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赴省诸友·林德遇

原夫辇岂敢追攀,每叹君文似左班。

不许犬鸡舐丹鼎,肯为鼷鼠发黄间。

主司一洗冬烘谤,老子前知昼锦还。

空诵子虚不能荐,送行未免有惭颜。

50

诗文译文

原本我的马车不敢追赶你的马车,

每次看到你的文采就像看到左传班。

不允许狗和鸡去舔丹鼎,

你怎么肯做小老鼠发黄烟?

主宰洗净了冬天的谗言,

老子早就知道白昼的锦绣会再现。

空洞地吟诵《庄子》,不能为你奉上,

送你离去,难免有些愧色。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写给他的朋友林德遇送行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敬佩和惜别之情。

第一句“原夫辇岂敢追攀”,表明作者对友人的才华和成就感到敬畏,不敢与之相提并论。这里的“辇”指的是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象征着权势和地位。

接着,作者表示每次看到友人的文采就像看到《左传》(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中的班彪一样,再次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叹和敬重。

下文中的“犬鸡舐丹鼎”和“鼷鼠发黄间”用来形容友人的谦逊和低调。犬和鸡分别代表卑微的动物,丹鼎则象征权力和荣耀,而鼷鼠则是一种普通的小动物。友人不愿意追求权势和虚荣,宁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接下来,作者说友人能洗净冬天的谗言,指友人的才华和品德能够驱除那些恶意的诽谤和中伤。这表明友人的声望和人格受到了作者的高度认可。

最后两句,“空诵子虚不能荐,送行未免有惭颜”,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对友人才华的崇拜之情。作者觉得自己虽然能背诵《庄子》,但却不能与友人相提并论,送行时感到有些愧疚和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自身的自谦,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深深敬佩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既由衷地希望友人前程似锦,又对自身才华的不足感到自愧不如。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其他诗经

九日追和虞太史韵东徐佥宪叔明

作者:刘崧(明代)

九日追和虞太史韵东徐佥宪叔明,明代,刘崧,

莫叹飘零万里身,尊前相见即相亲。黄花翠竹来江外,紫蟹银鱼出海滨。

雁度石门云气近,乌啼金井露花新。不辞令节成欢醉,总是登高能赋人。

10

和安中铁柱留题

作者:刘弇(宋代)

和安中铁柱留题,宋代,刘弇,

疾恶情深碍目沙,果闻仙秩以功加。连年馘毒才三尺,何似豚蹄祝满车。

92

换巢鸾凤 恭甫移家秦淮,赋此柬之

作者:冯煦(清代)

换巢鸾凤 恭甫移家秦淮,赋此柬之,清代,冯煦,

九曲池头。乍书囊镜槛,来伴轻鸥。款烟通列岫,坐月掩层楼。

而今裙屐几淹留。甚时更寻,南朝俊游。閒云换,恁一抹、尚沾吟袖。

携手。相识久。三笔六诗,前度刘郎又。盥研平波,笼镫虚阁,输与者般消受。

我亦春江载扁舟,数弓知傍幽栖否。记重逢,待明年、燕子归后。

85

挽云窝林处士

作者:王褒(明代)

挽云窝林处士,明代,王褒,

青山何处白云窝,不见诗人掩薜萝。策杖谁寻盘谷隐,辍耕偏忆鹿门过。

芳蹊此日成桃李,野服当年制芰荷。欲酹吟魂招楚些,宁堪洒泪客中歌。

3

六言诗十首 其三

作者:嵇康(魏晋)

六言诗十首 其三,魏晋,嵇康,

智能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镇之以静自正。

48

阻风,泊锺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

阻风,泊锺家村。离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宋代,杨万里,

南游端为看山来,过眼勿勿首屡回。

不是阻风船不进,何缘看尽万崔嵬。

56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一,唐代,王翰,

一曲清流上四围,世家种德有馀辉。亲藩开卷题金薤,令子趋庭着绣衣。

风引晴岚来几席,鸟拖秋色入檐扉。江山孕秀门庭贵,夹路青槐四牡騑。

63

怀宣城会胜院二首 其二

作者:胡宿(宋代)

