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
登上沣山对着明月,
向孔谏议寄去思念。
尽管我们的处境迥异,
明亮的月光依然知晓心情。
在宫宴上,无意间扭头回望,
发现我默然静坐的身影。
阳台懒散,独自面朝寒塞,
世事虚幻空虚,沉闷且迟钝。
享受春日里的华服,秋风裁剪锦缎绸罗,
九重重重的秋石斑斓起伏。
礼部官阁朝廷的荣华新岁子,
羽林射殿梅花香宫殿罗。
尽管天神的工艺多数已经穷竭,
但我们依然延续肃宁故园的遗索。
长长的地道,直达紧禁之中,
城池的疆界就此开始画上细缘。
神龙四海聚首,紫色嘴唇亲吻,双凤一起,
红脸脸愉快地对峙。
志向高远的士人能不奋发激昂,
遭遇罪恶的团体又何尽种种凶险。
黄龙经过鲧井荒凉之地,
百工就能依凭桃李花朵繁荣。
艰难的旅途,让徒步的人作为宦游,
我新的篇章与受宠的王公相适应。
夜风暂时停止呼啸,月光从阶梯再次普照。
寄语沣山,我们将在朝朝的相会,
你们真正明白我对许言的思恋。
寻觅师长的灵墓,百次痛切仍刺心,
黎明前残破尖叫阵阵响起。
回归我的阁楼,摒弃政事之外的吟唱,
挂上幕帘,默念神猿咒语。
在昏暗的林中,我们共同领悟龙的神秘变化,
轻烟自照,回声响彻大山之巅。
我的魂魄四散,飘落北陆仲冬草地,
我的遗言杂乱无章,传奇于纷扰的世间。
古匣里金镂花纹华丽如华丽风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中篇无意许回望,黯然我悉喧尘客。
阳台懒独向寒塞,世事虚空闷且拙。
丹阙春裁锦缠罗,九重秋石翠流波。
应门朝谢新琼瑞,射殿梅宫压雁罗。
天将神工穷继缁,还同续肃房遗索。
隧道接于氛围禁,限城始于远标悬。
黑龙四合紫吻吻,双凤一分红脸脸。
志士岂不志冯唐,遭逢恶聚何森森。
一峰经过鲧舂漠,百工便凭桃李春。
恶路徒艰作宦游,新篇相适动宾鲸。
夜风乍来应动息,残月次阶长复悬。
寄语沣上朝朝会,诚知却忆许言淫。
灵茔百寻思痛切,曙郊角砾啸悲旋。
归阁收吟时政外,悬帱冥祝神工玆。
昏林共悟龙麟变,轻烟自照喧岩巅。
余魄飞芳天北陆,遗音咽杂世中舶。
古匣金镂华犀囊,时特分明似华风。
【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中篇无意许回望,黯然我悉喧尘客。
阳台懒独向寒塞,世事虚空闷且拙。
丹阙春裁锦缠罗,九重秋石翠流波。
应门朝谢新琼瑞,射殿梅宫压雁罗。
天将神工穷继缁,还同续肃房遗索。
隧道接于氛围禁,限城始于远标悬。
黑龙四合紫吻吻,双凤一分红脸脸。
志士岂不志冯唐,遭逢恶聚何森森。
一峰经过鲧舂漠,百工便凭桃李春。
恶路徒艰作宦游,新篇相适动宾鲸。
夜风乍来应动息,残月次阶长复悬。
寄语沣上朝朝会,诚知却忆许言淫。
灵茔百寻思痛切,曙郊角砾啸悲旋。
归阁收吟时政外,悬帱冥祝神工玆。
昏林共悟龙麟变,轻烟自照喧岩巅。
余魄飞芳天北陆,遗音咽杂世中舶。
古匣金镂华犀囊,时特分明似华风。
【】
登上沣山对着明月,
向孔谏议寄去思念。
尽管我们的处境迥异,
明亮的月光依然知晓心情。
在宫宴上,无意间扭头回望,
发现我默然静坐的身影。
阳台懒散,独自面朝寒塞,
世事虚幻空虚,沉闷且迟钝。
享受春日里的华服,秋风裁剪锦缎绸罗,
九重重重的秋石斑斓起伏。
礼部官阁朝廷的荣华新岁子,
羽林射殿梅花香宫殿罗。
尽管天神的工艺多数已经穷竭,
但我们依然延续肃宁故园的遗索。
