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作者:李益(唐代)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82

诗文译文

苍崖抱寒泉,已经照洞金碧辉煌。

潜鳞怀孕明暗,山灵隐秘深奥意义。

前峰多么诡异,千变万化整天晚上。

松老风容易悲伤,山秋云更白。

所以人城中官吏,五里仙雾隔。

口感简琼瑶,英声金石铿锵。

麻烦你竟然来问,问我这是什么去。

我就协助及时处理,书寄往飞翅。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大国本多人,荆岑没有留下和氏璧。

高网弥八方,皇图表明四周。

各种材料已经通畅,但我在荒野。

贵没有自身名义,轻视有区中服役。

匆匆百年内,隆隆千虑强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还为客。

旧国家不能回家,风尘满田野。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其他诗经

雁来红

雁来红,清代,项茧章,

已著西风又著霜,耐寒犹作女儿妆。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89

【越调】寨儿令 戒嫖荡

【越调】寨儿令 戒嫖荡,元代,刘庭信,

撅丁威凛凛,鸨儿恶哏哏,摇撼的个寨儿吸淋淋。着你遍体参参,冷汗浸浸,

手儿脚儿立钦钦。怕不出落着凤枕鸳衾,包藏着摘胆剜心。学调雏黄口岑,初

出帐小哥婪。怎当地,风月担儿沉。

没算当,不斟量,舒着乐心钻套项。今日东墙,明日西厢,着你当不过连珠

箭急三枪。鼻凹里抹上些砂糖,舌尖上送与些丁香。假若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

铁肩膀。也擦磨成,风月担儿疮。

双寻蝎,两头蛇,比虔婆狠毒犹较些。若论蛇蝎,尚有潜蛰,不似你娘风

火性不曾绝。一觅的乱棒胡茄,只办的架扌鬲拦截。着你打罗的脚趔趄,推磨的

不宁贴,生压的风月担儿折。

沉点点,冷丁丁,铁套杆磨儿不甚轻。意里曾评,端的实曾,钱买不的半分

儿情。丽春园惯战的苏卿,识破了豫章城豹子双生。有新油来的红闷棍,恰撅下

的陷人坑,怎敢将风月担儿争?

搭扶定推磨杆,寻思了两三番,把郎君几曾是人也似看。只争不背上驮鞍,

口内衔环,脖项上把套头栓。咫尺的月缺花残,滴溜着枕剩衾寒。早回头寻个破

绽,没忽的得些空闲,荒撇下风月担儿走。

身子纤,话儿甜,曲躬躬半弯罗袜尖。统镘忄来タ,爱钱娘严,着你便积里

渐里病恹恹。肉鳔胶把虫只难粘,镩钩子将野味难ㄎ。火烧残桑木剑,水淹湿纸

糊锨,砍的这风月担儿两头尖。

初见咱。话儿搀,怎当他蜜钵也似口儿甜甘甘。短命那堪,妆点得缄,岩眉

淡扫月初三。乌云斜坠金簪,露栈胸半袒春衫。咱心中犹未敢,他赤紧的眼先

馋,不由人将风月担儿担。

拖汉精,陷人坑,纸汤瓶撞破个空藏瓶。可怜苏卿,不识双生,将一座太行

山错认做豫章城。柳隆卿引着火穷兵,俊撅丁劫着座空营,达达搜没半星,罟罟

翅赤零丁,舍性命把风月担儿争。

呆小姐,悔难迭,正撞着有钱的壁虱亻来。屎虼螂推车,饿老鸱拿蛇,甚的

是羊背皮马腰截?屁则声乐器刁决,颓厮财礼全别。精屁眼打响铁,披芦藤把

狗儿牵者,大拜门将风月担儿赊。

情意牵,使嫌钱,论风流几曾识窑变。一缕顽涎,几句狂言,又无三四只贩

茶船。俏冤家暗约虚传,狠虔婆实插昏拳。羊尾子相古弄,假意儿厮缠绵,急切

里到不的风月担儿边。

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瑶琴,若提着娶呵我的碜。一去无音,那里荒淫,抛闪

我到如今。他咱行无意留心,咱他行白甚情深。则不如把花笺糊了线贴,裁罗帕

补了鸳衾,剪下的青丝发换了钢针。

知你下手迟,显的我负心痴,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各办心机,各使虚脾,

一个胜一个亏。爱钱娘不问高低,有情人岂辨虚实。将棠梨作醋梨,认王魁作冯

魁,得便宜翻做落便宜。

闷懊恼,自量度,千不合万不合我做的错。百媚千娆,末尾三稍,眼挫里吃

单交。羊触藩如漆如胶,鸡肋情难舍难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砖儿何厚?瓦

儿何薄?怎下的寻酸枣了甜桃?

