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泉

作者:秦观(宋代)

云蒸昆山液,月浸蓝田英。

临风咽沆瀣,满腹珠玑鸣。

5

诗文译文

云蒸昆山的水蒸气,

月亮浸泡在蓝田的英草中。

在风中咽下沆瀣(沉淀在水底的污秽物),

心中充满了珍贵的宝石鸣响。

诗文赏析

《玉井泉》这首诗词以秀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云蒸和月浸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秦观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的“云蒸昆山液”形象地描述了云蒸霞蔚的景象,给人一种飘渺、神秘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敬畏之情。

接着,诗中描绘了月亮浸泡在蓝田英草中的景象,蓝田是指富饶的田地,英草则象征着美好和纯洁。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月光的温柔倾斜和自然界的和谐之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临风咽沆瀣”的意象,破坏了前面的宁静景象,给人一种突兀、不和谐的感觉。这句味深长,可能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冲突和纷乱。沆瀣是沉淀在水底的污秽物,作者将其比喻为内心的纷乱和矛盾,暗示了世事纷扰中个人情感的折磨和困惑。

最后一句“满腹珠玑鸣”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珠玑是珍贵的宝石,鸣响象征着它们的价值和美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充满了美好的思绪和情感,他的内心世界如同珍宝般闪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玉井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秦观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内心世界的矛盾和追求的表达,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其他诗经

安禅者为思溪国觉专使远至国清以偈却之

安禅者为思溪国觉专使远至国清以偈却之,宋代,释怀深,

丰干端是饶舌汉,引惹闾丘特特来。累及寒山无雪处,岩门从此不应开。

21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六 铁牛庙

作者:乃贤(元代)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六 铁牛庙,元代,乃贤,

燕人重东作,镕铁象牛形。角断苔花碧,蹄穿土锈腥。

遗踪传野老,古庙托山灵。一酹壶中酒,穰穰黍麦青。

92

吊朱贞明

吊朱贞明,清代,王余佑,

一生侠烈气,势血沸重泉。力屈空填海,魂归欲叫天。

凄风悲马鬣,苦月冷渔船。芦荻萧萧处,谁凭义士阡。

3

与燕兄握手

与燕兄握手,近现代,张伯元,

兄才高八斗,暗送我三分。借二从诗去,一随天上云。

26

拟郑苏龛体前题

拟郑苏龛体前题,近现代,郭象升,

秋林土室辟蒿莱,痈尰支离养不材。新旧只今成水火,文章无补到涓埃。

地经戎马人烟绝,天入风霜雁影来。闻道黄河增壁垒,笳声呜咽有馀哀。

60

双刀歌赠仲芸

双刀歌赠仲芸,清代,游智开,

长沙城头夜吹角,军书频报妖氛恶。立散黄金募健儿,誓除乱贼安耕凿。

酒酣奋臂登高台,挥刀起抉浮云开。绕身倏忽曳雌蜺,已觉狡兔无蒿莱。

宝物惊看买难得,炎天冷透冰霜色。铿然齐插短鞘中,余怒犹闻吼未息。

自言采铁南山冈,锻炼昼夜摩阴阳。深镌咸丰某年月,几肯轻试韬锋铓。

只今群盗被原野,雄心已逐嘶风马。若云佩此位三公,世间笑杀屠沽者。

把君袖,为君歌,唾壶击碎当奈何。区区金紫安足多,请君斫断生鼋鼍。

100

菩萨蛮 乡居度夏

菩萨蛮 乡居度夏,近现代,张中行,

江山满目游难遍,行云驿路朝朝见。宿雨又新晴,林花照眼明。

一霎中元近,未接鸿都信。掩户欲黄昏,素襟清泪痕。

25

过赵州石桥和杜缑山韵

作者:王翰(唐代)