长长的地道,直达紧禁之中,
城池的疆界就此开始画上细缘。
神龙四海聚首,紫色嘴唇亲吻,双凤一起,
红脸脸愉快地对峙。
志向高远的士人能不奋发激昂,
遭遇罪恶的团体又何尽种种凶险。
黄龙经过鲧井荒凉之地,
百工就能依凭桃李花朵繁荣。
艰难的旅途,让徒步的人作为宦游,
我新的篇章与受宠的王公相适应。
夜风暂时停止呼啸,月光从阶梯再次普照。
寄语沣山,我们将在朝朝的相会,
你们真正明白我对许言的思恋。
寻觅师长的灵墓,百次痛切仍刺心,
黎明前残破尖叫阵阵响起。
回归我的阁楼,摒弃政事之外的吟唱,
挂上幕帘,默念神猿咒语。
在昏暗的林中,我们共同领悟龙的神秘变化,
轻烟自照,回声响彻大山之巅。
我的魂魄四散,飘落北陆仲冬草地,
我的遗言杂乱无章,传奇于纷扰的世间。
古匣里金镂花纹华丽如华丽风: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薄薄酒二首,并引 其一,宋代,苏轼,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蹠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寻龙山纪游,近现代,刘雄,
蠹鱼生涯亦堪伤,左绵春色可断肠。力疾寻胜就山水,已见四野菜花黄。
小艇欹侧入溶洞,石壁嵚嵜出剑铓。移时舍舟即平地,石磴高下曲径长。
穿行颇觉折腰累,豁然开朗透天光。百舌竞春啼不住,日影筛金撒林篁。
拾级以登得古镇,具体而微民俗彰。传闻布景供戏剧,生世何殊戏一场。
山中石林称壮观,瑶草奇花共芬芳。虎踞龙蹲态各异,茧足未碍遍徜徉。
才探深谷名忘忧,又上高亭号望乡。俯瞰城郭小如丸,江流似带失洋洋。
我今客舍逾一纪,行年亦复四十强。百无一用更无成,蹉跎唯得两鬓霜。
转念蜉蝣在天地,何足芥蒂齐得丧。鼎鼎百年休自苦,有山便登水便航。
满江红·水满方塘,宋代,王千秋,
水满方塘,三日雨、晓来方足。阑干外、锦?初脱,新篁森玉。沃叶未乾鸠妇去,馀花时坠蜂儿逐。认去年、乳燕又双双,飞华屋。红豆恨,归谁促。青鸾梦,惊难续。想多情犹记,碧笺新曲。白发欺人虽已老,短襟搵黛存馀馥。且如今、一笑总休论,杯行速。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之 其二,宋代,朱松,
六年别故山,松竹故无恙。此身已天涯,飘走复何向。
清源老医师,砭偻出投杖。勿辞一往勤,挹彼上池涨。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荛子寝其下,山鸟栖其巅。匠石过不睨,生理得自全。
皮为野火烧,根为蝼蚁穿。空中不足恃,一朝踣而颠。
上有千岁藤,相依久缠绵。树犹不自保,尔藤何足怜。
伏中作二首 其一,宋代,孔武仲,
酷暑已旬日,薰炙势自如。昨夜得佳雨,新凉生太虚。
清风入窗牖,蚊蚋避衾幮。木末有劲气,淅淅如秋初。
稍见清泠池,幽香随芙蕖。三伏已过两,禦热沛有馀。
更得滂沱泽,大患自此除。中园有佳果,瓮面有浮蛆。
相过玩华月,北邻宁我疏。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三,宋代,程俱,
老鬓不重绿,衰颜时借红。药窥文武候,酒杂圣贤中。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