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丕上人南游

作者:魏野(宋代)

江山独去游,游遍始应休。

云外敲清磬,船中剃白头。

阻风孤岛晚,听雨二林秋。

南国多嘉境,诗牌几处留。

2

诗文译文

江山独去游,

游遍始应休。

云外敲清磬,

船中剃白头。

阻风孤岛晚,

听雨二林秋。

南国多嘉境,

诗牌几处留。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丕上人南游的情景。丕上人是指一位亲近的朋友、知己或亲属。诗人表达了对他离去的祝愿和留恋之情。

诗文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江山独去游,游遍始应休”,表达了丕上人南游的决心和追求自由的愿望。他离开了家园,远离了尘嚣,只为了寻找内心中的宁静和满足。然而,诗的下半部分揭示了丕上人南游的不易之处。

“云外敲清磬,船中剃白头”。这两句描述了丕上人游历途中的境遇。他游离于尘世之外,追求超然的境界,敲击着清脆的磬声,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然而,在船中,他剃去了自己的白发,可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也可能是为了担当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阻风孤岛晚,听雨二林秋”,这两句描绘了丕上人在南方孤岛上的晚景。阻风孤岛暗示了南方偏远地区的孤独与荒凉,使人体会到他离开家园的艰辛。而听雨二林秋则表达了丕上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也寓示了他在南方游历中所领略到的美景和禅意。

最后两句“南国多嘉境,诗牌几处留”,表达了丕上人南游所见所闻的壮丽景色和灵感。南国的美景令人陶醉,使诗人流连忘返。他在各处留下了自己的诗牌,表达了对南国美景的赞美和对离别的遗憾。

整首诗透过对丕上人南游的描绘,展现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留恋和对友谊的珍视。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其他诗经

呈济之

呈济之,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几时休,鸡黍人家见客留。闻道曲生行处有,西村明日趁扶头。

39

至龙游与门生李节推话旧再宿而别

作者:区越(明代)

至龙游与门生李节推话旧再宿而别,明代,区越,

客舫东来便访君,故乡情话两宵分。林庐念切殊无恙,月旦评高卓有闻。

秋气不妨淩太末,仙槎直拟渡天津。三杯引满江楼月,临别都应酒半醺。

28

端午帖子词 皇帝閤六首 其一

端午帖子词 皇帝閤六首 其一,宋代,欧阳修,

天清槐露浥,岁熟麦风凉。五日标嘉节,千龄献寿觞。

54

相和歌辞。蛾眉怨

作者:王翰(唐代)

相和歌辞。蛾眉怨,唐代,王翰,

君不见宜春苑中九华殿,飞阁连连直如发。
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宫中彩女夜无事,
学凤吹箫弄清越。珠帘北卷待凉风,绣户南开向明月。
忽闻天子忆蛾眉,宝凤衔花揲两螭。传声走马开金屋,
夹路鸣环上玉墀。长乐彤庭宴华寝,三千美人曳光锦。
灯前含笑更罗衣,帐里承恩荐瑶枕。不意君心半路回,
求仙别作望仙台。仓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欲向人间种桃实,先从海底觅蓬莱。蓬莱可求不可上,
孤舟缥缈知何往。黄金作盘铜作茎,晴天白露掌中擎。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雨旆欲相迎。飞廉观前空怨慕,
少君何事须相误。一朝埋没茂陵田,贱妾蛾眉不重顾。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朝晡泣对麒麟树,
树下苍苔日渐斑。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剩知白日不可思,一死一生何足算。

71

长相思慢

长相思慢,近现代,萧萐父,

霜警疏林,秋云如水,微吟难诉衷情。天教乍见,浅笑凝眸,才喜欲问还惊。

共感飘零。是真怀相映,葬野星萤。细语轻轻。幕沉沉、夜曲潜听。

纵黄叶西风,也作春阳艳裛,梦影难凭。堪悲别绪,何事青天,忍散鸥盟。

金丝误了,杳天涯、此恨终萦。看香消瘦菊,魂绕孤灯。

64

杂曲歌辞。杨柳枝

作者:和凝(唐代)

杂曲歌辞。杨柳枝,唐代,和凝,

软碧摇烟似送人,映花时把翠眉颦。
青青自是风流主,漫飐金丝待洛神。
瑟瑟罗裙金缕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尽放娇。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性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姮娥。

