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浩浩长安车马尘,
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
何事栽花误世人。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车马喧嚣的景象,以及春风吹送花粉的情景。诗人认为人们应该专注于追求内心的境界,而不应该沉迷于尘世之事,尤其是一些虚浮的事物,如栽培花卉。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追求真理和精神自由的向往,暗示了人们应该从纷繁复杂的世俗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尚的价值和境界。
1.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比长安繁忙的车马尘和春风吹送花粉的景象,突出了世俗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对立。长安的车马喧嚣象征着繁华世界的纷扰,而春风吹送的花粉则象征着纯净、自由和美好的精神追求。
2.对虚浮的批判:诗人在末句中表达了对于栽培花卉这种虚浮行为的批判。他认为这种行为是在误导人们,使他们迷失在世俗的琐碎中,从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追求。
3.内心追求的呼唤:诗人通过描绘浩浩长安车马尘和狂风吹送春花的景象,表达了对内心追求的渴望。他呼唤人们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迷惑,而是应该专注于内心的境界,追求真理、自由和精神的升华。
4.的启示:这首诗通过对世俗和精神追求的对比,提醒人们要警惕纷繁复杂的世俗诱惑,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追求高尚的品质。它呼唤人们摒弃浮华,寻找内心的栖息之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苦旱行,明代,区元晋,
祝融尸职待行云,亢阳遍野骄如焚。泉乾断涧青苗槁,日永黄尘白昼昏。
古来祈祷先六事,天远凭谁达帝阍。君不见十风五雨谷穰穰,粒米狼戾输太仓。
公家租毕庾有馀,鼓腹熙熙化日长。愿驱旱魃不为虐,早沛甘霖遍八方。
庆春泽,清代,陆求可,
短笛一声,残星几点,遥遥旅思难禁。落尽红衣,半篱丛菊堪寻。
烟鸿低度,绛河高泻,千家月下闻砧。长安行乐易蹉跎,愁到而今。
莼鲈正有思归兴,记斋东竹筱,一醉沉沉。惭愧依刘,随他坐啸行吟。
无情双燕抛人去,却才知、时节秋深。向床头、预检貂裘,细点黄金。
清辉殿观唐明皇山水石字歌,宋代,王琪,
皇家四叶恢圣功,天临日烛清华戎。
汉条静治洽柔教,老心稽古开神聪。
有唐英主称好文,仙毫洒落驱风云。
壮哉山水有奇字,焕乎八法存翠珉。
自从弃置咸阳道,藓驳烟滋委宫草。
天开神赞会休辰,甄收再作皇居宝。
如何沦弃三百春,迎逢睿鉴来紫宸。
奎鉤粲粲光华动,群玉森森气象新。
丹御春妍瑞霭深,文梁藻栋结芳林。
鸿翔凤翥径方丈,杯流泉湧蒙亲临。
鲰臣荣幸从金舆,鉤婉魂惊拭目初。
多惭揽笔非清藻,唯庆千龄际帝图。
水龙吟 夜晴,元代,丘处机,
夜晴寥廓初寒,淡天莹彻琉璃翠。无阴树下,长安楼上,月明风细。百祸潜销,万家同赏,一般清味。见金星朗朗,银河耿耿,交光灿,满天地。流转碧空如水。任纵横、略无凝滞。冲山拍海,倾光腾秀,绵绵吐瑞。达了从兹,宝瓶坚固,玉浆时泥。把衷情欲诉,何人会得,且陶陶醉。
次韵和慎詹事述上元宵会之欢寄诸同舍之什,宋代,杨亿,
休沐忻逢上元节,华堂高宴且盘桓。峨冠屡舞人多醉,刻烛狂吟夜向阑。
月上珠帘侵坐白,霜飞碧瓦透衣寒。铜壶漏彻东方曙,归骑纷纷未尽欢。
峡山,宋代,蒋之奇,
昨从浈阳来,暮过峡山寺。适闻新昌寇,道路传者沸。
余时不敢留,一苇翻然逝。虽经绝妙境,已负清幽意。
捲帘坐船,船极目望苍翠。有如逢珍宝,不暇贮箧笥。
又如过屠门,大嚼涎垂喙。每欲问其详,曾莫得图志。
道人山中来,为我谭一二。犀去金锁沈,猿归玉环坠。
赵胡垂钓石,岿然出江际。穆王双车辙,想像常按辔。
汉晋五仙人,曾骑五羊至。俊霭二禅师,神力与迎驭。
岧峣五岳塔,初自昆崙施。三祖石堪奇,僧粲尝所憩。
上方狮子台,下视见云气。异花成帐幄,红紫嫣然媚。
蒙茸绿崖草,茎叶相覆被。或黄如金钗,或白如珠珥。
造化穷天巧,肖像名殊异。梁间许浑诗,壁上李翱记。
但知考事迹,何暇评文字。清远中古宿,俯压南海澨。
退之贬潮阳,亦曾经此地。幢碎逢飓风,雷电助其势。
我来幸无恙,恬然不忧畏。祥飙送轻帆,默已荷神赐。
此归会有日,维舟就津次。当为小盘桓,历览尝夙志。
秋夜杂兴三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凉风起秋夜,露冷梧叶飞。棘林照熠耀,促织无停机。
窗前有孤鵩,鸣啸声譩譩。援琴鼓清商,哀怨凝金徽。
伯牙久不作,至音知者稀。徒令世俗耳,增此儿女悲。
弃置复弃置,明月斜侵帷。
世子和前韵有自顾不才惭锡土只缘多病欠朝天之句即席次韵,宋代,李思衍,
雨露汪洋普汉恩,凤衔丹诏出红云。拓开地角皆和气,净挟天河洗战尘。
尽道玺书十行下,胜如琴殿五弦薰。乾坤兼爱无南北,何患云雷复有屯。
答陈宗道见寄 其二,宋代,仇远,
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
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敢谓义熙馀,及见黄初体。
君閒耻食粟,我出惭为米。流品夐不同,黄河贯清济。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