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暖足瓶二首

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

天日更倾泻,颒面有余燠。

32

诗文译文

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

天日更倾泻,颒面有余燠。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暖足瓶的情景。诗人黄庭坚以戏谑的口吻写下了这幅画面,描述了暖足瓶的外貌和功能。通过对暖足瓶的描写,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身体舒适和温暖的向往。

诗文赏析

《戏咏暖足瓶二首》以幽默、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普通的暖足瓶。首句\"脚婆原不食,缠裹一衲足\"指出暖足瓶的形状像一个缠裹着一层衲布的脚,这种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引人发笑。第二句\"天日更倾泻,颒面有余燠\"通过描述阳光照射在暖足瓶上,使得暖足瓶表面散发出热量,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和夸张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暖足瓶的功能和效果。

通过这首诗词,黄庭坚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幽默的手法,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和温暖的意义。诗人通过对暖足瓶的描绘,表达了对寒冷季节的向往和对温暖舒适的追求。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诗人的幽默才思,又表达了人们对于舒适和温暖的普遍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其他诗经

题朱文仪松轩清赏卷

题朱文仪松轩清赏卷,元代,陶宗仪,

五鬣离离翠作行,四檐奕奕住中央。签裁象齿尊经史,帖护芸晖宝晋唐。

点易研朱朝滴露,题诗握管昼焚香。开庭亦有风来处,不及君家意味长。

2

幼点之官瓯宁雨夜见过有诗用韵和之

幼点之官瓯宁雨夜见过有诗用韵和之,清代,陈宝琛,

开过山矾又一春,经年池馆雨声新。别愁与水平添涨,诗梦随花黯化尘。

觞咏忍虚垂老日,溪山应识苦吟人。未须去后怜萧寂,鸥鹭江头尽切邻。

57

抛毬乐 自题履错集赠袁晓庆汤泓

抛毬乐 自题履错集赠袁晓庆汤泓,近现代,秦鸿,

霜雪浑如掠鬓飞。少年歌赋忆朝曦。南山寺近扪星罢,西部牛排蹈醉回。

不觉流光湿,春在柔条欲绽雷。

66

题林静小景

题林静小景,明代,杨士奇,

幽居无俗韵,山人有馀清。鸣湍泻晴壑,高秋啭早莺。

相携一散躅,亦得畅其情。

2

绝命辞

绝命辞,两汉,息夫躬,

玄云泱郁将安归兮。鹰隼横厉鸾徘徊兮。矰若浮焱动则机兮。丛棘

58

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其二 有所思

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其二 有所思,南北朝,刘绘,

别离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

共衔满堂酌,独敛向隅眉。中心乱如雪,宁知有所思。

36

除夜 其一

作者:卢仝(唐代)

除夜 其一,唐代,卢仝,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41

送祖学士使北

作者:刘敞(宋代)

送祖学士使北,宋代,刘敞,

汉廷用五饵,无复请长缨。犹是輶轩使,时通绝域情。

山川资览眺,战伐想纵横。不负四方志,那辞万里行。

41

又和暮春蚕市

又和暮春蚕市,宋代,范纯仁,

古祠幽邃锦城隈,千骑欢游宴席开。尽日风光随綵旆,一方民乐在春台。

江头佛寺藏深竹,郊外人家荫绿槐。已奉更书催别绪,肯辞清赏屡追陪。

32

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

作者:范镇(宋代)

