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十四山东游(一作山人东游)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

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

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

送君都门野,饮我林中樽。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踟蹰欲何赠,空是平生言。

62

诗文赏析

送别李十四去山东游(另有别称:山人去东游)

圣朝中有一位遗逸之士,冒着生命之危险前去拜访至尊。这不是为了贪图显赫和宠爱,而是发誓要拯救被匆匆遗忘的人民。权贵们并非容易接近,而他将上书递交禁门。他高唱长安的酒歌,愤恨之情无法消化。突然有一位客人来到河洛地区,与那些安静而深思熟虑的人交流。他在纠缠世务中一再发现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这就是修炼仙丹时魂魄的寄托。他离开东部游历,前往梁楚地区,那里有许多繁盛之地。他以高远的言论打动了侯伯们,卸去了尘埃和喧嚣的心情。送别好友去城门外的草原上,与他共饮林中的酒。我站在马上眺望东方之道,白云填满了梁园。我犹豫不决该以什么作为礼物,只能用平常的言辞为他送别。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朋友李十四出发去山东游的作品。诗中表达了韦应物为了救助民众,不畏权贵、追求荣华富贵的决心和愤懑之情。深沉,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友情与无助的情感。整首诗用词平实,意境恢宏,既表达了人民苦难之处,又流露出抒写者的抒情,赋予了他希望和力量,具有一定的鼓舞作用。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其他诗经

臣恭和御制晚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天威臣无任战惧俟罪之至

臣恭和御制晚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天威臣无任战惧俟罪之至,宋代,周必大,

宸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

41

题共閒亭五首 其五

题共閒亭五首 其五,宋代,姜特立,

竞前正作蚁旋磨,逐物方知鹊失真。安得此身随杖屦,却来堂上作閒人。

24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近来时

【般涉调】耍孩儿 借马近来时,元代,马致远,

借马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是"他人弓莫挽,他人

马休骑。"

【六】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溅起泥。这马知人文,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飏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44

【大石调】初生月儿

【大石调】初生月儿,元代,未知作者,

初生月儿悬太虚,恰似嫦娥鬓上梳,冰轮未满羡叹处。漫长吁,离恨苦,冷

清清凤只鸾孤。

初生月儿一半弯,那一半团圆直恁难,雕鞍去后何日还?捱更阑,淹泪眼,

虚檐外凭损阑干。

初生月儿明处少,又被浮云遮蔽了,香消烛灭人静悄。夜迢迢,难睡着,窗

儿外雨打芭蕉。

初生月儿一似弓,梦里相逢恩爱同,觉来时锦被一半空。去无踪,难再逢,

窗儿外烛影摇红。

93

送诸骏男之蜀

送诸骏男之蜀,清代,屈大均,

从今泪应竹枝歌,秋夜猿声三峡多。况复峨嵋一片月,飞来飞去奈君何。

79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十四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其十四,近现代,刘雄,

彩笺尺素掌重摩,惆怅温馨可奈何?宛转歌喉屏际度,轻扬舞袖梦中过。

情如太上忘方好,痴比长康恨自多。想见梨花千树底,他时执手对梨涡。

93

赠王弘远

作者:曹摅(魏晋)

赠王弘远,魏晋,曹摅,

道贵无名。

德尚寡欲。

俗牧其华。

我执其朴。

人取其荣。

余守其辱。

穷巷湫隘。

环堵浅局。

肩墙弗暨。

茅室不刘。

潦必陵阶。

雨则浸桷。

仰惧濡首。

俯惟涂足。

妻孥之陋。

如彼隶仆。

布裳不袵。

韦带三续。

将乘白驹。

归于空谷。

隐士良苦。

乐哉势族。

30

柏塔寺 其九 原上寺

作者:王翰(唐代)

柏塔寺 其九 原上寺,唐代,王翰,

高原古刹四无邻,水石清幽洗毒尘。林下诵经翻贝叶,篱边扫雪折霜筠。

风回峻岭猿声响,雨过沿溪虎迹新。护国招提有真印,参禅应现宰官身。

1

诗二首

作者:郭震(唐代)

诗二首,唐代,郭震,

流落天涯怀海涯,旧山终日恨归迟。

思量却得蹉跎力,会尽人间一肚皮。

26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辞三首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游春辞三首,唐代,令狐楚,

晚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65

八赤舟中东芗林 其三

八赤舟中东芗林 其三,清代,全祖望,

鲒埼亭下户长扃,未死心犹在六经。但使稍能窥坠绪,馀生不敢叹沉冥。

95

闻雁

作者:严羽(宋代)

闻雁,宋代,严羽,

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声兼边哨苦,影落楚云长。

此夜头堪白,他山叶又黄。年年洞庭浪,飘泊更无行。

38

五言小诗三首 其三

作者:朱松(宋代)

五言小诗三首 其三,宋代,朱松,

牛归坡草煖,船系岸花零。白堕尊同卧,黄昏月照醒。

40

上清储祥宫

上清储祥宫,宋代,蒋之奇,

万计损珠宝,千章列栋楹。秋毫思颊挫,不日庆釐成。

青简流芳远,丹书霈泽倾。袖人罔恫怨,道路沸欢声。

92

杂感 其三

作者:鲁铎(明代)

杂感 其三,明代,鲁铎,

端居有所思,所思在长安。冉冉岁云暮,梦想接容颜。

缄书不我遗,怅此别恨端。徙倚向幽独,喟然伤心肝。

1

具瞻图

作者:卢宁(明代)

具瞻图,明代,卢宁,

偶解青条出禁宫,剑翎铁石俨升中。高虚已脱斯人网,搏击真称盖世雄。

众小未须干气象,群分聊得望巃嵷。奋身电掣晴霄上,披拂红霞凌景风。

27

送友人还乡

作者:章懋(明代)

送友人还乡,明代,章懋,

东风送客都门外,祖道纷纷集冠盖。仗剑樽酒惜解携,长歌激烈心感慨。

江南二月春融融,画桥烟柳颦新黛。万里风波一棹归,停桡时听莺声碎。

故园回首别经年,匡庐山色青青在。多君自是尚书孙,旧业箕裘莫轻废。

人生功名须壮时,驹隙光阴不相待。早修六翮奋秋空,肯随斥鴳蓬蒿内。

交亲不用嗟别离,看花有约重相会。纵横礼乐策三千,明年独向丹墀对。

64

孙氏更造八里桥

孙氏更造八里桥,明代,吴与弼,

八里新更通济名,乃知仁者用心宏。谁人更续生生德,好共千秋万载馨。

7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九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九,明代,王廷陈,

梧宫肆诘辨,齐楚兵始连。弦高犒晋师,郑国赖以全。

齐乐不可犯,范昭知有贤。谁云制胜术,乃在樽俎间。

君子慎几微,祸福基一言。覆水各自流,事去诚可怜。

52

旅怀

旅怀,明代,梁以壮,

如何为客泪,一一逐啼乌。闾久无人倚,庭空仗弟趋。

寄书劳楚驿,得梦语奚奴。慎莫多霜雪,貂裘敝五湖。

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