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受命而熙洽兮,实千祀而一时。
协气郁而四塞兮,与盛德其俱升。
麟凤出而帝午兮,犹氤氲而扶舆。
笃生我公兮,以文章为世师。
公神禹之苗裔兮,肇子爵而鄫封。
逮去邑而为氏兮,季叶汨其南征。
祖骞翔而绩著兮,考蜷局而文鸣。
公既生而多艰兮,踵祖武而好修。
既轻车又良御兮,遂大放乎厥词。
发天人之奥秘兮,约六艺而成章。
元气含而未泄兮,洞芒芴而窅冥。
挽天河而一泻兮,物应手而华昌。
揖扬马使先路兮,咸告公曰不敢。
彼崔蔡之纷纷兮,孰云窥其藩翰。
辰来迟而去速兮。固前修以跋疐。
方盘礡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补外。
皇揆公之忠诚兮,即商墟而赐环。
紬史谍乎东观兮,裁诰命乎西垣。
典章绝而复作兮,世争睹而快先。
正经纬乎终古兮,配维斗而昭然。
变化诡而难常兮,虽司命其或昧。
忽遭艰而去国兮,遂衔哀而即世。
述作纷其具存兮,怅爽露之焉诣。
信百年不斯须兮,遒电灭而焱逝。
天不憖遗一老兮,固缙绅之所伤。
矧不肖以薄技兮,早获进於门墙。
路贯江而修阻兮,曾莫奠乎酒浆。
悲填膺而茀郁兮,聊自托於斯文。
皇受天命而熙和谐啊,实千年而一时。
协和之气郁而四周啊,与盛德他们都升。
麒麟凤凰出来,皇帝中午啊,就像氤氲而扶车。
养育我公啊,以文章为世师。
公神禹的后代啊,高肇的儿子爵位而鄫国封。
到离城而为氏啊,季叶泪他南征。
祖父王骞飞翔而政绩卓著啊,考察缩身,文字表达。
公既生而艰险啊,继承祖父武而美好。
既轻便又好到啊,于是大放厥词吗。
发射上天的奥秘啊,约六种而成章。
元气含而不泄露啊,洞杂草,冥冥中。
挽天河而一泻千里啊,东西随手而华昌。
揖扬马使先路啊,都告诉你说不敢。
那崔蔡的纷纷啊,谁说看他们保卫。
辰来迟而去快啊。
固然前人用跋疐。
方气势磅礴而上征啊,就相互羊而补外。
皇一致公的忠诚啊,就商墟,赐环。
紬史间谍在东观啊,裁诰命吗西垣。
典章断绝了又写啊,人们争睹而节先。
正经纬吗终古啊,配维斗而明显。
变化诡异而难以正常啊,虽然命运也许不明。
忽然遭遇艰难而离开自己的国家啊,于是衔哀而去逝。
著作纷纷把它保存啊,很爽的露水哪里去。
相信百年不一会儿啊,聚电消失而迅速消失。
天不憖留下一个老啊,坚持绅士的损失。
何况不肖以微薄的技能啊,尽早获得进了门墙。
路横贯江流而修阻啊,不曾放在酒。
悲痛填膺,车快啊,我从通过斯文。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送徐仲内,明代,陈恭尹,
四月梅雨来,空山道弥左。城中故人寄尺书,闻君昨理将归舸。
言扶微疾强出送,有姊之丧行未可。徘徊中夜不成声,欲泣欲歌愁绝我。
生平忼慨好言诗,于君不敢轻为辞。生平孟浪颇自许,不敢君前多一语。
识深鉴洞既莫伦,烁古澄今目如炬。白头南北意何如,箧里羲爻一卷书。
潜思静玩日有得,天人至理匪玄虚。即今归卧江上庐,大江北去连淮徐。
中州地广气坦舒,渭河汴洛王者居。况君生长秦故墟,蟠溪卜猎逢老渔。
空同问道回帝车,六经所纪斯权舆。访古出入骑蹇驴,鞍傍挂酒燔枯鱼。
俯仰自得乐有馀,慎勿遗我音信疏。
游逍遥寺咏庭前柏树以老杜病柏诗偃蹙龙虎姿生当风云会为韵得蹙字,宋代,谢逸,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拟孟冬寒气至诗,南北朝,刘铄,
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拟行行重行行诗,南北朝,刘铄,
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回车背京里,挥手从此辞。
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寒螀翔水曲,秋兔依山基。
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日夕凉风起,对酒长相思。
悲发江南调,忧委子衿诗。卧看明镫晦,坐见轻纨缁。
泪容不可饰,幽镜难复治。愿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和陈大监,宋代,周麟之,
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秋夜宴吕观察新宅时侍者奏塞上曲,明代,卢龙云,
堂构初成燕自来,几人今夕对传杯。微风却暑娱清夜,细雨生凉引绿醅。
坐客总深碧玉调,塞儿新制紫云回。休嫌近市仍湫隘,数武阶前且植槐。
寄徐士贤,明代,张弼,
江阴故人徐荆州,平生经略富才猷。作官州县才少试,巳有声华迈辈流。
我思璧水西堂夜,历指□修希□驾。辘轳名场二十年,绿发光阴不容借。
书来问我勾漏砂,古人此事诚虚华。不如阅今古亿万□,屈伸变化犹龙蛇。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