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杂歌三首

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王母摘桃海上还,

感之西过聊问讯。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

绿鬓萦云裾曳雾,双节飘飖下仙步。白日分明到世间,

碧空何处来时路。玉盘捧桃将献君,踟蹰未去留彩云。

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可怜穆满瑶池燕,

正值花开不得荐。花开子熟安可期,邂逅能当汉武时。

颜如芳华洁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虽留桃核桃有灵,

人间粪土种不生。由来在道岂在药,徒劳方士海上行。

掩扇一言相谢去,如烟非烟不知处。

金茎孤峙兮凌紫烟,汉宫美人望杳然。通天台上月初出,

承露盘中珠正圆。珠可饮,寿可永。武皇南面曙欲分,

从空下来玉杯冷。世间彩翠亦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

仙方称上药,静者服之常绰约。柏梁沉饮自伤神,

犹闻驻颜七十春。乃知甘醲皆是腐肠物,

独有淡泊之水能益人。千载金盘竟何处,

当时铸金恐不固。蔓草生来春复秋,碧天何言空坠露。

汉天子,观风自南国。浮舟大江屹不前,

蛟龙索斗风波黑。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

愕然观者千万众,举麾齐呼一矢中。死蛟浮出不复灵,

舳舻千里江水清。鼓鼙馀响数日在,天吴深入鱼鳖惊。

左有佽飞落霜翮,右有孤儿贯犀革。何为临深亲射蛟,

示威以夺诸侯魄。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猎书犹陈,

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

74

诗文译文

汉武帝喜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

王母摘桃海上返回,

感的西过姑且问。

想不想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盘旋。

绿鬓绕云襟拖着雾,双关节飘飘摇摇下仙步。

太阳分明到世间,

天空哪里来时路。

玉盘捧着桃将献上你,徘徊不去留下彩云。

海水桑田几乎反复,中间这桃四五成熟。

可怜穆满瑶池燕,

正值花开不能推荐。

花开子成熟安全可期,邂逅能在汉武帝时。

颜如芳华光洁如玉,心念我皇多嗜好。

虽然留在桃花核桃有灵,

人间粪土种不生。

由来在道难道在药,徒劳方士海上行为。

用扇子掩着一句相谢离开,像烟非烟不知处。

金茎孤对峙啊凌紫烟,汉代后宫美人望杳无音信。

通天台上个月刚出来,

承露盘中珍珠正圆形。

珠可以喝,寿命可以永远。

武皇南面亮想分,

从空中下来玉杯冷。

世间彩翡翠也作囊,八月一日仙人方。

仙方称上药,安静的人服的常苗条。

柏梁沉喝自伤精神,

还听说驻颜70春。

才知道甜多多都是烂肠物,

只有淡泊的水能够增加人。

千年金盘终于何处,

当时铸金恐怕不稳定。

蔓草生明年春天再秋天,碧天说什么空坠露。

汉天子,观察从南方。

驾船长江屹立不前,

蛟龙索斗风波黑。

春秋正在壮雄武才,弯弓大声浪连开。

惊愕地看的千万人,举旗齐呼一箭中。

死蛟浮出不再灵,

战船千里江水清。

鼓鼙余响几天在,天吴深入鱼鳖惊。

左边有做飞落霜翅膀,右边有婴儿穿犀牛皮。

为什么面临亲自射蛟,

示威以夺取诸侯魄。

威严可畏,皇帝可以尊。

平田校猎书还提出,

这一天从我为什么不说。

只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之后继承尊为武。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其他诗经

【仙吕】赏花时 卧枕着床染

【仙吕】赏花时 卧枕着床染,元代,未知作者,

卧枕着床染病疾,梦断魂劳怕饮食。不索请名医,沉吟了半日,这证候儿敢

跷蹊。

【幺】参的寒来恰禁起,忽的浑身如火气逼。厌的皱了双眉。豁的一会价精

细,烘的半晌又昏迷。

【煞尾】减精神,添憔悴,把我这瘦损庞儿整理。对着那镜儿里容颜不认得,

呆答孩转转猜疑。瘦腰围,宽尽罗衣,一日有两三次频将带缋儿移。觑了这淹尖

病体,比东阳无异,不似俺害相思出落与外人知。

只为多情忒俊雅,月下星前拖逗煞。掩映着牡丹花,潜潜等等,不见劣冤家。

【幺】今夜相逢打骂咱,忽见人来敢是他。只恐有争差,咨咨认了,正是那

娇娃。

【煞尾】悄悄吁,低低话,厮抽抒粘粘掐掐。终是女儿家不惯耍,庞儿不甚

挣达。透轻纱,双乳似白牙。插入胸前紧紧拿,光油油腻滑。颤巍巍拿罢,至今

犹自手儿麻。春夜深沉庭院幽,偷访吹箫鸾凤友。良月过南楼,昨宵许俺,今夜

结绸缪。

【幺】两处相思一样愁,及至相逢却害羞。则是性儿柔,百般哀告,腼腆不

抬头。

【煞尾】你温柔,咱清秀,本是一对儿风流配偶。咫尺相逢说上手,紧推辞

不肯成头。又不敢久迟留,只怕奶母追求。料想伊家不自由,空耽着闷忧。虚陪

了消瘦,不承望刚做了个口儿休。

97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71

物外杂题八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物外杂题八首 其一,宋代,陆游,

市墟沽斗酒,独酌复高歌。一笑语观者,比君更事多。

41

和赐瞿长史象牙笏韵

作者:王翰(唐代)

