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
垂櫎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
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
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
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
经秋复度春。
明亮的月光何其明媚,
洒下来照亮了床榻。
如同相思的夜晚,
我们知道共同的忧愁和悲伤。
芳华虽然不以容貌自豪,
霜露却不顾及人的遭遇。
你并非宛如青云般逝去,
飘泊的经历皆发生在秦地。
我持着一生的泪水,
经历秋天又度过春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郭小玉对丈夫葛沙门的思念之情。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床榻,诗人在这个夜晚感到与丈夫的相思之苦。他们都知道彼此共同的忧愁和悲伤。诗中提到芳华不以容貌自豪,指出了诗人对外貌的淡漠态度,而霜露则象征着世间的冷酷和无情。诗人认为丈夫并非像青云一样逝去,而是经历了飘泊的岁月,这里指的是丈夫在秦地的经历。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持有一生的泪水,经历了秋天的离别,却又迎来了春天的重逢。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明月的光辉照亮了诗人的床榻,引起了他对丈夫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中的相思之夜象征着两人的分离和思念,而共同的忧愁和悲伤则是两人心灵的纽带。诗人对外貌的淡漠态度与世俗相违背,强调了内心情感的重要性。霜露不怜人的比喻则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和冷漠。诗人认为丈夫并非消失不见,而是经历了一段飘泊的岁月,这种离散的经历使两人更加珍惜彼此的相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持有一生的泪水,经历了秋天的离别,却又迎来了春天的重逢,表现出对爱情坚持和执着的态度。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月光、相思、忧愁和离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意象和比喻手法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痴迷和坚守。整首诗平实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离别和重逢情感的优秀作品。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风流子 依韵答慕韩,清代,俞浚,
汝年才弱冠,怎挨得、如此冷生涯。想潘岳善愁,霜侵旅鬓,谢安高卧,月照庭罳。
问今日、几人怜白雪,谁个重乌衣。合浦明珠,终能遇主,荆山美璞,定必逢时。
从来英豪也,多穷困此际,再自沉思。待看名题雁塔,志遂鹏飞。
笑纷纭世态,真同幻影,寂寥词客,喜独扬眉。且守青毡旧业,莫负天知。
和王一樵九日书怀诗韵四首 其一,清代,刘天谊,
意气殊高百尺楼,如何未遂广寒游。局拳阆苑梯云手,感慨龙山落帽秋。
空抱壮怀篱下过,权将佳节醉中酬。可怜更有伤弓雁,折翅惊号芦荻洲。
【双调】新水令 闺情,元代,赵君祥,
枕痕一线玉生春,未惺忄眼波娇困。别离才几日,消瘦够十分。杜宇愁闻,
无端事系方寸。
【驻马听】寡宿孤辰,岁晚佳期犹未准。旧愁新恨,镜中眉黛镇常颦。一庭
芳草翠铺茵,半帘花雨红成阵。雨声潺,风力劲,韶华即渐消磨尽。
【乔牌儿】绣针儿怕待亲,腮斗儿粉香褪。莺慵燕懒清明近,把闲情相逗引。
【雁儿落】被儿冷龙涎不索薰,人儿远龟卦何须问?路儿阻鱼笺断往来,心
儿邪鹊语难凭信。
【得胜令】静团扇掩歌尘,碜可可罗帕渍啼痕。急煎煎永夜难成梦,孤
另另斜阳半掩门。打叠起殷勤,不索向心中印。折挫了精神,风流病不离身。
【甜水令】这些时情思昏沉,姻缘间阻,相思陡峻。楼上把阑凭,见了些水
绕愁城,树列愁帏,山排愁阵,几般儿对付离人。
【折桂令】楚阳台剩雨残,忘不了私语叮咛,往事纷纭。寂寞兰堂,萧条
锦瑟,孤负芳樽。金花诰七香车前程未稳,紫香囊五言诗旧物空存。醒也销魂,
醉也销魂。怯残春又是残春,怕黄昏又到黄昏。
【离亭宴歇指煞】多情较远天涯近,东皇易老芳菲尽。无言自忖,难改悔志
诚心,怎消磨生死誓?强打捱凄凉运。留连宋玉才,迷恋潘安俊。行思坐盹,免
不得侍儿嘲,遵不得严母训,顾不得傍人论。荣华自有时,恩爱终无分,枉了把
形骸病损。他谎话儿赚韩香,我痴心儿忆何粉。
江神子,宋代,辛弃疾,
宝钗飞凤鬓惊鸾。望重欢。水云宽。肠断新来,翠被□香残。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湘筠帘卷泪痕斑。珮声闲。玉垂环。个里温柔,容我老其间。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和李公择题相国寺坏壁山水歌,宋代,刘攽,
苍山本自千万丈,怪尔断落盈尺中。枯松挂崖正矫矫,白云出谷方溶溶。
忆昨高秋十日雨,百川涌溢腾蛟龙。丹青坏劫不可驻,金碧拂地俱成空。
人间流落万馀一,掇拾补缀几无从。当时画手合众妙,得此诚是第一工。
松阴行人何草草,秃帻小盖马色骢。长涂未竟不得息,啸歌正尔来悲风。
巨灵擘华疏黄河,夸娥移山开汉东。海波芥子互出没,大雄游戏神与通。
我今与君未尝觉,指视壁画将无同。新诗飘飘脱俗格,得閒会复来从容。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二首 其二,宋代,岳珂,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
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亨泉词,宋代,程公许,
有閟兮寒泉,运而往兮几何年。地灵兮启秀,不我后兮不我先。
川媚珠兮圆折,莲吐岫兮便娟。坤文郁兮瑞世,所思邈兮西都之虞渊。
芳至今兮未沫,世载英兮昌维。其已考槃兮山之阿,龟何以兮食只。
筑之垣兮登登,忽而凹兮窈而深。累甓兮寻丈,刳木兮虚心。
木为仁兮仁者静,水阂险兮中不失信。矧生数兮土以培,固受命兮独也正。
孰牖兮孰窒,孰导兮觱沸。否倾以亨兮繄所遭,余何丧兮何得。
美人兮委蛇,泂酌兮永歌。昔泥不食兮匪我吝,今渫可汲兮湛不波。
韦绝编兮堂上,晤三圣兮惝恍。有孚兮坎习,不穷兮井养。
消息兮盈虚,道之体兮易之象。沛吾辀兮八荒,志拯溺兮靡遑。
鸡鸣喈喈兮霜月晓,纷纭归梦兮殷辘轳之下银床。
万家兮渴饮,渺千里兮相望。猿奚悲兮鹤奚怨,旱欲霖兮川欲航。
功成兮不居,媲彼泉兮有常。缨可濯兮沧浪,鲤可羞兮汉之姜。
修绠兮汲古,涴新学兮肺肠。美人兮归何时,乐莫乐兮旧乡。
白马篇,明代,卢龙云,
白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仗剑去乡邑,结客多才贤。
名家推六郡,勇略冠三边。从军出陇右,应募赴河源。
长驱时自负,直捣每争先。胜算孙吴后,英声卫霍前。
横行绝沙漠,飞渡过祁连。旌旗摇汉月,笳鼓彻胡天。
久期清瀚海,时欲勒燕然。旋师歌入塞,奏捷颂甘泉。
岂慕山河赏,惟思竹帛传。国恩诚欲报,出门谢所牵。
丈夫志四海,岂私儿女怜。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