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叹

作者:杜甫(唐代)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5

诗文简析

首联写自己的壮志早已衰退,年老白头而寄居他乡,抒发的是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颔联描写了诗人处于战乱之中,客居在外不能回乡的境况。

颈联中,诗人写处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归途中的老马望着关山而泣。诗人以“穷猿”、“老马”来比拟自己,表达了诗人处境穷困、有乡难回的哀伤之情,寓情于物,含蕴深沉。

尾联,诗人感叹当今的百姓难以过上武德至开元时期那样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对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作哀伤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希望国家兴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苍生的情怀。

诗文赏析

《有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叹息。

诗中的“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意味着诗人年少时的抱负和壮志已经逐渐消磨殆尽,他已经老去,寄居于尘世之中。这是对自己的无奈和失落的表达。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揭示了当时天下战乱不断,江东地区的游子还没有归来。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和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和忧虑。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描绘了贫穷的猿猴在雨雪中呼号,老马在险峻的关山上畏缩。这一句意味着自然界的艰难和残酷,与人们的遭遇相呼应。

最后两句“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失望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他认为即使有了政治的改革和新的朝代,但人民的痛苦和困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忧虑。通过描绘自然界的艰难和人们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整首味深长,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其他诗经

赠潘尼诗

作者:陆机(魏晋)

赠潘尼诗,魏晋,陆机,

水会于海。云翔于天。

道之所混。孰后孰先。

及子虽殊。同升太玄。

舍彼玄冕。袭此云冠。

遗情市朝。永志丘园。

静犹幽谷。动若挥兰。

52

于贾谧坐讲《汉书》诗

作者:潘岳(魏晋)

于贾谧坐讲《汉书》诗,魏晋,潘岳,

治道在儒,弘儒由人。显允鲁侯,文质彬彬。笔下摛藻,席上敷珍。

前疑既辨,旧史惟新。惟新尔史,既辨尔疑。延我寮友,讲此微辞。

5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爽气忽随秋露尽,但留陈迹在龟趺。

45

诗二首 其一

作者:董京(魏晋)

诗二首 其一,魏晋,董京,

乾道刚简。坤体敦密。茫茫太素。是则是述。末世流奔。以文代质。

悠悠世目。孰知其实。逝将去此至虚。归此自然之室。

32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六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六,清代,全祖望,

端州白石净于玉,端州锦石烂如云。黄冈十里皆石户,女郎亦参追琢勋。

99

解苍然亭

作者:张埴(宋代)

解苍然亭,宋代,张埴,

苍然亭下櫂歌声,十里重湖第一程。

岂要老来游汗漫,试扶孙去看升平。

晴空云退青山朗,晚渚风生白鸟轻。

历□旧游班目睫,日呼颖辈识经行。

15

小园桃熟

作者:张埴(宋代)

小园桃熟,宋代,张埴,

老子庐东信手栽,今经乱后实累累。天风暗拽云裳褪,晓日浓潮酒脸回。

向上可怜无佞处,从旁只恐有偷来。清晨笑摘枝头熟,且献千年王母杯。

15

杜鹃花 其一

作者:赵戣(宋代)

杜鹃花 其一,宋代,赵戣,

春山未有杜鹃啼,花发杜鹃知不知。寄语催归尽哀怨,莫将啼血污仙姿。

45

解语花(东湖赋莲后五日,双苞呈瑞。昌化史君持以见遗,因用时父韵)

解语花(东湖赋莲后五日,双苞呈瑞。昌化史君持以见遗,因用时父韵),宋代,赵以夫,

红香湿月,翠影停云,罗袜尘生步。并肩私语。知何事、暗遣玉容泣露。闲情最苦。任笑道、争妍似妒。倒银河,秋夜双星,不到佳期误。
拟把江妃共赋。当时携手,烟水深处。明珠溅雨。凝脂滑、洗出一番铅素。凭谁说与。莫便化、彩鸾飞去。待玉童,双节来迎,为作芙蓉主。

47

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祐闰十二月降德音

作者:岳珂(宋代)

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祐闰十二月降德音,宋代,岳珂,

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祐。粤从发覆额,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时方在宥。两宫俱万年,薄海同一候。

