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帘密不藏香。飞作楚云狂。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
凭阑心事隔垂杨。楼燕销幽妆。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
风吹进松林,邻舟传来美妙的香气。
像楚云一般自由狂放。
旁边怀抱着半卷金炉的余烬,
怕温暖会融化,像春日的朝阳。
清香和晴空的熏陶让我残留醉意,
断续的烟雾使思绪无限纷扰。
倚在栏杆上,内心的事情与垂柳相隔。
楼上的燕子不再留恋幽深的巢穴。
梅花因为多情的月亮而烦恼,
溪桥上的流水显得黯淡无光。
悲伤的曲调,霜中飞翔的大雁,凄凉而断续,
梦中的灵魂像寒冷的蝴蝶一样幽扬。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风吹进松林中的香气,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风景的宁静。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人物情感和内心感受。
诗中的画船帘密不藏香,表达了诗人对邻舟传来的美妙香气的感受,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楚云狂放的形象象征着自由和豪放的精神。
诗人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感受到了春日朝阳的温暖,却又怕温暖会融化他内心的思绪。清馥晴熏残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思念。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对比和矛盾的意象,如凭阑心事隔垂杨、楼燕销幽妆、梅花偏恼多情月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审美的层次和趣味。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由和豪放精神的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富的世界,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读者在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并通过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来思考生命、自由和情感的意义。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风吹进松林中的香气,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妙和风景的宁静。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人物情感和内心感受。
诗中的画船帘密不藏香,表达了诗人对邻舟传来的美妙香气的感受,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楚云狂放的形象象征着自由和豪放的精神。
诗人在描述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感受到了春日朝阳的温暖,却又怕温暖会融化他内心的思绪。清馥晴熏残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思念。
诗中还出现了一些对比和矛盾的意象,如凭阑心事隔垂杨、楼燕销幽妆、梅花偏恼多情月等。这些意象的运用使诗词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审美的层次和趣味。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由和豪放精神的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富的世界,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读者在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并通过诗中的意象和对比来思考生命、自由和情感的意义。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琴曲歌辞。别鹤,唐代,杨巨源,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
遐心属清都,凄响激朱弦。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
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脱身军府暂憩先月亭前挹湖光左右花木交映壁,宋代,罗公升,
四年尘沙中,奔走日不给。
空歌下泉诗,颇愧夔子集。
今晨出军府,心与归鸟急。
花迎晓日笑,树沐清露湿。
清漪无游鳞,照影孤小立。
重来期秋风,领略蟾影入。
挽林思和校文,明代,王称,
冠冕长林后,诗书百粤尊。九侯传世泽,双阙表名门。
学海文风盛,黉宫教雨存。朋簪方济济,逝水竟沄沄。
寂寞馀诗社,飘零散酒樽。琴书徒尔恨,钟鼎更谁论。
夜月看归鹤,秋猿伴旅魂。园林荒竹树,风雨败兰荪。
走讣惊千里,悲歌向九原。犹疑骑列宿,箕尾不堪扪。
送惠生元龙并寄纶霞佥事,明代,汪琬,
惠生元非山泽癯,东吴学者推通儒。六经训故师马服,五言章句卑应徐。
连年襆被事行役,往返殆受饥寒驱。平原先生富才望,生也从之曳修裾。
埙篪彼此迭酬倡,岂伊挟瑟逢齐竽。昨朝喜生似忆我,拿舟竟过尧峰墟。
蓼花炫眼绕野岸,候虫聒耳鸣阶除。此时空山苦寂寞,幸哉有客来门庐。
夜深共剪雨窗烛,年聆快论频轩渠。生言平原许受粲,行将脂辖驰驴车。
丈夫故有四方志,安能拘守待兔株。嗟予与生交契久,相需不啻蛩随驉。
如何忽被有力夺,后来彭戴知谁与?一发青山是齐鲁,望中道路殊萦纡。
老夫老矣衰且甚,过从无日良可吁。祇今平原亦间阔,折柬未附双鲤鱼。
江湖满地水流碧,鸿雁叫月天涵虚。岁寒但愿佳眠食,为余问讯今何如。
送练生还峡江并柬黎明府有引,明代,卢龙云,
海畔移家号义门,忠魂馀庆及闻孙。此生自幸天无外,异地长怀江有源。
物色几年劳梦寐,奉尝千里托蘋蘩。荒凉故宅成羁旅,推食犹凭地主恩。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