过赵州石桥和杜缑山韵,唐代,王翰,

隔断红尘竟不飞,客行石磴不粘泥。高连晓岸堆晴雪,斜跨青波卧彩霓。

山势远连沧海阔,地维平见太行低。故园回首几千里,怅望碧山山更西。

85

挽芸居二首 其二

挽芸居二首 其二,宋代,周端臣,

诗思閒逾健,仪容老更清。遽闻身染患,不见子成名。

易箦终婚娶,求棺达死生。典刑无复睹,空有泪如倾。

62

魏中舍家藏王摩诘海风图

魏中舍家藏王摩诘海风图,宋代,郭祥正,

只闻王公画山水,未识王公沧海图。魏侯矜誇我家有,取出十幅堂中铺。

谁知东海群龙力,神妙能以一笔驱。洪涛翻天雪成陇,黑分云雾藏空虚。

高低数寸折万丈,势以意会无差铢。却嗟流传数百载,绢素何以当涵濡。

王公之心壮莫比,其工欲出造化初。惜哉已死不复得,怅望尽日将何如。

魏侯魏侯重藏秘,直恐变化成江湖,我歌不足徒呜呼。

54

秘阁观书

秘阁观书,宋代,薛绍彭,

访古求书二十年,二王真迹几人传。

每寻同好得消息,闻韶忘味心拳拳。

诸家真赝可屈指,缇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东观富奇古,世人想望如云天。

此生尘俗分不到,九重有路来无缘。

岂知司存预符玺,芸台高议开宾筵。

翰林入坐中执法,未容凡吏陪诸仙。

酒阑接武上秘阁,皇居紫禁凌非烟。

晋康法书在宝椟,傍架牙签一一穿。

紫衣黄门许一见,忽开复闭严关键。

右军尽善历代宝,八法独高东晋贤。

宏文旧物印章在,开元小篆朱犹鲜。

草行无穷少真楷,硬黄色净昏麻笺。

凤翥龙翔余复直,烟霏雾结断还连。

溟涨笔力老转剧,临池尚叹张学专。

言奴得法号神俊,逼人体势殊翩翩。

自方家尊聘豪翰,骎骎欲过骅骝前。

崇虚鹅群最真迹,万里古色星日悬。

笔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晕难磨湔。

小玺肥书两贞观,每角一字居四边。

南朝妙鉴各题检,怀充在后前僧权。

争妍取势押缝尾,磐石卧虎推满骞。

琅琊世谱今乃识,宝章十代何蝉联。

忠良贼孽无去取,茂宏处仲同一编。

其间楷真特萧散,南平秘法传僧虔。

卷杪题官记年月,方庆疏封在石泉。

当时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传遗篇。

想见举朝推好尚,小钟发论头风痊。

髹奁别贮古杂迹,历代作者堪比肩。

步怀陈人有晋法,伯英汉帖疑吴颠。

诚悬送瓜特枯硬,欧取方险虞劲圆。

虞文发愿乃使用,壮古遒丽功力全。

世间此帖岂有二,孔庙破石人犹怜。

阿武章草五字句,画松分行如直弦。

牝鸡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争蝉娟。

青绫高标卷二十,淳化刻在诸帖先。

仲尼夏禹谢太傅,山涛汉章东晋宣。

体凡格陋漫收掇,一手临写烦雕镌。

二王妙迹半遗落,宝章虞柳俱见捐。

无盐刻画废西子,骐骥不御蹇著鞭。

永熙圣学贵斯事,讨论王著何备员。

百年文物盛于昔,继文真主方御乾。

岩廊道业仰夔禹,太平黼藻宗云渊。

宝书传世久未辑,明时盛事犹缺然。

谁能借辩达聪听,愿求精识重评诠。

收遗去陋再刊勒,鸠工不费数万钱。

嗟哉百卷顷刻过,安得放意徐穷研。

归来欲说急记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记,以指画被夜不眠。

休论顽仙与才鬼,但得曲掌甘终焉。

49

二十日往九峰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二十日往九峰 其一,宋代,韩淲,

九峰庵上懒翁泉,凿井已经三十年。犹记翁来自扶杖,草根拨剔见涓涓。

10

松雪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松雪 其一,宋代,韩淲,

洞霄双径傍何村,松菊归来想自存。官牒推移应一笑,桃花源上且寻论。

50

和仲达雪诗

作者:韩淲(宋代)

和仲达雪诗,宋代,韩淲,

屋上未融寒尚力,山头微积冻难开。照窗浑似月侵夜,落酒只疑酥满杯。

蔌蔌剡溪粘短棹,重重庾岭压疏梅。新诗韵度慰岑寂,仰叹吾人殊有才。

71

仲至近诗戏题卷末

作者:韩淲(宋代)

仲至近诗戏题卷末,宋代,韩淲,

三年不见栗斋翁,满卷新诗是国风。野趣轩前梅蕊白,故人应在醉吟中。

84

垂虹亭

作者:李定(宋代)

垂虹亭,宋代,李定,

一梦江湖三十年,青山隐隐水漫漫。当时把酒谁人在,回首重来独倚阑。

63

八声甘州·渺平沙

八声甘州·渺平沙,宋代,赵功可,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滉漾天衔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喜丰年有象,贺表四方来。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宫、齐上紫金杯。明朝起,江南驿史,来进宫梅。

21

树老

树老,宋代,萧立之,

树老仍初叶,山寒正晚花。孤舟双港水,新燕旧人家。

何处依刘表,谁欤异孟嘉。西山供拄颊,随意数归鸦。

28

雨霁登楼

雨霁登楼,元代,张弘范,

楼外雨初霁,乾坤望眼明。岸高秋涨满,帘捲暮霞生。

燕入泥香润,龙归海气清。阑干残照底,一片古今情。

65

跳梁行寄慰明卿

跳梁行寄慰明卿,明代,李攀龙,

武昌季子吴国伦,左迁三载匡庐春。红颜便着青云色,白眼岂是功名人。

邢州太守昔入计,犹自金闺侍从臣。顾问片言摇日月,弹章一字动星辰。

虽然旧属平津吏,常苦跳梁不可致。调笑纵横倒四筵,交驩往往非其意。

世间那得郢中歌,君但论诗吾且睡。何须更比谢生肩,但应独把王郎臂。

萧条颇似东方生,南康郡里忆承明。文彩纵然倾汉王,恢谐难以取公卿。

画眉石镜二女裸,濯足长江九派清。此儿寻常未易识,偷桃卖药行妖精。

近来犹尚凭陵否,俯仰浮沉无不有。朝读司空城旦书,夜沽茂宰柴桑酒。

成败宁关达士心,卷舒终在朝廷手。随他肉食作雄飞,饶我褐衣称下走。

党禁重开祝网年,一时逐客宠光偏。晚收已抱泥涂恨,更谪如何不可怜。

事急谁能驰叩阙,家贫未拟罢归田。再来地僻逾高枕,就使荒凉给俸钱。

壮游万里君须见,青琐凤池元不贱。使气能令魑魅藏,出身曾厌欃枪变。

楚狂岂止接舆贤,秦孽犹堪背城战。回首畏途真自知,一官不绝才如线。

难将此物斗翱翔,妒口含沙未可当。四海弟兄堪并起,中原我辈正相望。

总看弃置风尘里,不作踟蹰道路傍。鼓枻更逢渔父笑,岂应憔悴老沧浪。

5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