和司马君实游喷玉潭,宋代,范镇,

畏风垂首立,临水侧身行。更拂悬崖壁,援毫写姓名。

一道来何处,千寻正面前。时时玉麈下,纷泊鬓毛间。

86

永嘉水

永嘉水,宋代,员兴宗,

郑侯兴言水于温,厥灾茫昧数莫源。

于时顽秋后中元,淫虹曳曳妖晕喷。

夜星不呈墨微垣,郁律撼怒排天根。

摆磨杂岳涛飞轩,豁惊瞥悚势荡浑。

凶飓埽宽震虚垠,瀿倾渎裂轴转坤。

腷膊万马来声喧,众鼓骇骇阗篪埙。

湠漫沏送无回沄,阴旄威纛空飞骞。

婴鲐漂沛趋冥门,带不不属隳巾裈。

啾呶直上声天冤,元驱鬼绁俱奔奔。

肉不拥掩张髀臀,母识子死翁号孙。

凌耶厉耶千山髠,而况下数鸡鼠豚。

泞淖飞溅疑翻盆,岸津水溽沸鵰猿。

目材耳井其能存,我知其端义可援。

无乃水伯真少恩,翘翘抉抉凶凌屯。

手擘三山巨灵翻,大沤幕岛丛旗{怨心换巾}。

天吴不仁闪双湲,主张龙孽龟鱼鼋。

牙眼怖鳄翼厉鲲,唅呀摆掉齿腭反。

禹手不胼息两跟,四载难乘驻厥轓。

汉家循河昔垫昏,侧身以蔽太守尊。

淛东之东孰於藩,赤子鱼头浸莫言。

帝阶修修辟重阍,媕娿欺天树幽怨。

沉家十万忍不论,谁欤广骚些其魂。

幸哉皇明煦朝暾,罗金走帛恩丘园。

我咨温人为周爰,河魁之应颠昆仑。

嗟嗟奚自理不烦,常盘喜鲜口吐吞。

剜元剔鬣命蜿蜿,毫发不备唏空飧。

以是眩客诏后昆,帝敕海若浇愁痕。

自今起仁略炮燔,纵彼川泳鳞鳍掀。

物不暴殄帝所敦,永嘉于于福以蕃。

呜呼愈也惟戒焚,我则解摘哀穷樊,

其亦灭愧心可扪。

55

遣兴十首 其五

遣兴十首 其五,宋代,员兴宗,

草色当阶绿渐侵,我观物化岂无心。风轩纳絮春无赖,雨屋关愁夜不禁。

100

送峄山邓同知

送峄山邓同知,元代,张伯淳,

邓君名谱系,邂逅软红间。解组邮京阙,题舆向峄山。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閒。已熟云霄路,何时报政还。

83

余十岁时从亡兄仲氏侍先父摄帅江陵郡圃蜡梅

作者:李壁(宋代)

余十岁时从亡兄仲氏侍先父摄帅江陵郡圃蜡梅,宋代,李壁,

病眼清晨欲泫霜,谁将幻色对山房。

十年犹记湖阴梦,几度愁闻汉苑香。

腊雪近春才一白,好花得地更深黄。

只应无复当时意,草木何知我自伤。

23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一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一,宋代,汪梦斗,

南朝旧名族,贵盛数诸王。亡国恨何极,馀生计尚长。

风流豫章守,人物水曹郎。客里吟尤苦,秋江卧夕阳。

42

济州至鲁桥镇即事

济州至鲁桥镇即事,宋代,汪梦斗,

过了潘郎一句诗,涂中风雨尚垂垂。少人耕处地最阔,多日阴时秋更悲。

山向近来青淡淡,树因远看黑离离。鲁桥有水租船去,明眼先朝一片碑。

96

木芙蓉盛开四解 其四

作者:宋祁(宋代)

木芙蓉盛开四解 其四,宋代,宋祁,

千绕青丛外,携觞只自留。晚花兼素发,同是一悲秋。

22

哭广信谢公

作者:谢翱(宋代)

哭广信谢公,宋代,谢翱,

自尔逃名姓,终丧哭水滨。海僧疑见貌,山鬼旧为邻。

客死留衣物,囊空出告身。他年越乡值,卖卜有斯人。

45

酬陆友仁城南杂诗十首 其五

酬陆友仁城南杂诗十首 其五,元代,柯九思,

尺五城南悯忠阁,平壤归来有所思。魏徵不作碑已仆,朝廷久乏谏诤姿。

15

送泰甫贡先生还朝便先往浙东访妻子 其一

送泰甫贡先生还朝便先往浙东访妻子 其一,元代,李士瞻,

圣主中兴忆旧臣,白头自分老无闻。伤心转在朝天日,经乱维存报主身。

去国十年浑似梦,到家一饭忍忘君。太平政尔烦经济,宣室非干问鬼神。

8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