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雪

不随晴野尽,独向深松积。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92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描述了雪在松树下落下的美丽场景。诗人通过描绘雪花不会因为晴朗的天气而消失,而是在松树下积累,形成一幅美丽而寂静的景象。作者通过雪花与松树结合,表达了寒冷季节的宁静和美丽。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词句描绘了冬天松树下的雪景,通过寥寥数语展现出了静谧和美丽。诗中使用了“不随晴野尽”和“独向深松积”来描述雪花的特点,表达了雪花的坚韧和寂静。接着,诗人用“落照入寒光”来形容夕阳的余辉映照在雪上,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一句“偏能伴幽寂”则点明了雪花与松树的关系,雪花使松树的枝叶更加幽静和寥寥。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冬天雪景的深情和赞美,给读者留下了一幅静谧美丽的画面。

司空曙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其他诗经

灵岩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

灵岩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宋代,释仁钦,

万象森罗古此峰,传来几世朗公容。知音会遇无先后,今日依前旧日踪。

24

与拔可别后却寄

作者:林旭(清代)

与拔可别后却寄,清代,林旭,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陆沈。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

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11

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元代,宫天挺,

第一折

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后患,天下把这姓刘的捉拿。有一人春陵乡白水村姓刘,名秀,字文叔。不敢呼为刘文叔,改名为金和秀才。他常从我为兄相待,近日在下村李二公庄上,闲攀话饮酒。想汉朝以来,

【仙吕】【点绛唇】开创高皇,上天责降,萧丞相、韩信、张良。自平帝生王莽。

【混江龙】自从夏桀将禹丧,独夫殷纣灭成汤。丕显立吊民伐罪,丕承立守绪成王。刚四十垂拱严郎朝彩风,弟五辈巡狩湘流中淹杀昭王。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帏幄,竭力疆场。百十万阵,三五千场,满身矢簇,遍体金疮,尸横草野,鸦啄人肠。未曾立两行墨迹在史书中,却早卧一丘新土在芒山上。咱人这富贵如蜗牛角半痕涎沫,功名似飞萤尾一点光芒。

【油葫芦】刘文叔相期何故爽?一会家白暗想,怎生来今日晚了时光?他则在鱼州揽住收罾网。酒旗摇处沽村酿,畅情时酌一壶,开怀时饮几觞。知他是暮年间身死中年间丧,醉不到三万六千场。

【天下乐】则愿的王新室官家寿命长。我这里斟量,有个意况。体乾坤姓正的由他姓王。他夺厂呵夺汉朝,篡了呵篡了汉邦,到与俺闲人每留下醉乡。

【那吒令】则咱这醉眼觑世界,不悠悠荡荡。则咱这醉眼觑日月,不来来往往。则咱这醉眼觑富贵,不劳劳穰穰。咱醉眼宽似沧海中,咱醉眼竟高似青霄上,咱醉眼不识个宇宙洪荒。

【鹊踏枝】他笑咱唱的来不依腔,舞的来煞颠狂,俺不比您名皱定眉儿别是天堂。富汉每喝菜汤穿粗衣朴裳,有一日泼家私似狗令羊肠。

【寄生草】我比他吃茶饭知个饥饱,我比他穿衣服知个暖凉。酒添的神气能荣旺,饭装的皮袋偏肥胖,衣穿的寒暑难侵傍。看谁人省悟是谁痴,怕不凤凰飞在梧桐上。

【六幺序】您将他称赏,把他赞奖。那厮则是火避苛虎,当道豺狼。咱人但晓三章,但识斟量,忠孝贤良,但似严光,怎肯受王新室紫绶金章?时史令鬼眼通身眼,有多少马壮人强,改年建号时间旺,夺了刘家朝典,夺了汉世封疆。

【幺篇】遍端详,那厮模佯,休紧休忙。等那穹苍,到那时光,汉室忠良,议论商量。引领刀枪,撞入门墙,拖下龙床,脱了衣裳,木驴牵将,闹市云阳,手脚舒长,六道长丁钉上。咱大家看一场。不争你动起刀枪,天下荒荒,正应道龙门鱼伤,尽乾坤一片青罗网。咱人逃出大纛高张,您汉家枝叶合兴旺,见放着天天摧地搭,国破家亡。

【后庭花】你道我瓦盆儿丑看相,磁瓯儿少意况。强如这惹祸患黄金盏,招灾殃碧玉觞。玉斝内饮琼浆,耳边傍音嘹亮,绛纱笼银烛光。列金钗十二行,裙摇的琼珮响,步金莲罗袜香。娇滴滴宫样妆,玉纤纤手内将。黄金盏盏面上,关埋伏闹隐藏。

