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斅伯伦。旧法依稀传自杜,
新方要妙得于陈。井泉王相资重九,麹糵精灵用上寅。
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常嫌竹叶犹凡浊,
始觉榴花不正真。瓮揭开时香酷烈,瓶封贮后味甘辛。
捧疑明水从空化,饮似阳和满腹春。色洞玉壶无表里,
光摇金醆有精神。能销忙事成闲事,转得忧人作乐人。
应是世间贤圣物,与君还往拟终身。
独醒从古笑灵均,
长醉如今斅伯伦。
旧法依稀传自杜,
新方要妙得于陈。
独醒从古笑灵均指自古以来,独自品酒者都以喜悦自得的态度对待酒。
长醉如今斅伯伦长时间的醉酒使我感到如同古代豪杰斅伯伦一样痛快。
旧法依稀传自杜指古代酿酒的方法受到杜康的影响。
新方要妙得于陈借陈酿的讲究,表示要学习新的酿酒方法,以便能够制作出更好的酒。
井泉王相资重九,
麹糵精灵用上寅。
酿糯岂劳炊范黍,
撇篘何假漉陶巾。
井泉王相资重九指井水和泉水是最好的原料,说明选料要重视。
麹糵精灵用上寅用麦麸和麸糵发酵酿酒最好。
酿糯岂劳炊范黍酿酒时不必费力煮熟糯米。
撇箘何假漉陶巾用漏桶过滤酒糟比用陶盆要好。
常嫌竹叶犹凡浊,
始觉榴花不正真。
瓮揭开时香酷烈,
瓶封贮后味甘辛。
常嫌竹叶犹凡浊常常嫌弃酒中的竹叶是普通浊酒的痕迹。
始觉榴花不正真初次尝到榴花酒的滋味,才觉得之前所尝之酒不正宗。
瓮揭开时香酷烈打开酒坛时,酒香扑鼻,使人兴奋。
瓶封贮后味甘辛封存后的酒味道更加醇厚,甜味和酸味交替。
捧疑明水从空化,
饮似阳和满腹春。
色洞玉壶无表里,
光摇金醆有精神。
捧疑明水从空化端起酒来,仿佛明水从虚空中凝聚而成。
饮似阳和满腹春喝酒如同阳光和春天一样温暖人心。
色洞玉壶无表里看酒杯透明如玉,没有内外之分。
光摇金醆有精神酒杯晃动,金黄的酒液显得活力十足。
能销忙事成闲事,
转得忧人作乐人。
应是世间贤圣物,
与君还往拟终身。
能销忙事成闲事饮酒能够使繁忙的事变得轻松,让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转得忧人作乐人能够转变一个人的忧愁,令其变得开心。
应是世间贤圣物表示酒是世间的珍宝。
与君还往拟终身与你一起享受酒的快乐,愿意与你共度余生。
整首诗以酒为主题,通过描写酿酒的方法器具和品尝酒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赞美。诗中所描述的酒具有神奇的魅力,能够让人忘却烦恼,变得开心愉快。诗人还通过与君一起品酒的意愿,表达了与心爱之人相伴一生的愿望。整体上,这首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读览体验。
《咏家酝十韵》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以咏酒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推崇。诗中出现了一些酿酒的方法和器具,以及品尝酒的感受,描绘了酒的美好和神奇之处。
独醒从古笑灵均,
长醉如今斅伯伦。
旧法依稀传自杜,
新方要妙得于陈。
独醒从古笑灵均:指自古以来,独自品酒者都以喜悦自得的态度对待酒。
长醉如今斅伯伦:长时间的醉酒使我感到如同古代豪杰斅伯伦一样痛快。
旧法依稀传自杜:指古代酿酒的方法受到杜康的影响。
新方要妙得于陈:借陈酿的讲究,表示要学习新的酿酒方法,以便能够制作出更好的酒。