77

谢人惠米线

谢人惠米线,宋代,谢枋得,

玉粒百谷王,有功满人寰。

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

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

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扳。

银涛滚雪浪,出没几洲澴。

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癏。

包裹数十里,莹洁无点班。

兴师远持糒,此物正可颁。

千万一日饱,不费金数锾。

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

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版。

岂知有琼糜,天雨到市闤。

愿献空峒帝,马迷龙难攀。

73

寄题吴爱菊

寄题吴爱菊,宋代,方一夔,

渊明归故园,心与境俱会。种菊满东篱,高致在菊外。

故人绝世好,尚友渺千载。幽赏属同流,更有心期在。

98

秦女行

秦女行,宋代,曾季狸,

妾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自从贬死古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

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亦尝强学谢娘诗,未敢女子称博士。

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

飘然一身逐胡儿,被驱不异犬与鸡。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还期。

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

吞声饮恨从谁诉,偶然信口题诗句。眼前有路可还乡,马上无人容我去。

诗成吟罢只茫然,岂意汉地能流传。当时情绪亦可想,至今闻者犹悲酸。

忆昔中郎有女子,亦陷虏中垂一纪。暮年不料逢阿瞒,厚币赎之归故里。

惜哉此女不得如,终竟老死留穹庐。空馀诗话传悽恻,不减胡笳十八拍。

26

和张干三公亭

作者:吴儆(宋代)

和张干三公亭,宋代,吴儆,

三公伟绩绝前尘,千古凌烟向月明。

剪尽甘棠杀风景,遗民犹记旧亭名。

20

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宋代,敖陶孙,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

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

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

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

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

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

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

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76

偶作

作者:仇远(宋代)

偶作,宋代,仇远,

元亮真止酒,昭文不鼓琴。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

故友凋零尽,中年感慨深。从来麋鹿性,只是爱山林。

49

宫词十首 其一

宫词十首 其一,元代,柯九思,

徽仪阁内制春衣,日长倦绣立彤闱。奚官折送杏花去,笑看玉阶胡蝶飞。

60

为刘伯东题王母图寿太夫人

为刘伯东题王母图寿太夫人,明代,李攀龙,

翩翩五凤五云开,客自金门侍从才。六月海东桃又熟,亲随阿母汉宫来。

100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四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四,明代,释函可,

有弟有弟字耳叔,少年多病耽幽谷。孝廉船覆青衫泥,三人惟尔守孤独。

黄沙杳杳望兄回,日暮走向荒城哭。哭声到天兮天不闻,摧胸肝兮难久全,休望收吾骨兮葬江边。

90

题宝珠庵

题宝珠庵,明代,魏时敏,

不到曾游地,如今又几春。云归双树老,门掩一僧贫。

潮水寒侵岸,沙村夜见人。清樽谁是伴,喜有霍家亲。

35

秋日寄怀

秋日寄怀,明代,何巩道,

平林萧瑟雨初收,兀兀犹披五月裘。一纸新诗吹到手,数声长叹立当楼。

独堂风细帘初捲,别浦潮生水自流。好景不逢吟者共,鹤孤松老负高秋。

11

寄陈总戎

寄陈总戎,明代,区元晋,

共说祭遵雅,绻怀虎帐深。长城方尔藉,梁父岂堪吟。

泾渭从渠辩,淄磷适此心。独馀推毂念,戎马正沾襟。

38

谢病遣怀 其三

谢病遣怀 其三,明代,区大相,

无病时常骑瘦马,沿街问酒踏花行。病来不虑妨官事,恐负花情与酒情。

67

荔枝酒

荔枝酒,明代,陈恭尹,

天为美禄供禋祀,上有旗星下有泉。既作神农能播种,更教仪狄为开先。

五齐三事经曾著,百榼千钟古有传。西土蒲萄长引蔓,南州丛桂每参天。

岂知岭外离支树,植自罗浮卖酒田。万斛如珠空自照,千溪如火未曾燃。

群来野雀休能网,饱啖行人不论钱。采下忽看花满地,酿成何啻酒如川。

三年始醒谁能试,百步闻香足自前。满碗盛来无见底,一觞浮出月如弦。

冰从化水参差减,玉既成浆性未迁。桂郡酒官应为此,越佗贡物罔闻焉。

生时多食犹能醉,酿后馀甘倍可怜。通神益智功如在,美色怡颜力更全。

妃子红尘何乃拙,魏文石蜜想当然。琼苏为泛觞王子,玄碧会开宴列仙。

古昔未分优与劣,眼前唯辨圣为贤。合尊岂但醉三二,一斗何须价十千。

多酿不忧民食耗,屡丰为爱酒垆眠。风流太守须酣饮,知借南中尚几年。

4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