【青哥儿】那里面暗隐着风波、风波千丈,你说波使磁瓯的有甚灾伤?我醉了呵东倒西歪尽不妨。我若烂醉在村乡,着李二公扶将到茅舍茅堂。靠瓮牖蓬窗,新苇席清凉,旧木枕边厢,袒脱下衣裳,放散诞心肠,任百事无妨。倒大来免虑忘忧,纳被蒙头,任意番身。强如您宰相侯王,遭断没属官象牙床,泥金坑。

【赚煞尾】平地上窝弓,水面上张罗,扯扭谁想村寻相访?鸿鹄志飞腾天一方,拣深山旷野潜藏。莫行唐,蓦岭登岗,拽着个钝木斧、击着条系麻绳、携着条旧担杖。我则待驾孤舟荡漾,趁五湖烟浪,望七里滩头、轻舟短棹、簑笠纶竿,一钩香饵钓斜阳。

第二折

【越调】【斗鹌鹑】我把这蔓笠做交游,簑衣为伴侣,这蔓笠避了些冷雾寒烟,簑衣遮了些斜风细雨。看红鸳戏波面千层,喜白鹭顶风丝一缕。白日坐一襟芳草裀,晚来宿中间茅苫屋。想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紫花儿】您道我不达时务,我是个避世严陵,钓几尾漏网的游鱼。怎禁四蹄玉兔,三足金乌。子细踌躇,观了些成败兴亡阅了些今古,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昨日个虎踞在咸阳,今日早鹿走姑苏。

【金蕉叶】七里滩从来是祖居,十辈儿不知祸福。常绕定滩头景物,我若是不做官一世儿平生愿足。

【调笑令】巴到日暮,看天隅,见隐隐残霞三四缕。钓的这锦鳞来满向篮中贮,正是收纶罢钓渔父。那的是江上晚来堪画处,抖擞着绿蓑归去。

【鬼三台】休停住,疾回去,不去呵枉惹的我讹言讹语。回奏与您汉銮舆,休着俺闲人受苦。皂朝靴紧行拘我二足,纱幞头带着掐我额颅。我手执的是斑竹纶竿,谁秉得你花纹象笏?

【秃厮儿】您那有荣辱襕袍靴笏,不如俺无拘束新酒活鱼,青山绿水开画图。玉带上挂金负,都是嚣虚。

【圣药王】我在这水国居,乐有余。你问我弃高官不做待闲居。重呵止不过请些俸禄,轻呵但抹着灭了九族。不用一封天子诏贤书,回去也不是护身符。

【麻郎儿】我尽说与你肺腹,我共您銮舆,俺两个常绕着南刚酒卢,醉酩酊不能家去。

【幺篇】俺是酒徒醉余睡处,又无甚花毡绣褥。我布袍袖将他盖覆,常与我席头儿多处。

【络丝娘】倒两个醉廛市同眠抵足,我怎去他手里三叩头扬尘拜舞?我说来的言词你寄将去,休忘了我-句。

【尾】说与你刘文叔,有分付处别处分付。我不做官呵,有甚么没发付您那襕袍靴笏?我则知十年前共饮的旧知交,谁认的甚么中兴汉光武!

第三折

自从与刘文叔酌别之后,又经十年光景。他如今做了中兴皇帝,宣命我两三次,我不肯做官。您不知国家兴废!汉家公卿笑子陵,子陵还笑汉公卿。一竿七里滩头竹,钓出千秋万古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贫道之风,山高水长。主人宣命我两次三回,我不肯去。则做那布衣之交,时作一书来请命我。好一个圣明的皇帝,能昭千叶为之光,克除祸乱为之武。休说君臣相待,则做个朋友相看,也索礼当一贺。

【正宫】【端正好】高祖般性宽洪,义帝般心明圣,可知汉业中兴。为我不从丹诏修书请,更道违宣命。

【滚绣球】严子陵,莫不忒煞逞?我是个道人家动不如静。休!休!我今番索通个人情,便索登,远路程,怎禁他礼节相敬,岂辞劳鞍马前行。不免的手攀明月来天阙,我则索袖挽清风入帝京,怎得消停。

【倘秀才】来了我呵鸥鹭在滩头失惊,不见我呵渔父在矶台漫等。来了我呵钓台上青苔即渐生。这其间柴门静悄悄,茅舍冷清清,料应!