四时无札疠,仍岁称大有。布政具方策,诒谋谨封守。

中更继代三,更阅改年九。帝心思止当,休命侈诞受。

夫何迩年来,谴告颇辐凑。灾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

乌旸烁天地,蝗害遍田亩。饥氓腹□□,遗穗莽如帚。

莫量天降疵,但见證书咎。嗟予斗升□,滥此符竹剖。

眼看人阱崖,心愧吴父母。忽传一札下,取法四宗旧。

既叶天人助,复期风俗厚。熙陵道化盛,仁祖历年久。

华旦盛太平,中天开永阜。愿言缉熙袭,还见泰和又。

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桁杨空滞冤,缗庾释逋负。

无文祀咸秩,有颣网皆漏。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

先清塞壖尘,猩鼯尽惊走。次反沙碛庐,鸿雁悉驯揉。

三白在腊前,一雨见春后。星躔顺宣夜,潢池息白昼。

人心本易孚,天道常善救。是知天爱君,岂不公所覆。

刍荛志报上,一言发白兽。愿惟实德心,对此岁事首。

帝临心肯贰,俊吁贤必右。体兹生物心,持此经济手。

仁民始及物,育稼须去莠。一念端弗忘,九关真可扣。

补裳傥因线,纳约当自牖。不量疏远姿,尚可感通否。

葵倾久未降,芹献幸匪陋。輶轩应转闻,聊当小人缶。

67

偈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

偈二十七首 其二十一,宋代,释守净,

三十六旬穷此夕,定盘星上转风车。放开结角罗纹处,须信风流出当家。

14

瑞云堂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瑞云堂 其二,宋代,韩淲,

昏昏烟暖带芜城,画出僧坊一岸清。谁过桥来共幽讨,碧罗纹里小溪平。

58

登一杯亭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登一杯亭 其一,宋代,韩淲,

当年丞相一登临,酒畔峥嵘万古心。重整乾坤归庙社,却留岁月在山林。

荒寻野阁甘棠蔽,名占高台岘首深。见说治中新筑就,肯堂三叹有遗音。

5

枫桥寺小憩 其四

枫桥寺小憩 其四,宋代,程公许,

唐人旧吟处,古殿昼多阴。欲去有馀恋,片云飞碧岑。

28

谒侍郎李先生 其三

谒侍郎李先生 其三,宋代,程公许,

公归帝所斡钧衡,早为乾坤洗甲兵。第一人才须汲引,泰阶平待拔茅征。

91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宋代,释慧方,

文殊弹指,罔明出定。今日重新,打翻旧令。女子瞿昙,在我心镜。

41

佳人俩佩明月赠俞德章

佳人俩佩明月赠俞德章,宋代,敖陶孙,

佳人佩明月,笑语含春姿。

手握幽兰丛,照影沮汉湄。

少年治游子,行乐方及时。

折苕戏相赠,玉色頩自持。

归来种白璧,日沤文锦丝。

加幣俗聘君,常恐岁月迟。

终然不可谐,翕欻听所之。

愿言遗芗泽,远慰千里思。

87

出北关再以前韵作寄 其一

作者:程俱(宋代)

出北关再以前韵作寄 其一,宋代,程俱,

从公十日羁愁空,超然似欲忘途穷。神游八极共天乐,浮白不应嫌客恶。

中年偃蹇百无成,唯有见贤双眼青。狂歌时有眇道士,拟赋臞仙非长卿。

48

题叶翰林阅骏图

作者:程俱(宋代)

题叶翰林阅骏图,宋代,程俱,

叶公龙友天下才,当年麒麟天上来。儒童抱送太一况,下游阊阖观琼台。

高标故自赏神骏,肯使馀恨遗蒿莱。帝闲食粟几千驷,盛气勃郁驰天街。

稳衔金勒立仗下,俯视冀北皆驽骀。骊黄不来八龙远,尚有写照埋氛埃。

短屏高障久零落,意象崒嵂求其侪。收罗绝足共一处,引素便觉风沙开。

伟哉十马尽殊相,神物变化须风雷。腾骧振迅各有态,岂顾短脰空徘徊。

持缰顿辔者谁子,无复堕泪鸣声哀。刷燕秣越安足道,会逐衔烛西山颓。

其中一骥屹不动,尾垂青丝蹄卓锥。安知万里志未已,但见寂寞如寒灰。

龙眠老笔不再得,幻化百亿纷骊騧。郑生晚出擅图貌,盛名欲与曹韩偕。

肉身飞入九天去,清都楼观金崔嵬。玉花照夜不论价,想见火齐珊瑚堆。

只今此画已难致,肯戏秃笔沾残煤。千金市骨意不浅,对此慷慨伤虺尵。

100

写愤三首 其一

写愤三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

自许志颇大,频歌慷慨辞。攒眉无说处,仰面独行时。

豪杰心犹檗,生灵命若丝。当今欲平治,舍我则云谁。

7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