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寺松下泉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惜净床。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

21

诗文译文

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

注瓶云母滑,漱齿茯苓香。

野客偷煎茗,山僧惜净床。

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方山寺松树下的泉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禅意生活的赞美。通过描绘寒光闪烁的石脉、松根喷出的晨露,以及泉水中茯苓的清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宁静。诗中还涉及到野客偷偷煎茶和山僧爱惜干净的床榻,暗示了对隐居生活和精神寄托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意味着三禅(一种禅宗修行)无需解释,孤月高挂在中央,寓意着超越尘俗的境界。

诗文赏析

《方山寺松下泉》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禅修生活,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心灵的深入感悟。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如石脉绽寒光、松根喷晓霜,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神秘。对茶和床榻的描写,呼应了禅修生活中的简朴和内省。最后两句则以孤月的形象象征超越尘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禅修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寂静之美。它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妙,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感悟。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的交融,领略到禅修生活的内涵和意蕴。

章孝标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旧居》、《长安春日》两首,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

其他诗经

小雨

作者:刘攽(宋代)

小雨,宋代,刘攽,

烈风呼汹震山林,小雨霏微驻薄阴。南亩旱苗焦欲死,拟将如许号为霖。

41

【越调】霜角

【越调】霜角,元代,张可久,

新安八景

花屏春晓

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几招好山如画,晴蔼蔼,郁苍苍。众芳,云景香,道人眠石床。唤起南华梦蝶,莺啼在,绿垂杨。

练溪晚渡

淡烟微隔,几点投林翮。千古澄江秀句,空感慨,有谁索?拍拍,水光白,小舟争过客。沽酒归来樵叟,相随到,许仙宅。

南山秋色

华盖亭亭,向阳松桂荣。背立夜坛朝斗,直下看,老人星。地灵,风物清,众峰环翠嬴。千古仙山道气,谁高似,许宣平。

王陵夕照

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细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翌结,弓剑冗,苔花碑字灭。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

水西烟雨

沙浅波平,孤舟长日横。淡墨潇湘八景,谁移向,富山城。净名,疏磐声,暮归何处僧?明日披云风顶,呼太白,赏新晴。

渔梁送客

浪花飞雪,船阁苍云缺。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话别,情硬咽,酒边歌未阕。他日寄书双鲤,顺流过,钓台月。

黄山雪霁

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几缕,翠烟聚,晓妆眉更妩。一个山头不白,人知是,炼丹处。

紫阳书声

楼观飞惊,好山环翠屏。谁向山中讲授,朱夫子,鲁先生。短檠,雪屋灯,琅琅终夜声。传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鸣。

70

读,宋代,欧阳修,

韩孟于文词,两雄力相当。篇章缀谈笑,雷电击幽荒。

众鸟谁敢和,鸣凤呼其凰。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

穷者啄其精,富者烂文章。发生一为宫,揫敛一为商。

二律虽不同,合奏乃锵锵。天之产奇怪,希世不可常。

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郊死不为岛,圣俞发其藏。

患世愈不出,孤吟夜号霜。霜寒入毛骨,清响哀愈长。

玉山禾难熟,终岁苦饥肠。我不能饱之,更欲不自量。

引吭和其音,力尽犹勉彊。诚知非所敌,但欲继前芳。

近者蟠桃诗,有传来北方。发我衰病思,蔼如得春阳。

忻然便欲和,洗砚坐中堂。墨笔不能下,恍恍若有亡。

老鸡嘴爪硬,不易犯其场。不战先自却,虽奔未甘降。

更欲呼子美,子美隔涛江。其人虽憔悴,其志独轩昂。

气力诚当对,胜败可交相。安得二子接,挥锋两交铓。

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

乖离难会合,此志何由偿。

36

侍宴饯新安太守萧几应令诗

侍宴饯新安太守萧几应令诗,南北朝,刘孺,

芝殿延藻景,画室写油云。玄览多该洽,圣思究前闻。

微密探精义,优游妙典坟。饮饯参多士,言赠赋新文。

54

答何记室诗

答何记室诗,南北朝,刘孝绰,

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

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

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

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

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

100

春雪早朝和沈编校

作者:刘攽(宋代)

