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唯庵真可人,诗成咳唾笔如神。
使登是阁一快扫,当有银钩铁画新。
涵清阁,追忆唯庵真可人,
咳唾笔,诗成如神。
使登是阁一快扫,
当有银钩铁画新。
《涵清阁》是宋代诗人陈知柔的作品。
涵清阁,追忆唯庵真可人,
咳唾笔,诗成如神。
使登是阁一快扫,
当有银钩铁画新。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涵清阁的地方,作者在其中追忆了一个叫唯庵的人,称赞他的才华出众。作者自称只要咳嗽一声,就能写下如神般的诗句。他期望自己能够在涵清阁中扫除尘埃,写出崭新的作品,用银钩和铁笔描绘出美丽的画面。
这首诗词的表达了作者对唯庵的敬仰和向往之情,以及他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和追求。作者通过描绘涵清阁和自己的愿景,展现了他对艺术创作和美好环境的向往。
在上,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出众的人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创作才能的信心。涵清阁象征着一个宁静幽雅的地方,作者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出优美的诗句。银钩和铁画则暗示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希望能够用精湛的技巧和灵感创作出新颖的作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才华和艺术创作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优美环境和精湛技巧的追求。它是一首富有表现力和情感的诗词作品。
(?—1184)宋泉州永春人,字体仁,号休斋,一号弱翁。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授台州判官。历知循州、贺州。与秦桧子秦熺同榜进士,桧当轴,同年多以攀援致通显,知柔独不阿附。解官归,主管冲祐观。有《易本旨》、《春秋义例》、《易大传》、《易图》、《诗声谱》、《论语后传》等。
卢岩,宋代,李廌,
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
欲知敬遗德,岩以姓为名。
永言配此山,千岁为德星。
虽无猿鹤在,空余泉石清。
想昔居此地,笑傲轻冠缨。
入居伯夷室,出效子真耕。
种德如古人,养育达周京。
惟能抱永正,是岂其用卿。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十五 顾先生骧瑶,清代,祝廷华,
珍藏遗著卜灵蓍,终有刊时弗憾迟。绳武未赓麟趾什,正襟那羡虎头痴。
善人食报由天锡,名士多穷不我欺。世有儿生花甲后,八旬犹见毓孙枝。
前调(寿野渡),宋代,卫宗武,
弧矢开祥,喜从此、旬兼九日。新岁改、椒盘献颂,齐头七十。渐入唐人诸老画,可追洛社耆英集。有陶潜、三径健吟哦,贫而适。
摘仙桂,探蟾窟。敛洪藻,归麟笔。总古先传记,讥评得失。不朽芬芳垂简册,浮荣土苴轻簪笏。看年如、卫武粲成章,诗传抑。
【南吕】一枝花 罗帕传情偷,元代,刘时中,
罗帕传情
偷传袖里情,暗表心间事。一方织恨锦,千缕断肠丝。用殢色心儿,叠成个齐臻臻合欢祬,女流中忒敬思。着小生怎生来有福消任,端的是无功受赐。
【梁州】丝缕细织造的匀如江纸,粉糨轻出制的腻似鹅脂,温柔玉玺无瑕疵,恰便似半江秋水,一片冰丝。还房可恰,尺素宽虞,并无些俗叶繁枝,翻腾的花样宜时。两壁厢是那花开仙五字的诗章,中间是宴蟠桃十长生故事,四周围那缠枝莲八不犯的花儿。拜而,受之。看成做护身符的意思绶文字,谁敢道待的其须。争奈我书房无个顿放处,兀的不费煞我这神思。
【隔尾】待书册中放呵倘或间沾污了非轻视,待帽盒里收呵若有些疏虞甚意儿,待合包里藏呵有那等俏相识开口着我怎推辞。我则索长近长亲着皮肉。一家,无二,只除是护枕放呵又怕那揲被铺床小小妮子,觑的来因而。
【又】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和我这助吟怀贴肉汗衫儿,一答儿里收拾。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行坐里随带着钥匙,何日忘之?
【尾声】成就了洞房中夜月花朝事,受用些绿窗前茶余饭饱时。共宾朋厮陪侍,和鸾凤效琴瑟。读一会诗章,讲一会文字。掀腾开旧箧笥,物见主信有之。我见俺一针捻一丝,一针针不造次,一针针那真至。想俺那不容易的恩情怎敢道待的轻视,先选下个不空忘的日子,后择你个不失脱的口词。这手帕则好遮笼纱帽,抚拭瑶琴,花前换盏,袖内藏香,直等的称了愿随了心恁时节使。
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唐代,杨巨源,
秋空如练瑞云明,天上人间莫问程。丹凤词头供二妙,
金銮殿角直三清。方瞻北极临星月,犹向南班滞姓名。
启沃朝朝深禁里,香炉烟外是公卿。
乡人言,宋代,张舜民,
郴江有奇石,似牛伏岸侧。
乡人久相传,过者有颠覆。
我与乡人谋,凿去可勿留。
祇消一日力,得弭千岁忧。
乡人顾我笑,官必有闇拙。
大者不能图,小者安能说。
方今民间事,颇有急於石。
当官贵居事,能不闲采拾。
我有本多田,今乃身无居。
虽有儿女辈,售人为婢奴。
破家不足恡,所恨骨肉离。
官今将骨肉,好去将何之。
我虽有田里,亦闻官念此。
念此不能为,何用居官尔。
乃指江中石,此物如有神。
不覆廉善士,独倾贪虐人。
官今幸过此,行李都无害。
将我言日思,勿为贫贱懈。
我闻乡人言,背颡俱汗流。
欲问破家因,恐为明者羞。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