【滚绣球】柴门知他扃也不扃?人笑却足应也那不应?荒疏了俺那柳阴花径,有宾朋来呵淮人出户相迎?到初更酒半醒,猛想起故园景,忽然感怀诗兴,对蓬窗斜月似挑灯。香馥馥暗香浮动梅摇影。疏刺剌翠色相交竹弄声,感旧伤情。

【倘秀才】见旗帜上月华日精,唬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滚绣球】折銮驾却是应也不应?布民人却是惊也不惊?更做道一人有庆,汉君王真恁地将銮驾别无处施呈。他出郭迎,俺旧伴等,待刚来我根前显耀他帝王的权柄,和俺钓鱼人莫不两国相争。齐臻臻戈殳镫棒当头摆,明晃晃武士金瓜夹路行,我怎敢冲撞朝廷。

【倘秀才】他往常穿一领粗布袍被我常扯的扁襟旦领,他如今穿着领柘黄袍我若是轻抹着该多大来罪名。我则似那草店上相逢时那个身命,便和您,叙交情,做听那伴等。

【滚绣球】投至得帝业兴,家业成,四边平静,经了几千场虎斗龙争。则为我交契情,我费打听,到处里曾问遍庶民百姓,最显的是暮秋霜气岩凝。都说你须知复汉功臣力,不及泥田一片冰,端的是鬼怕神惊。

【脱布衫】则为你般调人两字功名,躯荣人半世浮生。-个楚霸王拔山举鼎,乌江岸剑抹了咽颈。

【小梁州】都则为耻向东吴再起兵,那其间也汉高祖功成。道贼王莽篡了龙廷,有真命,文叔再中兴。

【幺篇】贫道暗暗心内自思省,建武十三年八月期程,王新室有百万兵,困你在昆阳阵。那其间醉魂也半轮明月,觉来时,依旧照茅亭。

【耍孩儿】自古兴亡成败皆前定,若是你不患难如何得太平?自从祖公公昔日陷彭城,真乃是死里逃生。不龙吟怎得真龙显?不发黑如何得晓日明?虽然你心明圣,若不是云台上英雄并力,你独自个孤掌难鸣。

【煞】为民的乐业在家内居,为农的欣然在垄上耕。从你为君,社稷安,盗贼息,狼烟静。九层春露都恩到,两鬓秋霜何星星?百姓每家家庆,庆道是民安国泰,法正官清。

【三】休将闲事争提,莫将席面冷,磁瓯瓦钵似南阳兴。若相逢个饮空归去,我怕听阳关第四声。你把这瓮内酒休教剩,我若不令十分酩酊,怎解咱数载离情。

【四】你也不是我的君,我也不是你的卿,咱两个一樽酒罢先言定。若你万圣主今夜还得去,我便七里滩途程来日登。又不曾更了名姓,你则是十年前沾酒刘秀,我则是七卫滩垂钓的严陵。

【尾】您每朝聚九卿,你须当起五更,去得迟呵着那两班文武在丹墀候等。俺出家来纳被蒙头,黑甜一枕,直睡到红日三竿犹兀自唤不的我醒。(下)

第四折

则想在昨却外相见之后,便指望便回俺那七里滩去天。不想今日又请我做拂尘筵席。

【双调】【新水令】屈恙着野人心直宣的我入宫来,笑刘文叔我似前是何相待。待刚来则是矜夸些金暇宁,显耀些玉楼台,末过足玉殿金阶。我住的草舍茅斋。比您不曾差犬役着万民羞。

【乔牌儿】辇路傍啄绿苔,猛然间那惊怪,元来是七里滩朱顶仙鹤在碧云间将雪翅开,他直飞到皇宫探我来。他为甚还闷在阑干外?是不是我的仙鹤?若是我的呵,则不肯来。和他那献果木猿猱也到来。我山野的心常布。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俺那七里滩好多好景致:麋鹿衔花,野猿献果。天灯自见,乌鹊报晓,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滴滴金】俺那里是猿猱会插手,仙鹤展翅,把人情都解,非浊骨与凡胎。我在绿柳堤边。红蓼滩头,白爇洲外,这其间鸥鹭疑猜。

【折桂令】疑猜我在钓鱼滩醉倒来回来,俺出家儿散诞心肠,放浪形骸。我把您上下君臣,非是严光,把您花白。为君的紧打并吞伏四海,为臣的紧铺劳日转千阶。我说与您听,我不人才。有那等不染尘埃,不识兴衰,靠岭偎崖,撒网担柴,寻觅将来,则那的便是人才。

敢也不敢?中也不中?我问你咱。

【乔牌儿】脚紧抬脚慢抬,一层迈两层迈上金阶。宫女将我忙从策,把严陵来休怪责。

【殿前欢】扶策的我步瑶阶,心怀七里濉钓鱼台。醉醺醺跳出龙门外,似草店上般东倒四歪,把我脑撺的抢将下米。这殿阁初兴盖,您君臣斗耍夸胸大,大古里是茅茨不剪,三尺台阶。

倘或间失手打破这盏儿呀,家里有几个七里滩赔得过?