夜未央,步回廊,春宵画堂更漏长。花压东墙,灯晃纱窗,和月下西厢。在

碧桃花下成双。胜芙蓉帐底乘凉。裙拖环佩响,风送麝兰香,荒拿住玉玎档。良

夜深,漏初沉,可人憎把咱别样禁。揉损衣襟,不藉寒衾,鸳枕上凤鸾吟。钏玲

珑摇响黄金,髻松斜坠琼簪。喘吁吁娇滴滴,香馥馥汗浸浸,参露滴牡丹心。

51

【南吕】金字经 一更无事坐

作者:王玠(元代)

【南吕】金字经 一更无事坐,元代,王玠,

一更无事坐灵台,塞兑垂帘八面开。开,清风入户来。调真息,冲和气自回。

二更天静玩真空,八极无尘月正中。中,西来一意通。金炉内,霞光透鼎红。

三更鸡叫一阳生,月落寒潭斗柄横。横,泥斗海底惊。三车转,黄河水倒行。

四更北斗西南看,火运周天透玉关。关,龙吟虎啸间。神丹结,通身彻骨寒。

五更五气总朝元,种出黄金七朵莲。莲,花开带露鲜。天门破,神光照大千。

46

题驺虞图

作者:王翰(唐代)

题驺虞图,唐代,王翰,

阳翟山前洛水滨,驺虞瑞世自惊人。珠玑落纸矜能赋,金碧争辉看写真。

猛气折冲风淅沥,素毛抖擞雪精神。适来拜赐端门下,他日披观胜凤麟。

46

赏梨花命妓行酒歌词为赋此

作者:郑洪(宋代)

赏梨花命妓行酒歌词为赋此,宋代,郑洪,

潇洒东阑一树春,雪肤冰骨月精神。朝云著处迷诗梦,暮雨来时想玉人。

华屋洗妆歌小小,银瓶推枕唤真真。紫微阁下繁华处,芍药荼蘼总后尘。

52

送僧之雪峰

送僧之雪峰,宋代,释普度,

南山鳖鼻死多时,何苦崎岖要觅伊。

无底篮儿收拾得,不妨挑取杖头归。

85

客意

客意,元代,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53

题筠轩

题筠轩,元代,丁鹤年,

种竹绕前楹,年深劲节成。薄云通雨气,清夜动秋声。

鱼豕空遗简,鸾凰合度笙。往来三径熟,不负岁寒盟。

55

湖上晚步

作者:释英(元代)

湖上晚步,元代,释英,

画桡归去歇笙箫,水影山光共寂寥。一叟相逢双鬓雪,向人犹自话前朝。

98

春夜曲

作者:赵雍(元代)

春夜曲,元代,赵雍,

去年美人未还家,绿窗青春桃始花。桃花今年只依旧,美人别后长咨嗟。

芳心欲传向谁愬,卷却罗袖弹琵琶。琵琶声哀思欲绝,衣上啼痕几时灭。

共君别久胡不来,菱花宝镜生尘埃。君隔扬子江,妾居黄金台。

台虽高,望无极,人万里兮天咫尺。春水绿波春草碧,来鱼去雁无消息。

日既暮兮月色寒,相思如梦彫朱颜。青灯炯炯照不寐,揽衣起坐空愁叹。

97

雪夜宿楞伽寺 其一

雪夜宿楞伽寺 其一,明代,文徵明,

朝泛石湖雪,暮宿楞伽云。山空夜寒重,对酒不能醺。

三更山月高,起视皓无垠。水天相映射,气色凌氤氲。

增辉岩壑姿,灭没鸥鹭群。亦知光景殊,照灼难为分。

有如开玉府,圭璧罗缤纷。时于万木末,瞥见飘佩雰。

山僧事茗设,扫积供殷勤。勌来支石鼎,自束松枝焚。

龛灯落残烬,宝垆断馀熏。还怜江梅色,玉瘦冰肌皲。

45

示从弟桥三首 其二

作者:卢楠(明代)

示从弟桥三首 其二,明代,卢楠,

吾家白玉树,璀璨已横枝。尽可参霄汉,莫教伤别离。

2

题维摩庵

作者:周诗(明代)

题维摩庵,明代,周诗,

白云藏古寺,钟磬出东林。殿覆千年树,台封百尺阴。

一灯悬慧照,片月见禅心。愿受维摩戒,空山理梵音。

33

采蜜

采蜜,明代,释函可,

深山有君臣,大义不敢忘。枯木以为国,百花以为粮。

何以服其众,无毒者为王。王居必有台,众游必有方。

朝出暮乃归,一心无别肠。自谓可无患,世事固难量。

烈炬何方来,举国纷仓皇。兴亡掌一反,倏忽无遗良。

物类虽甚微,性命关上苍。区区口腹欲,无乃太惨伤。

尔蜂亦何愚,蓄积召祸殃。

43

林张何诸生先后过访既而别去

林张何诸生先后过访既而别去,明代,陈宪章,

春水江门一叶舟,几人来此看垂钩。

浮云一散无踪迹,飞尽桃花江水流。

77

曹太史席上二咏 其二 舞

曹太史席上二咏 其二 舞,明代,张元凯,

矜娇顾影盼双蛾,尚怯当场掩袖罗。不赴襄王梦行雨,却随学士舞回波。

85

郊居二首 其二

郊居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不畏灞陵尉,田间每夜行。狂歌逢楚士,长啸忆嵇生。

带月穿游屐,携花插酒铛。春来常是醉,无暇访君平。

89

题二乔观书图 其一

作者:郑真(明代)

题二乔观书图 其一,明代,郑真,

粉袖春纤露笋芽,瑶编舒卷向窗纱。古来女宠存龟鉴,国色娉婷莫自夸。

6

流河道中

流河道中,明代,吴维岳,

垂绶出都门,经旬傍水村。新蝉风乍应,高树荫初繁。

月与飞帆伴,津无候吏存。讵知行路里,翻得一逃喧。

75

狭原洪氏

狭原洪氏,明代,吴与弼,

芒鞋又作葛天民,童冠追随五六人。绿树池塘投辖处,梅花如雪昼如春。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