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二三子,得韵字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9

诗文译文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

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

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离别二三友人之际,表达了他在文学上的自谦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诗人在诗中自谦自己年纪尚轻,尚未有所成就,仍然需要努力。而他所称赞的众贤朋友们既在名望上备受赞誉,又在实际才能上十分出众,是大有希望的人物。

诗的题材来自于劝告友人留恋春天的美景,而不要离开。然而,因为文人雅士居住于洛阳,而诗人即将离开洛阳,无法享受春天的美景。所以他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变得珍贵起来,并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欣赏春天美景的愿望。

最后两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二三子不要追求孤逸之韵(即独自追求文学上的独特风格),而是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成长。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自谦和希望,以及对友人间文学交流的肯定和重视。

诗文赏析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

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

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离别二三友人之际,表达了他在文学上的自谦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诗人在诗中自谦自己年纪尚轻,尚未有所成就,仍然需要努力。而他所称赞的众贤朋友们既在名望上备受赞誉,又在实际才能上十分出众,是大有希望的人物。

诗的题材来自于劝告友人留恋春天的美景,而不要离开。然而,因为文人雅士居住于洛阳,而诗人即将离开洛阳,无法享受春天的美景。所以他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变得珍贵起来,并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欣赏春天美景的愿望。

最后两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二三子不要追求孤逸之韵(即独自追求文学上的独特风格),而是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共同成长。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自谦和希望,以及对友人间文学交流的肯定和重视。

萧颖士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其他诗经

兰陵王

兰陵王,宋代,李公昴,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100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元代,贯云石,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

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

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觉来评,求名求利不多争。西风吹起山林兴,便了余生。白云边创草亭,便

留下寻芳径,消日月存天性。功名戏我,我戏功名。

怕西风,晚来吹上广寒宫。玉台不放香奁梦,正要情浓。此时心造物同,听

甚《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

怕相逢,怕相逢歌罢酒樽空。醉归来纵有阳台梦,云雨元踪。楼心月扇底风,

情缘重,恨不似钗头凤。东阳瘦损,羞对青铜。

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外,独立苍苔。看黄花谩自开,

人安在?还不彻相思债。朝云暮雨,都变了梦里阳台。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

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数归期,绿苔墙划损短金篦。裙刀儿刻得阑干碎,都为别离。西楼上雁过稀,

无消息,空滴尽相思泪。山长水远,何日回归?

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绣鞋香染莓苔路,搔首踟蹰。灯残瘦影孤,花落

流度度,春去佳期误。离鸾有恨,过雁无书。和阿里西瑛懒云窝

懒云窝,阳台谁与送巫娥?蟾光一任来穿破,遁迹由他。蔽一天星斗多,分

半榻蒲团坐,尽万里鹏程挫。向烟霞笑傲,任世事蹉跎。

85

送按察使周志新之浙江

作者:王褒(明代)

送按察使周志新之浙江,明代,王褒,

钱塘古雄藩,川陆走四方。第宅富而丽,士庶材且良。

戎卫夹郡县,簿书垂箧筐。翼翼风纪重,独立振宏纲。

夫子南海彦,早登君子堂。金石棘寺评,冠冕柏台行。

绣衣明旭日,玉节严秋霜。仪表动朝著,丹凤鸣高冈。

滇池万里道,揽辔夷獠乡。坐见岁月间,化弦日以张。

再莅东南政,才高行弥臧。致远识骐骥,蟠根别干将。

郁郁吴山秀,汤汤秀水长。令闻与之俱,千载期不忘。

35

别客

作者:严羽(宋代)

别客,宋代,严羽,

客鬓风霜晚,离亭鼓角闻。念君当此去,把袂不能分。

衡霍连秋气,潇湘合暮云。愁心将落叶,向晚共纷纷。

53

送徐照还旧山

作者:徐玑(宋代)

送徐照还旧山,宋代,徐玑,

城闉多汨没,宜尔向村居。

蔬茹餐僧饭,香茶读古书。

秋潮侵岸满,晓月带星疏。

相送未相忆,相期同荷锄。

80

新作小桥

作者:刘敞(宋代)