井泉王相资重九,
麹糵精灵用上寅。
酿糯岂劳炊范黍,
撇篘何假漉陶巾。
井泉王相资重九:指井水和泉水是最好的原料,说明选料要重视。
麹糵精灵用上寅:用麦麸和麸糵发酵酿酒最好。
酿糯岂劳炊范黍:酿酒时不必费力煮熟糯米。
撇箘何假漉陶巾:用漏桶过滤酒糟比用陶盆要好。
常嫌竹叶犹凡浊,
始觉榴花不正真。
瓮揭开时香酷烈,
瓶封贮后味甘辛。
常嫌竹叶犹凡浊:常常嫌弃酒中的竹叶是普通浊酒的痕迹。
始觉榴花不正真:初次尝到榴花酒的滋味,才觉得之前所尝之酒不正宗。
瓮揭开时香酷烈:打开酒坛时,酒香扑鼻,使人兴奋。
瓶封贮后味甘辛:封存后的酒味道更加醇厚,甜味和酸味交替。
捧疑明水从空化,
饮似阳和满腹春。
色洞玉壶无表里,
光摇金醆有精神。
捧疑明水从空化:端起酒来,仿佛明水从虚空中凝聚而成。
饮似阳和满腹春:喝酒如同阳光和春天一样温暖人心。
色洞玉壶无表里:看酒杯透明如玉,没有内外之分。
光摇金醆有精神:酒杯晃动,金黄的酒液显得活力十足。
能销忙事成闲事,
转得忧人作乐人。
应是世间贤圣物,
与君还往拟终身。
能销忙事成闲事:饮酒能够使繁忙的事变得轻松,让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转得忧人作乐人:能够转变一个人的忧愁,令其变得开心。
应是世间贤圣物:表示酒是世间的珍宝。
与君还往拟终身:与你一起享受酒的快乐,愿意与你共度余生。
整首诗以酒为主题,通过描写酿酒的方法、器具和品尝酒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赞美。诗中所描述的酒具有神奇的魅力,能够让人忘却烦恼,变得开心愉快。诗人还通过与君一起品酒的意愿,表达了与心爱之人相伴一生的愿望。整体上,这首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读览体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双调】燕引雏 有感,元代,张可久,
有感
透闺阁,俏名儿都识郑元和。老来犹占排场坐,劝不的哥哥。无钱也怎过活?相识每嗑,推不动花磨。朱颜去了,还再来么?
西湖春晚
系吟船,西湖日日醉花边。倚门不见佳人面,梦断神仙。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花飞旧粉,苔长新钱。
别情
楚云深,花残月小夜沉沉。五人不见凄凉甚,往事沉吟。香寒茉莉簪,坐冷芙蓉枕,泪淡胭脂添。好因女子,愁似秋心。
分水道中
树槎牙,清溪九曲路三叉。相逢野老别无话,劝早还家。山翁两鬓花,题诗罢,看一幅天然画。炊烟茅舍,晴雪芦花。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韵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
百日归期恰及春,馀年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满江红 其六 和卢国华,宋代,辛弃疾,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
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小疾自警,宋代,陆游,
老来士弗强,举箸辄作病。造物盖警之,何啻三下令。
而我不自珍,若与疾竖竞。岂惟昧摄养,实亦阙忠敬。
