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黛新染,蒙气寒郁郁。
扫除迎将家,下簟脱巾袜。
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烦喝。
鸟声废书眠,聊以休吏卒。
竹鸡苦唤人,觉坐观法窟。
无外同一家,惟己非万物。
清波两鸳鸯,善游且能没。
惊人相追飞,甚念失甚匹。
舂鉏貌闲暇,羡鱼情至骨。
广道策坚良,熙熙集于菀。
烂额始论功,傥能谋曲突。
群山被深色的黛色染上,蒙上了寒冷而郁郁的气息。
扫除迎接将士回家,脱下簟席和巾袜。
南北两个住所的小棠树,何况可以清除烦忧和疲惫。
鸟鸣声使我无心读书而入眠,只是为了休息一下,暂时摆脱工作和忧虑。
竹鸡苦苦地唤人,我坐着观察佛法的窟窿。
没有外界的烦恼,只有自己,与万物不同。
清澈的水波中有一对鸳鸯,它们游得非常灵巧,甚至可以潜没。
令人惊讶地相互追逐飞翔,我非常羡慕它们无拘无束的自由。
舂鉏的样子在闲暇之余,我羡慕鱼儿的情感深至骨髓。
宽广的道路上策马坚定前行,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
开始烂熟于心地谈论功劳,只要能够谋求突破。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的闲逸生活和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群山、气息、树木、鸟鸣、水波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他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他在家中迎接将士归来,摆脱了繁忙的工作,享受片刻的休息。他观察着自然界中的鸟鸣和水波,感叹它们的自由和灵动。诗人羡慕鱼儿的情感纯粹和无拘无束的游动,希望自己能够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为主旨,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对话和思索,反思自己的处境和人生价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静和对突破和进取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由、宁静和追求个人价值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整首诗情感平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热爱和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追求。
这首诗词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诗人以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为主题,表达了对忙碌繁杂生活的疲倦和对自由自在的渴望。通过观察和思索自然,诗人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反思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个体价值和内心自由的追求。
此外,诗中所使用的象征意象和对比手法,如群山黛色、南北舍小棠、清波两鸳鸯等,都增加了诗词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强烈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追求个人价值的追求。诗中所蕴含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启迪和思考。
: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的闲逸生活和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群山、气息、树木、鸟鸣、水波等自然景物,表达了他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境。他在家中迎接将士归来,摆脱了繁忙的工作,享受片刻的休息。他观察着自然界中的鸟鸣和水波,感叹它们的自由和灵动。诗人羡慕鱼儿的情感纯粹和无拘无束的游动,希望自己能够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为主旨,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对话和思索,反思自己的处境和人生价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静和对突破和进取的期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由、宁静和追求个人价值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整首诗情感平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热爱和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追求。
这首诗词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诗人以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为主题,表达了对忙碌繁杂生活的疲倦和对自由自在的渴望。通过观察和思索自然,诗人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反思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个体价值和内心自由的追求。
此外,诗中所使用的象征意象和对比手法,如群山黛色、南北舍小棠、清波两鸳鸯等,都增加了诗词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展示了他对自由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强烈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追求个人价值的追求。诗中所蕴含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启迪和思考。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公燕诗,两汉,王粲,
昊天降丰泽。
百卉挺葳蕤。
凉风撤蒸暑。
清云却炎晖。
高会君子堂。
并坐荫华榱。
嘉肴充圆方。
旨酒盈金罍。
管弦发徽音。
曲度清且悲。
合坐同所乐。
但愬杯行迟。
常闻诗人语。
不醉且无归。
今日不极欢。
含情欲待谁。
见眷良不翅。
守分岂能违。
古人有遗言。
君子福所绥。
愿我贤主人。
与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业。
奕世不可追。
李氏笑读居题额乃江夏贺文忠公隶茟也甘谷拓之见贻敬赋五古以当跋尾,清代,全祖望,
峨一江夏公,所学醇乎醇。一念不妄起,穆然见天真。
历官登四辅,清苦偃蓬门。阿谁庸妄流,但以佛子论。
遭逢阳九灾,左席需丝纶。大厦已不支,只手难救焚。
痛哭辞班出,老臣早致身。江外妖氛满,江头苦雾屯。
浮尸蔽江下,孰与公骨尊。合门从公歼,尤足妥公魂。
思宗五十相,历历可指陈。哀㦲孙文忠,早丧一个臣。
南天继有公,并先鼎湖沦。于今已百年,墨妙犹清芬。
公书虽末技,要复雅以驯。砌里老仪部,旧为东阁宾。
晚节亦无沗,一恸随灵均。我游笑读居,冉冉三十春。
每见必肃拜,谓足百世珍。颓然老屋中,正气长烟煴。
初八日送章丘赴省,宋代,韩淲,
国家翰墨场,用是得多士。公卿才大夫,大抵每藉此。
其如老伏波,非但一第尔。众俊路方辟,天地亦清美。
洋洋乃大对,闻者为兴起。冠冕鸣佩玉,锋镝櫜弓矢。
成康庶几及,武宣不必拟。目今有舆言,万古有载史。
我来见君行,荣名可以喜。阔步随春风,东华软红里。
送谢苗黄三孝廉以校士毕共赴春试三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万里西南道,逢君亦欲东。初看鹏翮健,辄讶马群空。
诗礼趋庭旧,天人诣阙同。异时看隔坐,多在建章宫。
赠赵生文博西还,明代,倪谦,
昔我占科名,所学惭未充。一朝拜官爵,谬厕词林中。
吾子雁门俊,鼓箧游泮宫。不辞负笈劳,千里来相从。
自视尚昏昏,何以启子蒙。嘉子志勤笃,馆置幽轩东。
篝灯诵经史,午夜声沨沨。问辩恣研讨,物理靡不穷。
操觚事修辞,吐语超凡庸。磨瑕刮其垢,文藻尤舂容。
由子性明朗,有若金在镕。荏苒经二霜,所得亦已丰。
矫首怀故都,归思何匆匆。再拜别我去,严城动晨钟。
时当秋气凉,一叶飘井桐。到家展省馀,事业宜专攻。
况子宰臣后,乡里称儒宗。宾兴谅不远,高折丹桂丛。
偕计上春官,朝端会重逢。黾勉崇令德,庶俾声光隆。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