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址依然在,荒墟未百年。
还分一桥水,流入几家田。
旧址依然在,
荒墟未百年。
还分一桥水,
流入几家田。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座古老的桥梁,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首句“旧址依然在”,表明这座桥的存在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它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却依然屹立不倒,承载着历史的痕迹。
第二句“荒墟未百年”,指出这座桥虽然已经有些荒废,但它的历史尚未达到一百年,强调了它的古老和珍贵。
接着,“还分一桥水”,表明这座桥上还有一条水流经过。这条水可能是一条小河或者小溪,它从桥下流过,为周围的田地带来了灌溉和生机。
最后一句“流入几家田”,描述了这条水流经过桥梁后,进入了几个农田之中。这里可以联想到农田的繁荣和农民的劳作,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丰收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古老桥梁的景象,通过描写桥梁的存在和水流的流动,传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作者对古老文化和农耕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启发人们反思时间的流逝和珍惜当下。
张尧同,秀州(今浙江嘉兴)人,仕履未详。清《四库总目提要》据诗中有咏潘师旦会景亭、赵衮赵老园,定为宁宗以后人。著作已散佚,仅流传《嘉禾百咏》一卷。 张尧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嘉禾百咏》为底本,校以影印《宋元方志丛刊》所收《至元嘉禾志》卷三一,编为一卷。
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 其四 授鲁经,明代,程敏政,
多君熟三传,入试擢两魁。作县本经术,民力能深培。
公庭簿书暇,学子来追陪。笔底秋霜严,坐上春风回。
教养有馀地,俗吏空喧豗。他时景行者,云岩碧崔嵬。
和师郑辛亥十一月诗史乙集刊成自题其后用原韵二首 其二,近现代,徐兆玮,
十载骚坛孰主奴,名家江左渺钱吴。失栖群似林间鹊,偏好应如屋上乌。
削简几经雠亥豕,弃官原不为尊鲈。寂寥故国空文藻,校订残编一叹吁。
猛虎行,明代,魏学洢,
北山有猛虎,不牝亦不牡。哀哀无辜人,吞噬十而九。
猛虎且勿道,虱乃伏其尻。壮士困颠踬,虱喙纷相挠。
愤语行路人,且复忍此虱。扑虱误惊虎,灭影苦无术。
虎头置短枕,虎皮罩尘埃。猛虎有死日,虱乎何有哉。
朝窥北山头,猛虎死耶非。暮窥北山脚,猛虎死耶非。
猎户不见至,虎尾日鲜肥。虎尾偶一掉,虱失尻间窍。
题贾原善典宝寒潭渔隐图,唐代,王翰,
君家旧在寒潭住,故写新图记幽趣。木落秋山潭水空,犹把长竿倚溪树。
角巾野服身翩翩,彷佛当年孟浩然。王门曳裾今几年,梦魂长绕寒潭边。
他年赐告承恩渥,归结草屋临风烟。朝朝击榜向嵓石,只许白鸥伴幽寂。
春来举棹入春潭,会见桃花汎晴碧。
赠赵古滩,宋代,朱晞颜,
南山有孤凤,振翼鸣朝阳。奇毛烂五色,焕若春云翔。
朝茹玄圃芝,暮饮瑶池浆。丰仪太平世,金石何铿锵。
嗟哉林间雉,下溷蓬藋场。清泉一自照,顾影怜文章。
羽毛非不佳,所贵非祯祥。何能逐孔鸾,共际圣廷光。
依韵和尚用之秀才梅花二首 其二,宋代,陆佃,
年年先发更谁曾,憔悴中间独自荣。素艳得如人淡伫,暗香能共雪分明。
银河魄转霜风耐,青冢魂归月夜清。莫与将军轻止渴,须知丞相要调羹。
悬瓠城歌,元代,李材,
我经悬瓠城,试作悬瓠歌。残灰五百载,悬瓠不复峨。
有唐中叶失驭将,退辱进危多诋谤。淮西孽雏手指天,百万官兵不敢傍。
长安市上昼杀人,司隶走藏魂胆丧。晋公一语破纷纭,意断心谋神莫抗。
谏书不到双阙下,诏检初成九天上。煌煌日月焕斧节,惨惨风云动鞬䩨。
殿前虓虎神策军,愬武通颜分玉帐。夜深雪花大于璧,悬孤城头血埋仗。
寒威方劲弓百钧,净影不摇旗十丈。已囚猰貐山更沸,再戮鲸鲵海无浪。
蔡人不识绯衣儿,剑气磨天大丞相。方城大将拜道左,犀甲金戈光炫晃。
凶嚚狡众五十秋,白日青天破昏障。儿童不遣避介冑,妇女争来沽绿酿。
入朝论功功有差,晋公之功无与让。英雄事往名器虚,慄斯嚅唲竟相尚。
外藩跋扈骄将侮,中禁深严嬖臣诳。山东何啻百少阳,秦苑洛阳随板荡。
我歌悬瓠辞,歌声颇悲壮。呜呼,唐之覆车将谁尤,后人吊古徒哀怆。
悬瓠城下流水流,悬瓠城边牧笛唱。悬瓠歌,歌已终。
君不见丰碑野火化为土,怅望文公及晋公。
陆川六景 其一 温泉潴暖,明代,张子翼,
三台山下沸温泉,泉上芳亭夕照悬。宝鼎香浮浓带雨,石泓春暖瑞生烟。
炎荒气候原多热,寰宇洪炉信有天。不用邹生来协律,融融生意足蓝田。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