春雪早朝和沈编校,宋代,刘攽,

晓寒初怪客衣重,隐约钟声长乐宫。出户万家横雪里,止车双阙秀云中。

退朝禁柳迎人绿,寓直庭花向日红。纵使著书嘲尚白,会应华发兆非熊。

45

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 其五

作者:赵蕃(宋代)

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 其五,宋代,赵蕃,

病起犹馀觅句勤,要题柿叶厌缤纷。陟釐尽付五十万,今代谁为王右军。

5

城楼望春

作者:刘敞(宋代)

城楼望春,宋代,刘敞,

高楼新雪后,春意已端倪。绕石泉声急,围城柳色齐。

滞流贪适兴,幽僻懒招携。旧种桃千树,春游豫恐迷。

15

浮舟西阳池中

作者:刘敞(宋代)

浮舟西阳池中,宋代,刘敞,

爱水都成癖,浮舟不厌频。寒泉清见底,刳木略容人。

故故乘流往,飘飘得意真。槎头尺许地,鸥鸟欲相驯。

25

赠小铁面王相士

赠小铁面王相士,宋代,真德秀,

君以铁面名,自谓相人软语。

我亦铁心人,不把穷通来问汝。

独有一事欲扣君,学海无底难穷寻。

几时铁拳透铁壁,直窥千年贤圣心。

10

携茶访徐彦醇助教

携茶访徐彦醇助教,宋代,郭祥正,

蓬荜萧然一亩宫,生涯四壁有清风。乡闾高行终无玷,场屋遗才误至公。

书卷五车心尽记,年华八十耳犹聪。满杯雪液聊分酌,别后音尘岂易通。

98

坐客竞置殽核因赋示尹子潜

作者:韩淲(宋代)

坐客竞置殽核因赋示尹子潜,宋代,韩淲,

鱼蟹人人馔,柑橙盏盏诗。醪芳邻所借,情分客能知。

城外溪山在,门前巷陌卑。寒虽欺木叶,春已报梅枝。

92

即事 其一

即事 其一,宋代,沈与求,

鹊噪空庭晓,霜明百尺楼。连耞响晴日,遗穗落平畴。

黄菊疏篱晚,丹枫别岸秋。怡情有底计,开瓮玉蛆浮。

94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作以寄旅怀 其五

作者:程俱(宋代)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作以寄旅怀 其五,宋代,程俱,

伯鸾未山栖,俯首愧贤孟。一朝相告语,矫首谢三聘。

谢公卧东山,故有经纶兴。夫人劝之仕,拥鼻作伧咏。

终然为时须,起揽晋国柄。古人重行藏,二士聿有光。

吾志属有在,姑安此糟糠。

19

食蟹九首 其七

食蟹九首 其七,宋代,萧立之,

霜前入市勿增价,斗拣团脐作席珍。知味□□□□□,□□□□□□□。

29

喜贵庵托钵回

喜贵庵托钵回,明代,释函可,

镇日相寻屐齿频,经年始见意逾新。一瓢尚带书生气,两袖新携上国春。

看尽空花曾可摘,探穷宝藏总成尘。故乡田地从来稳,不到无锥未是贫。

35

失题十七首 其八

作者:张弼(明代)

失题十七首 其八,明代,张弼,

承恩天上有佳期,暂向亲庭捧寿卮。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

59

宿吕家壕先陇右畔李宅

宿吕家壕先陇右畔李宅,明代,吴与弼,

眷眷先茔是夙心,肩舆又事远追寻。行云流水良随遇,步月看星此竹林。

92

谒濂溪晦庵二先生祠二首 其一

谒濂溪晦庵二先生祠二首 其一,明代,吴与弼,

孔孟微言几欲绝,先生千载续真传。偶经灵宇增新感,遗绪寥寥苦简编。

9

龚守诚山庄邀赏桃花和韵

作者:秦镗(明代)

龚守诚山庄邀赏桃花和韵,明代,秦镗,

桃花何以武陵溪,试唱新吟续旧题。游舫半通沙市外,故人多在画桥西。

山横翠霭连书屋,春酿红香拂杖藜。酒尽一尊归去晚,晴郊散步夕阳低。

3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