怀宣城会胜院二首 其二,宋代,胡宿,

城外寻僧远,居常信马蹄。移时取香饭,半日濯灵溪。

白马迎人下,清猿对客啼。亭前有封殖,试为问红梨。

50

九里松马上作

九里松马上作,宋代,赵孟坚,

九里松株不断青,松风上发下泉声。

耳边为爱闻天籁,故约游韁缓缓行。

68

送放生池碑

送放生池碑,宋代,赵孟坚,

维书号心画,於以观厥德。

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

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

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

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

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

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

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

手搨鲁池碑,潢謄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

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动,祗庄常侍侧。

7

自砭

自砭,宋代,范纯仁,

人有好胜心,当以善胜恶。岂宜执人我,与彼较彊弱。

所得无毫釐,所失已山岳。事过徒自悔,驷马追不却。

况临衰暮年,事尤资审度。如人行远道,日暮将憩泊。

遵途益须慎,勿使趣向错。逆境是吾师,苦口多良药。

岂止人难欺,将为鬼所噱。有病在速治,姑以自砭灼。

12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 其二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 其二,宋代,毕仲游,

道与风云会,思留雨露滋。小心黄阁老,大手白麻词。

家有衣冠盛,朝无故旧私。不须三寸舌,终号帝王师。

72

某在洛中蒙朝请惠书促归兼录示赏家园芍药两绝比离洛中芍药已阑矣因次元韵追和二首 其一

某在洛中蒙朝请惠书促归兼录示赏家园芍药两绝比离洛中芍药已阑矣因次元韵追和二首 其一,宋代,毕仲游,

花开次第剪繁枝,先后争妍各是时。谩和新篇随尺素,何须亲见始题诗。

15

次韵信卿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信卿,宋代,韩淲,

伊人学有源,疏汝导瀍涧。相羊辟雍水,他年定名宦。

谈高如已仙,笔妙疑善幻。池龙驾车辇,天马脱鞍襻。

平生诸公间,抵掌肯讥讪。顾我方卑飞,藩篱趁尺鴳。

相逢山水县,不觉逼岁晏。时评道精粗,万折归一贯。

更及羲文易,后世明忧患。行藏思鼎钟,舒卷付藜苋。

飘零朋旧交,俛仰亲故盼。因知昔能贤,此趣亦俱惯。

茫茫造化广,局局天壤间。溪山偶登临,古寺履危栈。

老来身本閒,懒去情转慢。词场足金章,决科信须绾。

霜天忍分手,恻怆涕空潸。夜坐把离杯,寒声度鸿雁。

41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白云泉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白云泉,宋代,沈与求,

瓦鼓喧喧殢土龙,纸钱零乱野祠中。谁能向此分馀沥,润泽焦枯不计功。

30

清明

清明,宋代,汪梦斗,

他乡逢冷食,故国隔长江。薄雨膏犹腻,落红香满腔。

客游如梦醒,愁事被春降。正说扬州鹤,俄来雪一双。

25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一,宋代,陆佃,

借山楼小已新奇,更近东边得凤池。一日未尝无客过,百年今始有人知。

舞馀裙带双垂绿,诗就珊瑚半露枝。为问鹓雏归得未,虚来阿阁已多时。

69

别冯伯昭新班归三荣末句乞呈似使君王万里年兄

别冯伯昭新班归三荣末句乞呈似使君王万里年兄,宋代,程公许,

东郭沧江市桥柳,邂逅论心成二友。仙曹如水往复来,永昼论文间卮酒。

十五年间如掣电,屋梁落月几回首。爱君冲静天机深,玉雪照我惊老丑。

宝屏两月同舍馆,青眼相看祇如旧。秋风一鹗空百鸷,四海知心悦斋老。

鹊声查查客当还,鹤发倚门春一笑。荣途埃

76

寄题永新邓成之粟庵

作者:王洋(宋代)

寄题永新邓成之粟庵,宋代,王洋,

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馀地。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

32

古诗十五韵送胡天放西游

古诗十五韵送胡天放西游,宋代,戴表元,

有铁莫妄镕,镕作侠士椎。有帛莫妄缝,缝作山人衣。

君看天放翁,气貌绝清羸。濩落七尺身,仁义充肤肌。

无家救人穷,无田恤人饥。江湖三十秋,白头转岖崎。

馀情尚洒洒,不吐酸寒辞。事慕古豪杰,诸儿那得知。

或云有仙骨,深中愈难窥。趫腾华佗戏,偃蹇梁鸿噫。

世态贵反覆,口语澜翻飞。夫子顾之笑,百触不发机。

宁当待沟壑,西山古谁悲。佩君珊瑚钩,酌以玻璃卮。

相知岂云无,去去勿复疑。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