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今全减,人心始少苏。
客愁生海燕,秋意入庭梧。
岁月真虚掷,诗书只自娱。
荆山谁献玉,齐国正吹竽。
暑气已经减退,人们的心情也渐渐舒畅。
客人的忧愁仿佛孕育了海燕,秋意已经进入我的庭院,落在梧桐树上。
岁月如同虚掷,只有诗书能给我自娱自乐。
谁能将荆山的美景奉献给我,而齐国的乐手正在吹奏竽音。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凉爽气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季的结束和秋意的到来的喜悦之情。通过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的“暑气已经减退,人们的心情也渐渐舒畅”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期待结束和凉爽的渴望。接着,作者通过“客愁生海燕,秋意入庭梧”的描写,将客人的忧愁比喻为海燕,将秋意渗透到庭院的梧桐树上,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到来。
诗中的“岁月如同虚掷,只有诗书能给我自娱自乐”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诗书的追求。这句话表明了作者通过阅读和写作,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满足感,使岁月的虚度得到了弥补。
最后两句“谁能将荆山的美景奉献给我,而齐国的乐手正在吹奏竽音”则展示了作者对美景和音乐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够有人将荆山的美景带给自己,同时也期待能够聆听到齐国的乐手吹奏竽音,以增添生活的美好和愉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凉爽的秋天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凉爽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中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清凉宜人的感受,使人产生共鸣。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洞仙歌,清代,朱祖谋,
推枕秋怀断。乍梦阑徙倚,初寒池馆。绕空廊露叶,远楼风雁。
冥冥月气镫辉乱。问几度、安排平圃宴。閒箫管。甚叠遍霓裳,翻恨新生懒。
辗转。酹愁酒醒,殢睡香消,易感难拚,漫与短发飘箫,冷却故园心眼。
良天好夜终须见。要舞袖、联翩花底换。回醉眄。向当筵、击筑哀歌未辞晚。
忍坐看。看点拍、江南怨。奈碧云无信,旧丛霜老谁家苑。
瓜步,宋代,刘攽,
苍苍林表山,下惟瓜步水。忆昔魏皇帝,百万尝驻此。
饮马江水浑,扬旌朔风起。经营竟无成,叹咤有遗耻。
去去常畏人,闵默垂五纪。大江限南北,天意固偶尔。
奈何奸雄才,割据争虎视。不有神武功,畴能混书轨。
吾闻清流战,王业实基始。楼船蔽空来,天堑才一苇。
此时东流波,不足投马箠。煌煌轩台威,凛凛向千祀。
内翰黄仲昭以言被谪湘潭赋赠,明代,陈炜,
一道封章彻紫宸,忧时宁复悼埋轮。玉堂本是论思地,湘水甘为放逐臣。
孤棹夜寒惟有月,上林花发不知春。皇明德量宽如海,珍重将来报主身。
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明代,郑岳,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