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水岂容平,小雨催花却易晴。
旅燕欲来春社近,故人何处晚山横。
不才媿忝诸侯客,苦思难攻五字城。
芳草满庭无一事,竹间幽鸟变新声。
诗词:《春望》
作者:章甫
朝代:宋代
春风吹动水面,怎能平静无波?细雨催促花朵,却很容易变晴。旅行中的燕子欲飞回,春天的社会已经近在咫尺,但是故人在哪里呢?晚霞横在山间,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作者自谦不才,抱歉地称自己为一个无名之辈,只能做一名府邸的客人,没有什么作为。他苦思冥想,却难以攻克五言诗的境界,感叹自己才华不够。尽管如此,庭院里的芳草依然茂盛,却没有一件事能引起他的兴趣。竹林中的幽静鸟儿唱起了新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东风、小雨、春花、燕子、晚霞、竹林等意象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淡雅、静谧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的对比和转折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张力,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宋代,彭汝砺,
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濡须南池水中洲,脱帽散发寻渔舟。夕阳扶栏持钓钩,白蘋风起寒飕飗。
别来纷纷几春秋,彼此待尽栖林丘。滴泪落水东争流,肺肝虽大不容忧。
残息乃复如悬疣,得官相望真如囚。李夫子,借使复得把酒与子饮,其乐还如昔时不。
我今鬓发已丝志已偷,力不能前钝如牛。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壮欲以华簪投。
日月逐逐同传邮,何用自与身为矛。我歌草草子须酬,欲读子歌销我愁。
【越调】斗鹌鹑 蹴踘,元代,关汉卿,
蹴踘
蹴踘场中,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可意。夹缝堪夸,抛声尽喜。那换活,煞整齐。款侧金莲,微那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飘,舞袖低垂。
【紫花儿】打得个桶子膁特硬,合扇拐偏疾。有一千来搊拾。上下泛匀匀的,论道儿直。使得个插肩来可喜,板搂巢杂,足窝儿零利。
【小桃红】装跷委实用心机,不枉了夸强会,女辈丛中最为贵。煞曾习,沾身那取着田地。赶起了白踢,诸余里快收拾。
【调笑令】喷鼻,异香吹,罗袜长粘见色泥,天生艺性诸般儿会。折末你转花枝勘膁当对,鸳鸯叩体样如画的,到啜赚得校尉每疑惑。
【秃厮儿】粉汗湿珍珠乱滴,宝髻偏鸦玉斜堆。虚蹬落实拾蹑起,侧身动,柳腰脆,丸惜。
【圣药王】甚旖旎,解数儿希,左盘右折煞曾习。甚整齐,省气力,旁行侧脚步频移,来往似粉蝶儿飞。
【尾】不离了花前柳影闲田地,斗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世无双,全场儿占了第一。
渔家傲·别恨长长欢计短,宋代,欧阳修,
别恨长长欢计短。疏锺促漏真堪怨。此会此情都未半。星初转。鸾琴凤乐匆匆卷。河鼓无言西北盼。香蛾有恨东南远。脉脉横波珠泪满。归心乱。离肠便逐星桥断。
忆松,宋代,刘敞,
松阴何婆娑,松盖何偃蹇。松香不堪折,松色无可选。
旦暮青松间,吟怀未尝远。严霜百木死,高秀初欲展。
泠泠海风飘,辉辉甘露泫。去矣混尘滓,怀哉邈林巘。
谅无刀斧忧,千载行可践。辇毂念山海,谁期共攀搴。
独有风入声,琴中尚悠衍。
长歌行,宋代,敖陶孙,
徐州文壤基崇坛。老蔡径尺刳心肝。
铜槃照夜血光碧,上有惨澹双镆干。
请君载书许君死,彻器未竟盟已寒。
了知今人不如古,古人亦有难知处。
张生刎颈殓陈馀。郦儿给印屠诸吕。
劝君结交勿结心,报君多是逡巡人。
救饥重脱嗾獒厄,出淖曾叨食妈恩。
轻言诧心腹,心腹为祸媒。
畏途搀空薄侧掌,要离孤冢空崔嵬。
我愿中堂置瓮常盛酒,后列丝竹前宾友。
细腰灯前拓秋窗,有来白事酹其口。
交亦不必结,名亦不必闻。
燕南氍毹藉地醉,千载一笑平原君。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三 日观,明代,祝允明,
我昔闻日观,想像当雄哉。君今登日观,真从日边来。
君言日观高踞山之东,左有天门,右有绝崖。从中突起一片石,不知千丈万丈,上拨浮云开。
扶携石傍东面坐,但见东方无际畔,尽在莽苍沧茫间。
上不辨穹霄,下不分人寰。八极总一景,焉知别华蛮。
忽闻天鸡鸣一声,恍惚红光射破青冥端。龙宫煆火齐,琢为太阳丸。
海波潋潋玻璃翻,搏桑翛翛扫三山。卫霞从雾纷斓斑,五彩错乱多朱殷。
龙车不须毂,踆乌不须翰,奋迅升天关。游天衢兮循天环,开辟六合,天尊地卑,万物出作咸乂安。
日观之日乃如此,亘古不息正天纪。苍生仰照宣重光,吾能言之自此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