然脂油,震雷响金钹。
香云幢幡云,九天九地彻。五百虎狮象,遍地迎菩萨。
谓此功德盛,当历千万劫。有国赖庇护,金瓯永无缺。
岂知西域买,手不持寸铁。举佛降生地,一旦尽劫夺。
杨寺丞书画,宋代,刘攽,
杨侯古书数十轴,草隶缺残犹可读。古书流传动千岁,书可仿摹古容伪。
爱君苦心能辨之,等捐千金不为费。世尝售名不售真,物可见形难见神。
重令志士一惆怅,念有遗宝随埃尘。东墙西墙画满屋,瑟琶小儿理新曲。
鄙夫长安交游少,骑马能来与君熟。万事好恶我自知,不作浮沈为人更耳目。
送曹辅奉议福建转运判官 其一,宋代,刘攽,
驰传典州名字高,溪山更不厌勤劳。吏逢照胆新磨镜,事似屠牛已善刀。
颇说团茶如湩酪,欲将丹荔比葡萄。使君诗思过泉涌,为赋佳篇悟此曹。
行诣扬州寿宁寺,宋代,刘敞,
隋宫老荆棘,淮地阻山川。天子周王狩,诸侯楚社迁。
宿军江水上,休甲古城边。清跸乃过此,高台亦宛然。
殿空生影响,画古剥丹玄。缺甃惊跳鲋,遗碑失纪年。
废兴真可感,耆旧每多传。一咏芜城作,斜阳闻暮蝉。
为游叔蕃觅苦椎,宋代,罗公升,
丘中有佳人,被褐抱白玉。
百年老风雨,坐阅成毁速。
霜余乃脱颍,磊落隐者屋。
平生苦硬姿,卓尔受命独。
虞翻终老辣,严挺笑软熟。
世情乐肥甘,有齿但食肉。
封题欲远赠,惧以蜇口渎。
的应山林味,雅称藜藿咮。
聊持诗百字,为博珠一斛。
我本看泉声,茅斋添夜读。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