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堪泣帝城春,粉堞青楼势碍云。花对玉钩帘外发,
歌飘尘土路边闻。几多远客魂空断,何处王孙酒自醺。
各有归程千万里,东风时节恨离群。
长安春天送给友人
帝城的春天多么繁华,堪泣泪,
粉色的城墙和青楼阻挡了蓝天之云。
花儿对着玉钩在帘外们绽放,
歌声飘荡着尘土,在路边能闻到。
多少远方的游子,他们的灵魂空空荡荡,
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王子的酒醺醺地散发香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程,有着千万里的路程,
在东风的季节里,他们痛恨离别、思念相聚。
与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春天的繁华景色和人们的离别之情。作者通过描述长安春天的景色,塑造了一个繁华却让人心生感慨的帝城景象。诗中的粉堞青楼和花儿对玉钩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和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提到了远客和王孙,暗指了各自行程中的离别和相聚。诗人以东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对离别的痛恨和对相聚的思念。
整首诗构思巧妙,通过对繁华景象和离别情感的交织描绘,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同时,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更加深远。整首诗揭示了唐代文人士子境遇的复杂和感情的纷乱。
吴商浩,明州(今浙江宁波)人。进士,屡试而不第。唐时在世,世次不详。《全唐诗》存诗9首。事迹据其诗推知。
木兰花慢·爱吟休问瘦,宋代,陈允平,
爱吟休问瘦,为诗句、几凭阑。有可画亭台,宜春帐箔,如寄身闲。胸中四时胜景,小蓬莱、幻出五云间。一掬苹香暗沼,半梢松影虚坛。
相看。倦羽久知还。回首鹭盟寒。记步屟寻云,呼灯听雨,越岭吴峦。幽情未应共懒,把周郎旧曲谱新翻。帘外垂杨自舞,为君时按弓弯。
仙隐观,宋代,谢枋得,
秋日閒十日,面怀秋山空。
烟霞固常态,败叶铺山红。
平生五大夫,投老一秃翁。
相看各萧索,事付不语中。
二轮固代谢,四季弭初终。
义霜素凄惨,温律复冲融。
相期保岁寒,木末回春风。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 其一,元代,虞集,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
傅尧俞草堂歌,宋代,刘攽,
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邀我请赋草堂诗,草堂欲归那可得。
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
上有无心之云出幽谷,下有劲节之竹森寒玉。四邻空地犹几许,容我东西一茅屋。
感皇恩 次子骧节使示赵内翰韵,元代,蒲道源,
家□本吾儒,六韬能晓。从事和林十年了。一麾才把,尤被揶揄嗔早。
漠城官满,人传道。郊次攀留,马前持抱。□□殷勤尽癃老。
谓君到处,不见月鸟惊绕。天公终料理,桑榆好。
灯夕,明代,李延兴,
灯簇上元夕,花明仙苑春。星毬悬碧落,云幄护朱闉。
岁律时当午,斗杓昏建寅。六龙御丹极,万象入洪钧。
淑气东浮野,群星北拱辰。楼头霞散绮,墙角雪销银。
已弛金吾禁,应无丞相嗔。鳌山攒火树,兽锦叠文茵。
玉漏传疏点,香飙逐暗尘。篆烟吹绣幕,檐雾湿纱巾。
紫陌鸡鸣缓,红桥马过频。珠围貂帽窄,梅放粉容新。
诗就题千帙,筵开直万缗。酒光摇潋滟,舞影起纷纶。
序齿先耆艾,忘形略主宾。联翩仙子佩,窈窕女儿身。
叠唱凌天籁,争归步月轮。闾阎喧小子,箫鼓沸苍旻。
童稚扶翁媪,优伶学搢绅。青云文雅士,白发太平民。
世喜消锋燹,巫羞祀鬼神。欢呼占岁稔,倾倒见天真。
留滞无羁旅,欹斜有醉人。宴游逢霁景,款曲会良姻。
是物恩波洽,诸方化雨均。腐儒犹放浪,令尹独清贫。
屡辱情过厚,从知道欲伸。得人类言偃,爱客即陈遵。
闻望腾中外,公忠出等伦。威仪严可畏,襟度阔无垠。
公署钞琴谱,黉堂礼席珍。河头虎争渡,桑下雉相驯。
五裤歌方振,三农业已勤。官清文字简,乡饮德风淳。
我已成迂朽,行将赋隐沦。弟兄皆鬼物,田亩半荆榛。
周急烦贤友,持家养老亲。奇才推葛亮,曲学陋平津。
松径荒烟里,茅堂野水滨。读书逾懒慢,抚事几悲辛。
碧藓侵棋局,红蕖没钓纶。发蓬苦扪虱,衣破叹悬鹑。
出处惭先哲,间关类逐臣。多情依木石,无分画麒麟。
城市聊从俗,山林拟卜邻。业唯归竹素,书莫上枫宸。
性入禅家学,歌随樵客斤。生涯甘寂寞,宰物实陶甄。
高尚尊严子,贤良笑郤诜。天涯正愁绝,回首遇雷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