【水仙子】我这里轻揎袍袖手舒开,满饮琼浆款落台。饮罢时放的稳忙加额,比俺那使磁瓯奸好不自在,怎如咱草店上倒开怀。不想阗是祸患,不知阗足利害,畅好拘束人也玳则筵歼。

【落梅风】我在江村里住,肚皮里饥上来,俺则有油盐和的半盏野菜。食鱼羹稻饭几曾卓器摆,几曾这般区区将将大惊小怪。

我则待回七里滩去。

【离亭宴煞】九经三史文书册,压着一千场国破山河改。富贵荣华,草介尘埃。唱道禄重官高,阗是祸害,凤阁龙楼,包着成败。您那里是舜殿尧阶,严光则是跳出了十万丈风波是非海。

正名刘文叔醉隐三家店

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71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其四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其四,宋代,王安石,

冠工新意斲檀栾,雾卷云烝久未乾。遗我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62

补乐歌十首。大夏

作者:元结(唐代)

补乐歌十首。大夏,唐代,元结,

(《大夏》,有夏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禹治水,
其功能大中国。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74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 其三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 其三,清代,全祖望,

澄湖旧足三河注,嘉泽谁将片石磨。忆昔置田驱积菶,于今抟土阏洪波。

饥金穰木原难料,堰废堤荒可奈何。夜向重霄觇月晕,神膏那得骤滂沱。

39

中书东厅十咏 其八 盆池

作者:韩琦(宋代)

中书东厅十咏 其八 盆池,宋代,韩琦,

圆沼泓登璧彩浮,萍新殊未覆游鯈。纤鳞不用时惊没,香饵虽投是直钩。

92

舟中望

作者:严羽(宋代)

舟中望,宋代,严羽,

日暮黄沙压岸平,江心风浪暗冥冥。南康一望何由到,愁杀舟中指落星。

85

陈太平挽诗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陈太平挽诗 其一,宋代,韩淲,

相业冰溪望,明公实妙年。方看回旧观,乃复閟新阡。

才学时争美,声华士更传。发扬文正谥,尤动九重天。

65

余伯皋过南剑兼寄郑伯明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余伯皋过南剑兼寄郑伯明 其一,宋代,韩淲,

南剑溪头黯淡滩,山城五月水声寒。凝香应更解悬榻,席上郑虔同此欢。

71

万里桥

万里桥,宋代,吕大防,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堤平。拿舟直入修篁里,坐听风湍澈骨清。

76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一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其一,宋代,林若存,

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正涂日以荒,良心日以坏。

天不产斯人,吾道将畴赖。

72

历溪书事五首 其二 蓍椟

历溪书事五首 其二 蓍椟,元代,揭祐民,

宝蓍藏椟中,不用亦持敬。愿作长生龟,相守尽性命。

58

哭四明宋廷臣推官

哭四明宋廷臣推官,元代,丁鹤年,

甬东郭外为邻住,湖北城中值宦游。直拟千回同一日,那知一别竟千秋。

96

立秋夜听秋声

立秋夜听秋声,明代,李延兴,

漠漠微云生晓阴,满庭虚籁薄霜林。有声元在无声里,听到无声思转深。

47

南楼 其二

南楼 其二,明代,文徵明,

西山开晚霁,返照落窗中。岁事收残雪,生涯入断鸿。

寒多裘失重,愁剧酒无功。零落双桐树,萧萧不受风。

2

潇湘八景 其四 远浦归帆

潇湘八景 其四 远浦归帆,明代,卢龙云,

松径因回岸,茅斋对夕阳。双双翔鹳鹤,片片乱帆樯。

候已乘风便,心宁怯路长。柴门当半掩,波静舣归航。

1

耻若闻十慧龙诸子入山

耻若闻十慧龙诸子入山,明代,释函可,

山前大路久荒芜,况复连绵雨雪铺。莫道有邻寒始见,长松顽石尽吾徒。

66

怀友 其一

作者:张弼(明代)

怀友 其一,明代,张弼,

懒展残编倚小窗,竹风洒面睡魔降。怀人应是人怀我,目断蘼芜燕子双。

80

枕上默诵中庸稍悟一书大旨喜而赋此

枕上默诵中庸稍悟一书大旨喜而赋此,明代,吴与弼,

句习章燖几十年,其于统会每茫然。一朝似得优游力,击节深叹圣嗣贤。

1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