颠踣乃自诒,何用死不瞑。自今师古训,念念贵清静。
羔豚昔所美,放斥如远佞。淖糜煮石泉,香饭炊瓦甑。
采蔬撷药苗,巾羃相照映。膨脝亦宜戒,仅饱勿惮剩。
隐书有至理,要使气常胜。因之戒友朋,苦语君试听。
甘竹滩鲥鱼歌示梁新谢天申黄文,清代,全祖望,
我闻甘竹滩,在昔本盗巢。三忠窃因之,思以延小朝。
其时赪尾愁,探丸惊周遭。清流无恬鳞,时物避腥涛。
太平踰百年,沧波亦逍遥。何况彼萑苻,有不化乐郊。
牧人梦繁殖,笙诗奏丰饶。相望海目山,比屋皆渔舠。
下滩与上滩,肥瘠各分曹。谁言风物异,颇不下金焦。
罛师乘急艇,来逐九江潮。为我细指语,其口中樱桃。
粉颊斯已劣,铁颊不待嘲。其要在护鳞,比之珍青瑶。
三眠杨柳枝,穿以入吾庖。烹之宜苦笋,下之宜新醪。
脍之尤绝佳,蝉翼轻云飘。乃知四腮鲈,未若兹堪豪。
老夫久病惫,染指破寂寥。以侑益智粽,爱其多芳膏。
诸生正格物,登堂纷诹咨。是鱼名氏多,五雅未尽釐。
在古本曰鯦,周公曾记之。在今或曰鰽,集韵足补遗。
唯鰽至以春,而鲥与夏期。一物分二候,变化成差池。
别字曰当冱,郭公笺可稽。又或但曰鲥,偏旁亦依希。
鄞人呼曰箭,方言更诡奇。在粤曰三鯠,其通为三鯬。
是亦见旧经,埤苍误为魾。自此更逆流,不越铜鼓西。
老夫一笑粲,洽闻良足资。惟是审名物,奚事细碎为。
由来磊落人,屑屑非所宜。溯侬年少时,虫鱼亦纷披。
近欲比罗硕,远将跨陆玑。年来百不能,冥心已嫌迟。
但当食蛤蜊,馀事安所知。遥望甘竹滩,罨网挂晴霓。
同邻几观中道家书画,宋代,刘敞,
宋公好古天下闻,法书奇画多求真。独将文雅遗后世,官虽贵达家尤贫。
近自唐室远及秦,上下略数千馀春。丹青翰墨著名者,一二收拾忘辛勤。
象贤济美声不坠,手泽钜细皆如新。朝廷交游累千百,未尝肯示寻常人。
蔡侯江翁与梅伯,于今磊落称绝伦。退朝相从得尽见,更觉清门无杂宾。
鉴微赏异极毫发,四座若获千金珍。往往发狂或大叫,咏诗落笔争纷纶。
我随众人久碌碌,学殖欲落衣生尘。愿登群玉探禹穴,不惮山海驰舟轮。
此君家近未宜后,率然欲往怀逡巡。淹留秖觉岁月老,复恐异物潜通神。
但传妙唱想绝迹,诵叹慷慨书搢绅。
念奴娇 其二 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宋代,韩玉,
有美如花客,容饰尚中州。玉京杳渺天际,与别几经秋。
家在金河堤畔,身寄白蘋洲末,南北两悠悠。休苦话萍梗,清泪已难收。
玉壶酒,倾潋滟,听君讴。伫云却月,新弄一曲洗人忧。
同是天涯沦落,何必平生相识,相见且迟留。明日征帆发,风月为君愁。
答汪桐阳所和觉衰四首 其一,宋代,朱晞颜,
朝看青如丝,暮看雪满颠。高堂几何人,掩镜悲徂年。
吾生亦何悲,所悲乃吾天。周公不我梦,楚凤犹高骞。
璠玙与钟鼎,事业将谁传。逝者信如斯,一白何由玄。
相期努筋力,犹有童心焉。
信阳军筵设乐口号二首 其二,宋代,毕仲游,
曾将行事著成书,前世尝闻近世无。帝阙天门辞禁近,蜀山秦塞任崎岖。
殿帷昔用书囊染,皮几今随道帽乌。忠孝成名生计懒,义田十顷近苏湖。
光庭得节同彦章置酒江亭作别,宋代,韩淲,
青山吴越晚潮天,领客登临合醉眠。且抱风流寻酒盏,更移襟度入诗编。
雁行未许归舟速,凤阙犹看使节旋。处士一星人物表,往来书剑本超然。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七,宋代,陆佃,
并骖鸾鹤下珍群,为爱诗人不避人。半醉奈何非李白,独醒愁杀是灵均。
空花在处黏成妄,草木何时鍊得真。顾我无心争彼此,即今开落任青春。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