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穷尽深林外,碧瓦鳞差依翠麓。
峰峦左右相回环,万叶霜丹间晴绿。
忽闻雷霆脚底声,声撼乾关隐坤轴。
双龙跃出两崖间,倒泻银河作飞瀑。
行行穷尽深林外,
碧瓦鳞差依翠麓。
峰峦左右相回环,
万叶霜丹间晴绿。
忽闻雷霆脚底音,
音撼乾关隐坤轴。
双龙跃出两崖间,
倒泻银河作飞瀑。
《五峰瀑布》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词,作者是宋代诗人倪思。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描绘瀑布景色,表达了壮丽、奔腾的山水气势和自然界的威力。
这首诗以五峰瀑布为描写对象,将瀑布的奔腾和壮丽景色生动地表现出来。首句描述了行者离开茂密深林,走向瀑布所在的地方。第二句以“碧瓦鳞差”和“翠麓”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清澈和从山间流出的景象。接下来的两句以“峰峦左右相回环”和“万叶霜丹间晴绿”两个意象,描绘了瀑布旁边的山峦和树叶,以及阳光下的变幻色彩。
接着,诗人运用雷霆和乾关、坤轴这些形象,表达了瀑布的声音之大和威力之强。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双龙跃出两崖间”和“倒泻银河作飞瀑”两个意象,生动地表现了瀑布如同两条飞龙般垂泻而下,并形成一股犹如银河的景象。
整首诗构思巧妙,以意象和修辞的手法描绘瀑布景色的壮丽和磅礴,将自然界的力量展示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中能够感受到瀑布的气势和生命力,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神奇之处。
(1147—1220)湖州归安人,字正甫,号齐斋。倪称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将作监。光宗时累官礼部侍郎。宁宗初历任内外官,皆为言者论罢。后召还,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论言多切直,以忤韩侂胄,予祠。侂胄死,复召,历礼部尚书。又以忤史弥远,出知镇江府,移福州,寻镌职而罢。有《齐山甲乙稿》、《经锄堂杂志》、《班马异同》等。
登崇禧塔,明代,刘克治,
宝塔依灵宇,攀跻箭括穿。孤标擎日月,绝顶出风烟。
树没嵩台迥,山连石室偏。法云银草净,慧雨玉毫悬。
双树琼帘外,诸天画栋前。雨花三界寂,清梵一僧禅。
目极中华尽,心纡象教缘。愿承功德水,金筏度迷川。
昌甫题西洛遗民诗卷并所书杜句,宋代,韩淲,
东里感兴西洛诗,其年忧国初南来。后人玩之可忘疲,甚矣世变非吾衰。
长言短句笔墨古,颠倒妙处谁能窥。雨凉梅熟樽酒地,旧人家藏欣见之。
其间亦录杜陵老,笺阔轴大何尔为。要知真识未易见,我乃徵逐于兹时。
潇湘莫结遗民悲,信诚空叹晏叟痴。
方山和篇再和韵,宋代,杜范,
慇勤里社间,谈笑文字会。平生一尊酒,无虑千百醉。
问梅穷涧冈,乐事此其最。风霜尽木末,冰雪封户外。
谁其念岑寂,自得以颠沛。岁寒二三友,已不数苍桧。
卓彼方山翁,自许行偕辈。古心味玄酒,于世百不嗜。
少小诵佳篇,搜句亦奇伟。年来久不作,吾党几丧气。
珠璧忽堕前,畴昔曾梦寐。三咏结束语,坐令百感至。
来者恐未然,往者非所计。汗青几名节,徒起千载喟。
重阳陪诸乡丈游水乐洞过风篁岭龙井张饮观两苏仙辩才法师像晚憩杨家梅园归路小雨,宋代,程公许,
凛秋天气佳,令节天赐沐。客居意莫展,胜赏诺已宿。
风澹湖不波,雾敛山更簇。画舫厌嚣喧,笋舆恣追逐。
閒寻水乐洞,嵌空韵琴筑。烟云互吞吐,台馆适凉燠。
非无人力胜,亦自天巧足。侧步滑青苔,醉面爽飞瀑。
风篁转幽径,龙井鉴寒玉。默堂定未起,清风谁与续。
四海两仙翁,三生缘契熟。定知明月夜,屐响答空谷。
归路取名园,移尊屡更仆。冻雨不成泥,驺骑未须趣。
峨岷渺何在,万里劳远目。安得天瓢翻,尽把边尘沃。
文昌德宏毅,承旨气肃穆。温雅奉常卿,忠愤胶庠博。
宫讲静有仪,正字竭忠告。而我赘其间,自省羞朴樕。
明堂索桴栋,底用采卷曲。平生丘壑姿,本不耐羁束。
抚事长郁陶,临觞转颦蹙。故园俯大江,绕屋艺嘉木。
何以娱岁晚,篱落森杞菊。糗粮幸有储,那不返耕筑。
吴举人简斋高士也乃郎进甫应阳庠生相送数十里赠之归呈其大人,明代,湛若水,
白面青巾拉马随,数程情义自相依。而翁高士髻年契,不受人间爵禄縻。
韵次元默夜在楼下时将游罗浮,明代,湛若水,
天高海阔片帆孤,好与青山作画图。闭户经冬愁阒寂,逢君满意说江湖。
飞云割得如堪共,白鹤招来不受呼。百尺崖头看进步,乾坤此事属吾徒。
赠浙江徐童子,明代,柯潜,
徐家之子真奇绝,风骨自与凡人别。神驹矫矫步天衢,雏凤翩翩出丹穴。
前身可是张文舒,不然年才五六那能书。当筵握笔不停手,惊风飒飒蛟龙走。
扫尽鸾笺三百张,铁画银钩大如斗。君不见东邻老翁生一子,痴绝无才事纨绮。
从来纸笔不相亲,见此奇才应愧死。
池上室左小儿栽有新竹社中诸君数数过之一首,明代,黄省曾,
池上栽成竹一区,凉云不断荫相俱。人逢子敬停花屐,客胜公荣弄酒壶。
自喜平生嘉迹似,共誇终日鄙言无。挥毫拂素休辞酩,近有南邻足典沽。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