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宝匣从此闲,朱弦谁复调。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21

诗文译文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

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宝匣从此闲,朱弦谁复调。

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诗文简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致敬西州李尚书与元武昌的旧友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友谊逝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赠琴的场景,表达了时代变迁和人事易逝的感慨。琴弦已经停止了奏响,再也听不到美妙的音乐了。曾经的友谊和忠诚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寂寞和悲伤。宝匣中的琴弦将会永远闲置,再也没有人弹奏了。诗人希望这些琴弦能够随着埋葬在地下的玉树一同消逝。

诗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友谊和光阴流逝的深切思考。通过琴弦作为象征,诗人将友谊和音乐相联系,抒发了对友谊逝去和时光不复的感伤之情。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绝弦时”、“双金报”、“挂剑悲”等,形象地描绘出了琴弦停止,友谊消逝的景象,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最后两句“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终结和消失的寄托,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深沉和悲凉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琴弦和友谊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友谊逝去的思考和感慨。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物事的变迁,以及对逝去时光和失去友谊的悲伤之情。刘禹锡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对友谊和岁月流逝的深切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其他诗经

喜晤王叔渊别驾即送其之沭阳

作者:曹俊(清代)

喜晤王叔渊别驾即送其之沭阳,清代,曹俊,

乱离同失路,异地忽相逢。执手垂清泪,关心非旧容。

话怜今日短,情苦往时浓。况又明朝别,愁难载酒从。

92

皇极殿成宴百官

皇极殿成宴百官,明代,凌义渠,

天心如再朗,岂乐万方同。俭德垂深永,慈情及耋童。

瑞分尧座膳,卑准夏王宫。听默辰居北,宣威日在东。

欣知早敛福,不觉叹成功。蓄荩诚靡极,明时许尽通。

70

海音诗

海音诗,清代,刘家谋,

草鸡长耳乱经年,饲鸭狂徒更可怜。君看纷纷群蚁斗,槐安一郡已骚然。

46

题自绘双八哥图

题自绘双八哥图,近现代,陈振家,

数汝禽中识语多,却忘珍贵自家歌。相逢此日各来兴,大展雄才喙对磨。

17

答张士然诗

作者:陆机(魏晋)

答张士然诗,魏晋,陆机,

洁身跻秘阁。秘馈峻且玄。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眠。

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逍遥春王圃。踯躅千畆田。

回渠绕曲陌。通波扶直阡。

嘉谷垂重颖。芳树发华颠。

余固水乡士。摠辔临清渊。

戚戚多远念。行行遂成篇。

72

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 其三

作者:刘跂(宋代)

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 其三,宋代,刘跂,

汶阳归客泪沾巾,莫厌伤多酒入唇。暂时相见还相送,水远山长愁杀人。

98

和刘守韵

作者:吴儆(宋代)