新作小桥,宋代,刘敞,

幽池旧徒涉,春涨得新桥。自恨济川小,欣忘渡水遥。

中流横螮蝀,别径会渔樵。更爱凭栏处,东风柳万条。

71

寄尹迁介叔 其二

作者:刘跂(宋代)

寄尹迁介叔 其二,宋代,刘跂,

孙友太瘦生,相遇一何阔。途穷欲改操,冉冉在故辙。

赠君七年艾,辄为儿女夺。养生有标本,姑息良已末。

77

句 其七

句 其七,宋代,徐似道,

叶从秋后变,色向晚来红。

41

石鼓(石城山西灵岩山也。旧说石鼓鸣即兵兴

作者:王宾(未知)

石鼓(石城山西灵岩山也。旧说石鼓鸣即兵兴,未知,王宾,

那似岐周有篆铭,雨淋青处土花生。

山灵休遣音声起,零落吴侬厌见兵。

84

郊居

郊居,宋代,俞德邻,

野径晴霏敛,江郊夏日凉。梦中知是蝶,还复是蒙庄。

23

林中遥见白物如兽上下跳逸从者疑是野羊余因

作者:王履(明代)

林中遥见白物如兽上下跳逸从者疑是野羊余因,明代,王履,

有鹿无仙鹿自奔,似骑黄鹤上秋旻。

何当快与刘根约,白玉床前看紫云。

24

题南豅

作者:韩淲(宋代)

题南豅,宋代,韩淲,

南豅山下路,一眼烟雨昏。松篁叶满地,杨柳条映门。

此兴非所难,吾道何由尊。铿尔舍瑟希,带湿藏春痕。

18

自赞

自赞,宋代,释师观,

者村叟,能杰斗,

踞胡床,一不守。

临机拶著火星飞,惊起须弥颠倒走。

32

庄纯夫还闽有忆 其三

作者:李贽(明代)

庄纯夫还闽有忆 其三,明代,李贽,

三子皆聪明,必然早着声。若能举孝廉,取道过西陵。

69

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 其一 公气时益振,那避祸横罥

作者:卢楠(明代)

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 其一 公气时益振,那避祸横罥,明代,卢楠,

按剑雄四视,意欲铲叠巘。奸回沮颜色,谅直非顾遣。

董卓卒燃脐,李斯叹黄犬。乾坤扫氛翳,社稷清沈湎。

解绶赋归田,衡门适游躽。王公枉驾过,俯视若蜓蝘。

骅骝宜垂耳,鸾鹤易摧殄。汨没漳水涯,沉绝庙堂琏。

凤雏翔长云,玉树落萧

70

岁寒亭前牡丹谢

作者:储瓘(明代)

岁寒亭前牡丹谢,明代,储瓘,

眼看春去减秾华,倚槛依依影共斜。开向省中犹不赏,错将飘泊怨天涯。

64

程易轩八景回文

程易轩八景回文,明代,张子翼,

窗绮绿荷凉午夏,几遥青竹护前楹。双双鹭宿晴林翠,叠叠峰回晚树青。

腔转笛声儿隔陇,水随花泛客交觥。江摇白藻分鱼跃,野遍黄云晓种粳。

59

寄答遂堂先生 其三

作者:王昶(清代)

寄答遂堂先生 其三,清代,王昶,

作吏来山左,分符近济阴。治才尊卓茂,政绩数卢钦。

腐鼠谁能嚇,青蝇已见寻。遂初偏得计,浩荡谢朝簪。

2

枯荷鹡鸰

枯荷鹡鸰,明代,黄仲昭,

秋水残荷占一枝,飞鸣应似急难时。紫荆花树凋零久,吟倚东风有所思。

22

石光禄园亭四咏 其二

石光禄园亭四咏 其二,明代,梁维栋,

池馆停骖日,炎天暑气长。云山窗外尽,鱼鸟镜中藏。

我自携焦尾,君能泛羽觞。菖蒲时共挹,坐久转清凉。

5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