和赐瞿长史象牙笏韵,唐代,王翰,

周旋庭陛已多年,名器新颁秩九迁。价重一双和氏璧,赐同十万水衡钱。

摛辞每搢金坡下,对命高擎玉殿前。旧物青毡何足贵,好俱簪绶盛家传。

28

洪武戊寅予去官平陆有律诗二章曾录示宋广文至洪武辛巳告放归田里复赓前韵二首仍简宋广文 其二

作者:王翰(唐代)

洪武戊寅予去官平陆有律诗二章曾录示宋广文至洪武辛巳告放归田里复赓前韵二首仍简宋广文 其二,唐代,王翰,

三年奔走听朝鸡,谁料归来觅旧题。尘暗粉垣诗尚在,雨生苔藓径都迷。

天涯远见孤帆小,地底平铺万瓦低。何幸再同三二友,一樽聊为浣愁栖。

22

送德之提刑郎中赴广西

送德之提刑郎中赴广西,宋代,王安国,

天扶开宝至熙宁,和气薰蒸瘴疠停。五管闾阎如按堵,六朝仁圣喜祥刑。

欲推恩泽求肤使,果见谋猷简大庭。嗟我白头甘抱椠,看君归日上青冥。

87

忍辱仙人 妙用

忍辱仙人 妙用,元代,丘处机,

千古圣贤皆一轨。亘初得得从心起。除此逍遥安稳地。无馀理。自然消息恬然美。不在劳神并苦己。般般放下头头是。选甚花街并柳市。虚空体。本来一物无凝滞。

81

寄题月潭方丈

作者:张埴(宋代)

寄题月潭方丈,宋代,张埴,

嵩山古禅林,俯有潭一镜。

中涵片月朗,了了能见性。

月即是圆觉,潭即是清净。

清净而圆觉,何以得究竟。

鼻端一点白,而具法眼正。

指亡轮灭没,千江烟相映。

寒山叫不应,谁与足幽咏。

众生在黑劫,转脚成踏暝。

脱落众浊源,舞影秋夜静。

54

句 其八

作者:冯坦(宋代)

句 其八,宋代,冯坦,

无钱难得酒,有菊自开花。

62

南湖史君制暗香汤奇甚赋二绝求之 其一

作者:陈深(宋代)

南湖史君制暗香汤奇甚赋二绝求之 其一,宋代,陈深,

飞尽梅花重惜芳,仙房想像制新汤。犹疑清浅溪头汲,石鼎煎来水亦香。

93

次韵周景瑜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周景瑜,宋代,韩淲,

日日锄园净扫门,待寻幽草艺芳荪。秋花又满庭前树,浊酒閒开座上尊。

新事任从千百变,旧交才得两三番。凄凉北客溪南住,有句长吟莫厌繁。

67

人身

作者:韩淲(宋代)

人身,宋代,韩淲,

人身一饱百不忧,行住坐卧本何求。冷煖大冬与大夏,盛衰三春及三秋。

苍苍云山缓曳杖,茫茫烟水轻拿舟。喜怒哀乐在中节,生兮若浮死若休。

35

海棠

作者:李定(宋代)

海棠,宋代,李定,

青帝行春信自专,精心知向海棠偏。不沾工部风骚力,犹占句芒造化权。

倚槛半开红朵密,绕池初应翠枝连。谁人与拔栽琼苑,看与花王斗后先。

12

王圣美学士挽歌词

作者:陆佃(宋代)

王圣美学士挽歌词,宋代,陆佃,

使君政事与文章,忧患平生亦备尝。资善故人今白发,邯郸一梦已黄粱。

田园倚仗千株橘,花萼飘零一树棠。闻说异书奇字在,不妨分付与诸郎。

50

送乡人李元景归蜀

作者:韩驹(宋代)

送乡人李元景归蜀,宋代,韩驹,

问君游梁今几岁,归去聊为羡于计。入门四壁妻子空,恍若游仙堕尘世。

令兄文价如相如,世人但知千里驹。不知更有八百里,看取蹴蹋辞盐车。

11

和德新丈

和德新丈,元代,元好问,

二年老眼暗兵尘,今日逢君喜事新。结伴还乡有成约,不应先作北归人。

77

烟火戏

作者:瞿佑(明代)

烟火戏,明代,瞿佑,

天花无数月中开,五色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频作雨声来。

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迅雷。更漏已深人渐散,闹干挑得綵灯回。

49

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

作者:吴宽(明代)

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明代,吴宽,

篆法久欲绝,李公得真传。

近时乡先辈,仿佛如滕权。

昔为我题扁,握笔指腕悬。

顾盼张髯须,起立竦背肩。

俯仰为陈迹,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墙上蜗涎。

三字被侵蚀,黑騕犹高县。

海月夜照之,墨光却新鲜。

正如公性气,精悍老犹然。

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迹忍弃捐。

寿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镌。

庶几如坐对,仰面在屋椽。

40

乙未生日四首 其四

乙未生日四首 其四,明代,释函可,

是我何妨白昼过,匝天花雨亦蹉跎。江河易返春无脚,乌鹊难飞雉有罗。

努力烟云兼短褐,关心天地况长戈。亦知自古林林恨,一一酬他泪点多。

75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 其二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 其二,明代,钱谦贞,

松孤梅冷竹空虚,此地惟堪著老臞。守类宋株从笑拙,幽同齐谷合名愚。

乌瞻好屋犹将母,燕贺新堂亦引雏。富贵不来行乐耳,莫嫌三复咏山枢。

5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