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作者:戎昱(唐代)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64

诗文译文

江干入夜杵声秋,

夜晚江畔传来捣米的声音,它在秋天显得特别明显,

百尺疏桐挂斗牛。

高耸入云的桐树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

思苦自看明月苦,

思考自己的痛苦,看着明亮的月亮会感到苦闷,

人愁不是月华愁。

人之所以忧愁,并不是因为月光本身的愁苦。

诗文简析

诗词《秋月(一作江城秋夜)》表达了秋天的宁静与寂寥,以及人与月亮的情感对比。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江城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表达人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孤寂和忧伤。

诗中的江干入夜杵声秋一句,通过描写捣米的声音,提醒人们秋天已经来临,夜晚的寂静中透露出一丝深沉。

百尺疏桐挂斗牛一句描绘了高大的桐树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宁静的氛围。

思苦自看明月苦一句把人的思考痛苦与看月亮的苦闷进行对比,给人一种无法摆脱痛苦的感受。

人愁不是月华愁一句则直接表达了人之所以忧愁,并不是因为月光本身的愁苦,而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寂寥,同时通过对人与月亮的对比,展现出人的情感与痛苦。诗中的意象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其他诗经

蜂课蜜和议戍,志德人之赔款也

蜂课蜜和议戍,志德人之赔款也,近现代,金天羽,

蜂课蜜,课蜜输香国。当初猎艳摧花丛,花粉狼藉随东风。

香桃瘦损棠梨泣,紫罗兰小矜标格。蛛萦花片蝶黏香,姹紫嫣红半萧瑟。

高张十万护花铃,羯鼓春雷打未停。酿得春阴如酿蜜,绿章夜奏告行成。

行成几日商量妥,花里擒王兵已挫。问君何物媚花神,还种花田供蜜课。

故园依旧开蜂房,蜜脾乍满蜂颠狂。厚颜芳杜倾朝醑,蠲忿萱苏闹晚妆。

由来崖蜜多风味,紫燕黄鹏并欢喜。乌劝提壶为饷耕,虫呜促织思兵篚。

细腰宫里露桃开,岁岁花农进蜜材。口蜜终须防腹剑,妒花风起骇兵来。

从知贡祸防轻起,虱蠹花心蜂有尾。金缯流涕说和戎,虫天亦有伤心史。

73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幽居弄

作者:顾况(唐代)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幽居弄,唐代,顾况,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扣商占角两三声,
洞户谿窗一冥寂。独去沧洲无四邻,身婴世网此何身。
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江南山里人。

7

山窗杂诗 其二

山窗杂诗 其二,宋代,李叔与,

一样春风到町畦,物成春亦不能齐。过篱新笋贪成竹,不管同根未脱泥。

43

河铭

作者:李尤(两汉)

河铭,两汉,李尤,

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诸侯,会于孟津。

鱼入王舟,乃往尅殷。大汉承绪,怀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16

七谏 其五 自悲

七谏 其五 自悲,两汉,东方朔,

居愁勤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身被疾而不閒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余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沾衿。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闻南藩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49

寿阳还与亲故别诗

寿阳还与亲故别诗,南北朝,吴均,

故人来送别,帐酒临行阡。露繁秋色慢,气怆蟪声煎。

雁渡章华国,叶乱洞庭天。复有向隅泪,中肠皆涕涟。

但愿千丈松,结景云之峰。山高日华早,枝多风彩重。

我还爱芳杜,群住揖骊龙。

51

五言 其八

作者:吕岩(唐代)

五言 其八,唐代,吕岩,

我悟长生理,太阳伏太阴。离宫生白玉,坎户产黄金。

要主君臣义,须存子母心。九重神室内,虎啸与龙吟。

73

竹,唐代,张南史,

竹,竹。披山,连谷。出东南,殊草木。叶细枝劲,
霜停露宿。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天风乍起争韵,
池水相涵更绿。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70

诗偈 其一三六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三六,唐代,庞蕴,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竟随无相得。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15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唐代,冯延巳,

秣陵江上多离别,

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

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向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11

咏鹤 其五

作者:张嵲(宋代)

咏鹤 其五,宋代,张嵲,

千年一度复来归,城郭何人识令威。当日荣华竟谁是,祗应皆作路尘飞。

73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三

作者:刘攽(宋代)

韩康公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刘攽,

乘舆锡临吊,朝士盛班辞。笳鼓千人仗,辒辌数仞旗。

坏梁萧画在,藏壑说舟移。无复龙渊剑,空传禹甸诗。

19

寄张四

作者:刘攽(宋代)

寄张四,宋代,刘攽,

天下风尘日可叹,岂惟西域与南蛮。举世相争蜗角里,此身无事马蹄间。

力耕可以得饱食,从仕于今真厚颜。相劝休官勿待漏,卜居终近虎丘山。

11

七夕

七夕,宋代,钱惟演,

紫天银水渡辛夷,藻帐雕屏解佩时。

金朔窗中窥阿母,小姑堂上忆兰芝。

初宵已有穿针乐,欲曙还成弄杼悲。

若比人间更肠断,万重云浪寄微辞。

67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作者:徐玑(宋代)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宋代,徐玑,

焚罢南坡藁,星华按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尤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会待忠诚。

85

赠周可竹

赠周可竹,宋代,朱晞颜,

凋丧兵戈后,清淳簿领前。老将琴作伴,閒与酒为年。

俗眼多嗔白,君心独守玄。惟应松下客,相见故依然。

38

寓兴十首 其五

寓兴十首 其五,宋代,张至龙,

种鞠一百丛,九月开盈枝。莫言无好花,好花开较迟。

35

句 其一

作者:徐俯(宋代)

句 其一,宋代,徐俯,

平生功名心,夜窗短檠灯。

82

月夜偶成示翟公巽二首 其二

月夜偶成示翟公巽二首 其二,宋代,慕容彦逢,

非关色相与声闻,此意如何举似君。真马不须鞭影露,本来谁道有迷云。

22

亚尹黄侯虑囚温处婺三州

亚尹黄侯虑囚温处婺三州,宋代,戴表元,

金华瑰秀抵仙都,雁宕石门天下无。眼见朱幡出云雾,手提丹笔洗焦枯。

海鱼味爽休多食,岭马程艰合缓驱。定有车前投贽者,幅巾麻褐是真儒。

9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