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淮南

作者:李涉(唐代)

汉使征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

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72

诗文译文

汉使征兵诏未休,

两行旌旆接扬州。

试上高楼望春色,

一年风景尽堪愁。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汉朝的使者奉命募兵的情景。使者的任务是征集兵员,但是征兵的诏令仍未停息。旌旗和军队的行列一直延伸到了扬州。诗人登上高楼,试图俯瞰春天的景色,然而一年的风景已经完全变成了令人悲伤的景象。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战争和使者的无情现实。诗人通过对壮丽的旌旗和军队行列的描绘,展示了征兵活动的庞大和严峻。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和痛苦,而是通过对春天景色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人登上高楼,试图从高处来看望春天的美景,然而他所见到的却是一年四季都被战争所蒙蔽的景象,这让他感到无尽的悲伤。整首诗通过对军事和自然景色的对比,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但通过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活的破坏。它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衬托,强调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伤。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和人类命运的脆弱。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其他诗经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 其一

作者:薛瑄(明代)

秋日王屋道中五首 其一,明代,薛瑄,

崎岖连日太行中,王屋名存县已空。济水难寻潜地脉,天坛遥见出云峰。

黄花夹道开清露,红树漫山醉晚风。处处登高重回首,客怀秋思浩无穷。

56

即目二首 其一

即目二首 其一,近现代,李达,

岁晚山犹绿,飞来碧继翁。翁应爱葱茜,我自有灵通。

戢翼聊投木,翻身即没空。谁能问此意,不住去匆匆。

50

宝应杂诗 其四

宝应杂诗 其四,明代,吴与弼,

隐几焚香罢,巡檐待月来。客怀不落莫,诗兴颇悠哉。

处世怜无赖,为儒愧匪才。先师去日远,蒙吝藉谁开。

7

减字木兰花

作者:蔡伸(宋代)

减字木兰花,宋代,蔡伸,

初用乐
彤庭龙尾。礼备天颜知有喜。九奏初传。耳冷人间十七年。
盈成持守。仁德如春渐九有。三辅名州。好整笙歌结胜游。

68

述怀诗

作者:张载(魏晋)

述怀诗,魏晋,张载,

跋涉山川,千里告辞。杨了哭歧,墨氏感丝。云乖雨绝,心乎怆而。

63

观花

作者:陆游(宋代)

观花,宋代,陆游,

我游西川醉千场,万花成围柳著行。红锦地衣舞霓裳,翠裙绣袂天宝妆。

清歌一发无留觞,袅袅馀声萦杏梁。黄金络马照路光,自护羃䍦观海棠。

搜奇选胜日夜忙,不惟燕宫碧鸡坊。暮归奚奴负锦囊,路人争看放翁狂。

25

登石室饭僧诗

登石室饭僧诗,南北朝,谢灵运,

迎旭凌绝嶝。

映泫归溆浦。

钻燧断山木。

掩岸墐石户。

结架非丹甍。

藉田资宿莽。

同游息心客。

暧然若可睹。

清霄扬浮烟。

空林响法鼓。

忘怀狎鸥{鱼攸}。

摄生驯兕虎。

望岭眷灵鹫。

延心念净土。

若乘四等观。

永拔三界苦。

32

寄茅山孙炼师

寄茅山孙炼师,唐代,李德裕,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

9

送杨中允宰常熟

作者:胡宿(宋代)

送杨中允宰常熟,宋代,胡宿,

丹舸傍江浔,呕哑远橹音。新科持片玉,能政引孤琴。

美进宫坊秩,荣归里闬心。名参天下隽,歌著邑中黔。

地志连香径,家园带武林。吴山几屏秀,楚水一篙深。

晚鼓停馀叠,秋帆卧半阴。平时接方骥,后夜望横参。

陶菊何妨醉,江毫且剩吟。悠悠河上别,千里郁朋簪。

75

送郑五下第西归

作者:刘攽(宋代)

送郑五下第西归,宋代,刘攽,

万里河西路,怜君徒步归。游人并塞少,落叶待霜飞。

相得不恨晚,知音深谓稀。壮心须慷慨,勿学泪沾衣。

29

从赵常德觅鼎帖

作者:赵蕃(宋代)

从赵常德觅鼎帖,宋代,赵蕃,

宇法微芒久失真,时闻鼎帖尚精神。小诗试向铃斋乞,近舍远求公勿嗔。

50

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

作者:刘敞(宋代)

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宋代,刘敞,

道悠寄先觉,神契无近知。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

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

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

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

58

以喜闻过墨赠吾婿郑纯父玸

作者:王迈(宋代)

以喜闻过墨赠吾婿郑纯父玸,宋代,王迈,

西蜀游文昌,赠我墨两个。墨上署嘉名,名曰喜闻过。

过失人谁无,刚褊柔易愞。众人巧自文,君子喜人告。

予性失之刚,所患在急躁。未尝不佩韦,因循及老大。

不能如师德,受人对面唾。至使巧宦徒,目为背时货。

子性失之柔,鲜有特立操。嗜欲微萌芽,左右纷投好。

不能如乖崖,按剑警坐卧。中心欠所主,恐似风摇纛。

乃翁匹前修,德行圭中瑁。承家合有人,前猷宜久蹈。

贤母慈且严,熊胆亲调和。养志最为难,家声出堂奥。

吾女正抱疴,朝夕烦拊劳。要相敬如宾,毋纵欲长傲。

女亦尝闻诗,绿衣戒颠倒。候其疾之瘳,蘋蘩能采芼。

内行傥不愆,事业当远到。贤者后必昌,积善天所报。

持墨为子箴,进德谨勿惰。墨卿子良师,莫被渠看破。

82

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其二

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 其二,宋代,范纯仁,

宠荣踰分自颠跻,珍重高人早拂衣。山郡经时无好客,铃斋终日敞閒扉。

琼瑶获报欣情重,酒醴将诚愧物微。道义充盈文笔健,应容残朽再亲依。

93

永安再见裴材山人二首 其二

永安再见裴材山人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未到君家兴已阑,浮山十里望青山。梅花正似山阴雪,却棹孤舟夜半还。

24

会霜晴诗 其二

作者:陈深(宋代)

会霜晴诗 其二,宋代,陈深,

朝暾上高树,雾卷海天遥。劲气乘寒凝,严威见日销。

钟清出远寺,马滑恐危桥。稍逼南枝暖,疏花破寂寥。

21

句,宋代,俞希孟,

若把东闽比西洛,可将陈紫敌姚黄。

23

寿史相

作者:陈郁(宋代)

寿史相,宋代,陈郁,

松高当日庆生申,先占韶光恰一旬。

勋业已追□伊佐,文章独造孟轲醇。

千龄

8

谢李兵部诗

作者:蒋堂(宋代)

谢李兵部诗,宋代,蒋堂,

黄菌诞丘园,灵贶贲醴泉。至和非我召,美化自公宣。

秀色邻三径,幽光被一廛。时髦秉笔者,为我列群编。

31

十绝为亚卿作 其五

作者:韩驹(宋代)

十绝为亚卿作 其五,宋代,韩驹,

君住江滨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

9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