和刘守韵,宋代,吴儆,

使君元是一高僧,宿昔诗成自不禁。

便合元刘论伯仲,岂同郊岛费呻吟。

浮云出岫本无意,立雪齐腰谩觅心。

扫洒烟尘须博大,看看九虎下纶音。

38

送友人之延平

送友人之延平,明代,周是修,

别路三湘北,离人五岭西。成行愁夜雨,不寐听晨鸡。

弦奏添惆怅,壶觞益惨悽。江分吴地阔,山界楚天低。

潘岳尘应断,陶潜路岂迷。河阳花发遍,彭泽柳生齐。

藉藉征途语,萧萧去马嘶。晓亭连戍垒,春树暗蛮溪。

岸转杨梅落,林深谢豹啼。瓯闽王化远,望尔作云霓。

44

孤灯

孤灯,明代,释函可,

孤灯如鬼夜幽幽,白发频添照不休。最是愁人风雨后,一生心事五更头。

78

用陈敬所韵奉简董仲潜 其二

用陈敬所韵奉简董仲潜 其二,元代,唐桂芳,

求仙登上界,喝佛遍丛林。座上逡巡酒,窝中快活吟。

曾传丹化米,政用铁成金。卜筑南山道,都忘出处心。

62

同谢少南徐霖宴魏国东园四首 其二

同谢少南徐霖宴魏国东园四首 其二,明代,黄省曾,

九日王园燕,金风锦席飘。竹新三叠翠,花映百重娇。

丝柳牵游兴,鸾弦动赏谣。澄空生片月,为我作芳宵。

17

己未除夕

己未除夕,明代,释古邈,

草草年过三十馀,今宵又是一年除。浮沉底事堪谁论,落莫閒情亦自如。

城漏倚风催短腊,山光随雪到寒庐。频添榾柮拥炉坐,不觉钟声报晓初。

53

晚次狮石

晚次狮石,明代,邱云霄,

水宿栖岩际,乡心望斗横。船头鱼夜跳,江口雁南征。

为报村居近,遥传鸡犬声。孤怀愁不寐,秋意转分明。

82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 其七 芸窗诵读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 其七 芸窗诵读,明代,区元晋,

青编非剩语,糟粕有真腴。鞭策须常力,岁时可忽诸。

心穷千古上,灯继五更初。华国文章在,芸窗肯负儒。

11

小禺三集新篁次吴大司马

小禺三集新篁次吴大司马,明代,陈恭尹,

汗青犹可俟,荏苒夕阳西。高节含新箨,清风满旧溪。

扫阶林影薄,拂水翠云低。会入伶人采,凭添乐府题。

36

华亭杂感 其二

作者:元璟(清代)

华亭杂感 其二,清代,元璟,

不见风流柯九思,周郎词曲惯传奇。人情未必皆如此,吾道纷然孰可为。

蹋月偶寻黄犬冢,临波难辨赤乌碑。菊花亦似多愁物,一夕催人上鬓丝。

28

祠阙里雅

祠阙里雅,清代,李振裕,

太山岩岩,遐尔具瞻。登封受命,上帝是监。钟灵岱岳,笃生尼父。

大道昭明,炳然终古。于皇时清,继天立极。累洽重熙,与民休息。

苞蘖既除,干戈永戢。偃武觌文,风行四国。岁维甲子,历起上元。

翠华南指,旌轩八屯。秩祀东岳,礼举柴燔。俯临日观,旁瞩天门。

泰山之阳,曲阜之宅。万乘回銮,里门是式。奕奕本支,恭迎清跸。

升堂陟降,祀典攸秩。轩县辏矣,乐具奏矣。尊罍既陈,飨礼侑矣。

俎孔硕矣,天子献之。豆孔庶矣,天子荐之。祝史有辞,我皇黼藻。

曰万世师,揭此显号。华盖九斿,爰饰于庙。姬公孟子,亦越奠告。

皇曰噫嘻,相予肆祀。济济臣工,诜诜胄子。布席横经,披陈奥旨。

圜桥肃听,晬容有喜。陟彼泉林,厥流孔滮。维兹桧文,厥枝孔虬。

万年不凋,圣人所树。皇心愉愉,爰记爰赋。帝恩优渥,零露瀼瀼。

流根润叶,受祉无疆。匪曰赉之,孔氏之光。斯文丕显,邦家之庆。

泗水汤汤,孔林苍苍。文草灵蓍,辇路之旁。樵苏有禁,旧不逾顷。

今也廓之,数兼常等。奎画有炜,垂象神宫。取彼琬琰,是琢是砻。

丰碑百尺,崒嵂在东。历年亿万,与岱比崇。

维山有岱,维天有汉。皇德是峻,帝文是焕。大道彰矣,治化翔矣。

日月星辰,庆重光矣。

17

玄武湖

作者:曾极(宋代)

玄武湖,宋代,曾极,

当日湖光澈镜心,龙旗凤吹此登临。

而今铁马回旋地,斜照黄尘一尺深。

88

又用前韵送僧

又用前韵送僧,宋代,释慧空,

空王子,出空门,敏於选佛讷於言。

老少同科无异学,尽倾阿耨作词源。

龙虎榜,辉乾坤,一字元无作麼分。

汝见是汝为第一,我见是我作状元。

有惊群,有独脱,可中丹桂和根技。

把作枯柴灶里烧,谁能更著空王褐。

只如剑,成家活,不犯锋芒有生杀。

莫似章分句解徒,望却龙门头卉卉。

43

和庭佐弟韵

和庭佐弟韵,宋代,彭汝砺,

鸿雁飞云际,圭璋照座隅。喜心看欲雪,佳句续围炉。

萧洒开书帙,清狂泥酒壶。云霄非万里,行看步夷涂。

4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