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景道尉武宁二首

黄绶补一尉,还依水竹居。

身随南渡马,书寄北来鱼。

风俗谙邻并,艰难试事初。

官闲莫歌舞,教子诵诗书。

29

诗文译文

黄绶补一尉,

还依水竹居。

身随南渡马,

书寄北来鱼。

风俗谙邻并,

艰难试事初。

官闲莫歌舞,

教子诵诗书。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给徐景道尉武宁的送别之作。黄庭坚将自己的官职补到尉官(尉官是宋代的一种官职),并且仍然选择居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竹林之中。他描述了自己随着徐景南渡而去,书信却寄给北方的朋友,比喻自己在南方行官的同时,思念着北方的朋友。诗词中还提到了风俗习惯的相似,以及在新的官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最后,黄庭坚提醒徐景,官闲时不要沉迷于歌舞等娱乐活动,而是应该教育子女读诗学书。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黄庭坚的情感和思考。黄庭坚通过描述自己的补官和居住环境,展示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态。他的离别之情和友谊之情通过书信的寄送得以表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徐景未来挑战的祝愿和期望。最后两句则是黄庭坚对徐景的忠告,他希望徐景在担任官职期间能够专注于治理国家和教育子女,将个人的成就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意象,展现了黄庭坚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官职和责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社会和家庭的期望。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劝诫的意味,体现了黄庭坚作为文人士大夫的身份和责任感。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其他诗经

和安中铁柱留题

作者:刘弇(宋代)

和安中铁柱留题,宋代,刘弇,

疾恶情深碍目沙,果闻仙秩以功加。连年馘毒才三尺,何似豚蹄祝满车。

92

心公移寓木公舍得子二首 其二

心公移寓木公舍得子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

相依庑下朔风吹,更截牛衣为裹儿。想得高堂寒夜梦,拨开深雪自含饴。

95

双鹤

作者:王翰(唐代)

双鹤,唐代,王翰,

爱尔仙姿久出胎,如何困滞在尘埃。他山松顶足明月,何处水边无绿苔。

引颈有时思远汉,恋恩终日立空街。自今便好仙山去,莫为群鸡生怒猜。

77

题菊

作者:王翰(唐代)

题菊,唐代,王翰,

我忆故园时,绕篱种佳菊。交叶长青葱,馀英吐芳馥。

别来二十载,粲粲抱幽独。岂无桃李颜,岁晚同草木。

及兹睹馀芳,使我泪盈掬。离披已欲摧,潇洒犹在目。

雨露岂所偏,岁月不可复。归去来南山,餐英坐空谷。

88

寿汤侍郎

作者:徐玑(宋代)

寿汤侍郎,宋代,徐玑,

东括神仙储,三岩福地通。

异人多接迹,相种况同风。

质有璠玙粹,姿全鼎鼐隆。

文章亲视草,丰度早乘骢。

紫橐潜藩贵,金题秘殿崇。

宽卑时自理,诚恪岁乃丰。

身在凝香处,人居和气中。

莺声春蔼蔼,花影日融融。

剑佩沙堤近,讴歌建水同。

愿瞻崧岭表,长与转洪蒙。

1

石殿丞通判濮州

作者:杨亿(宋代)

石殿丞通判濮州,宋代,杨亿,

龙虎游从分不疏,忽闻新命佐鱼符。经旬苦雨淹行旆,几曲洪河贯郡图。

浮蚁酒浓频举白,折胶风劲好弯弧。贤侯东道欢相得,期月民谣待裤襦。

84

宿鹅湖寺和同行匀道人

作者:朱松(宋代)

宿鹅湖寺和同行匀道人,宋代,朱松,

人间狡兔开三窟,天上夜叉守九关。欲伴衲僧林下住,会须石似此心顽。

69

和持国听琵琶二首 其二

和持国听琵琶二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

须知绝艺好娱宾,能使知音作伯伦。累月应将笞乐籍,恐公重作独醒人。

92

护国嗣本长老请赞

护国嗣本长老请赞,宋代,释慧开,

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本来面目,逼塞虚空。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23

为孟希圣题孛落鹌鹑画扇

为孟希圣题孛落鹌鹑画扇,宋代,俞德邻,

下车式怒蛙,为爱蛙有气。秋风化为鹑,乃复有斗志。

丛丛槲叶边,身睨而视。虽非纪渻鸡,宛类浮图鸷。

因知气苟存,百变终不惴。斯人倘若斯,似可敌王忾。

云胡万夫特,甘受巾帼遗。鹑兮尔固微,或者宁不愧。

58

伯辉竹林书院

作者:韩淲(宋代)

伯辉竹林书院,宋代,韩淲,

竹林彼一时,仲容乃此游。寥寥千载后,忍曰为良谋。

古人心匪遐,用舍多风流。身容纵未老,岁月去不留。

结茅我山椒,诗书尚何求。固将淑诸人,犹能诵轲丘。

朅来南风薰,见子忘百忧。阮盖青云器,涛戎信其俦。

取酒且勿饮,听作商声讴。

95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三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三,宋代,林若存,

我七君六旬,从会知无期。但贪言议合,不误光景非。

先生明当别,吾将俦决疑。欲言尚何限,记一十已遗。

及其未溘先,幸无靳珍题。

88

画眉曲七首 其七

作者:蔡圭(金朝)

画眉曲七首 其七,金朝,蔡圭,

时世华妆巧斗春,张卿态度独清新。五陵年少多才思,数点章台走马人。

46

酦醅

酦醅,元代,吾丘衍,

银河泻液迎春风,摇光泛影琉璃钟。芙蓉泣霜腻香薄,石髓滴花浮玉虫。

氍毹红深五云热,漏壶水尽蟾蜍渴。欲借金茎一寸冰,满堂笑看妲娥月。

92

宫词十首 其四

宫词十首 其四,元代,柯九思,

□华阁后春归早,百种名花腊日开。为是君王行不到,园官讲殿进盆梅。

51

荅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 其一

荅元美吴门邂逅于鳞有赠 其一,明代,李攀龙,

姑苏城上倚高台,却望中原酒一杯。彼自有人浮海去,我今为客渡江来。

飞龙忽报干将合,老骥还惊匹练开。共向风云论二子,谁知天地此徘徊。

32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四

作者:李贽(明代)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四,明代,李贽,

泗州说有大圣,金陵亦有元城。何似维明与公,并称二李先生。

8

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 其二

作者:卢宁(明代)

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 其二,明代,卢宁,

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鲤湖隐隐氤氲布,蟹穴盈盈雺雾生。

一点太虚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风云已附龙孙去,老听沧浪歌濯缨。

76

哭曾二云师相

哭曾二云师相,明代,卢若腾,

崚嶒品望著朝端,一木独支颠厦难;误倚田横栖海岛,忍看胡马渡江干。

何曾先去为民望,惟有舍生取义安。惭愧不才蒙寄托,展观遗札涕汍澜。

85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

承天使遣胥余二生枉顾茅舍,明代,吴与弼,

暂坐清溪畅病身,又瞻联辔两儒绅。行装自促无劳迓,定在旬馀蹑后尘。

7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