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怨诗

独眠虽已惯。

秋来只自愁。

火笼恒暖脚。

行障镇床头。

眉含黛俱敛。

啼将粉共流。

谁能无别恨。

唯守一空楼。

73

诗文译文

独眠虽已惯。

秋来只自愁。

火笼恒暖脚。

行障镇床头。

眉含黛俱敛。

啼将粉共流。

谁能无别恨。

唯守一空楼。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女子在秋天的寂寞和忧愁之情。她习惯了一个人独自入眠,但秋天的到来只让她更加感到孤独和忧伤。她用火笼保暖自己的双脚,隔开了外界的寒冷。行障则用来镇压床头的幻想和思绪。她的眉毛上画着深色的眉粉,因为她常常含泪而黛色和泪痕混合在一起。她的泪水和粉末一同流淌。她问谁能没有别离的痛苦,只能守在一个空荡荡的楼阁中。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秋天的心境,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诗中运用了寂寞、忧愁、火笼、行障、眉黛、啼泣等意象,以及对别离和空虚的思考,营造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首句“独眠虽已惯”,表明女子习惯了一个人独自入眠,暗示她的孤独感在平日已经形成习惯。接下来的“秋来只自愁”,通过季节的变迁,进一步加重了她的忧郁情绪,暗示着她内心的孤独感在秋天更加加深。

“火笼恒暖脚”和“行障镇床头”描绘了女子在寒冷的秋天通过火笼和行障来寻求温暖和安慰,但这种温暖和安慰只是暂时的,无法真正填补她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眉含黛俱敛”,揭示了女子含泪而黛色和泪痕混合在一起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她内心的忧伤和哀怨。最后两句“谁能无别恨,唯守一空楼”,表达了女子对别离的痛苦的思考,她感叹谁能没有别离之苦,唯有守在空荡荡的楼阁中。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沉郁和思索的感受。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其他诗经

宫词 其三十七

宫词 其三十七,唐代,花蕊夫人徐氏,

晓吹翩翩动翠旗,炉烟千叠瑞云飞。何人奏对偏移刻,御史天香隔绣衣。

81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 其二

作者:张嵲(宋代)

读赵飞燕外传杂诗七首 其二,宋代,张嵲,

九回沉水新为髻,故绣裙襦稳称身。祸水歘来漂燎火,知几唯有淖夫人。

99

将进酒

作者:杨慎(明代)

将进酒,明代,杨慎,

清酤如济,浊醪如河。君子有酒旨且多。我当起舞君当歌。

歌乌乌,舞傞傞,歌舞未终良夜过。我首既濡君颜酡,古称贤达日饮何。

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将进酒,杯行迟。主人且勿喧,君子有所思。

尧置中衢尊,文王法酒旗。共此融融欢,无愆抑抑仪。

今汝年寿等乔松,名与金石期。将进酒,酒且终。乐相乐,乐无穷。

40

送林茂才以材之澧州赴华阳王馆

送林茂才以材之澧州赴华阳王馆,明代,王世贞,

调笑辞蛮语,歌呼慕楚狂。青箱从建业,朱邸有华阳。

醴是贤王宠,兰为大国香。浮山与绣水,听汝贮奚囊。

18

【双调】夜行船 吊古

【双调】夜行船 吊古,元代,杨维桢,

霸业艰危,叹吴王端为。苎罗西子,倾城处,妆出捧心娇媚。奢侈,玉液金

茎,宝凤雕龙,银鱼丝。游戏,沉溺在翠红乡,忘却卧薪滋味。

【前腔】乘机,勾践雄徒。聚干戈,要雪会稽羞耻。怀奸计,越赂私通伯。

谁知,忠谏不听,剑赐属镂,灵胥空死。狼狈,不想道请行成,北面称臣不许。

【斗哈蟆】堪悲,身国俱亡。把烟花山水,等闲无主。叹高台百尺,顿遭烈

炬。休觑,珠翠总劫灰,繁华只废基。恼人意,叵耐范蠡扁舟,一片太湖烟水。

【前腔】听启,李亭荒。更夫椒树老,浣花池废。问铜沟明白,美人何处?

春去,杨柳水殿欹,芙蓉池馆摧。动情的,只见绿树黄鹂,寂寂怨谁无语。

【锦衣香】馆娃宫,荆榛蔽。响さ廊,莓苔翳。可惜剩水残山,断崖高寺,

百花深处一僧归。空遗旧迹,走狗斗鸡。想当年僭祭,望郊台凄凉云树,香水鸳

鸯去。酒城倾坠,茫茫练渎,无边秋水。

【浆水令】采莲泾红芳尽死,越来溪吴歌惨凄。宫中鹿走草萋萋,黍离故墟,

过客伤悲。离宫废,谁避暑?琼姬墓冷苍烟蔽。空原滴,空原滴,梧桐秋雨,台

城上,台城上,夜乌啼。

【尾声】越王百计吞吴地,归去层台高起,只今亦是鹧鸪飞处。

89

【中吕】红绣鞋 阅世

【中吕】红绣鞋 阅世,元代,宋方壶,

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懂的怜瞌睡,鹘

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客况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星。薄设设衾剩铁,孤另

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52

饮沈惊生池馆

作者:张宫(清代)

饮沈惊生池馆,清代,张宫,

嘉树俯城阴,居然爽气深。非秋常落叶,不夜有归禽。

丘壑容芝草,冰霜耐竹林。主人山水志,谁与共清音?

80

将家子

作者:胡宿(宋代)

将家子,宋代,胡宿,

北地良家子,山西旧将儿。新从羽林射,得赴雁门期。

横死人无比,微行世不知。长安偏重侠,赵国素多奇。

照地连钱锦,迷春凿落卮。喝卢燕市客,顾笑楚台姬。

烟树黄山路,霜云白草时。雕弓孤月满,骋马一尘随。

应手双雕落,回头赤日移。却归东第去,高宴九灯枝。

3

天章精舍释奠礼成示诸生 其三

天章精舍释奠礼成示诸生 其三,清代,全祖望,

泰泉高弟称卢子,尚有遗书历劫存。怪杀图经遂灭没,我来重为荐芳荪。

96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三

作者:汪藻(宋代)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三,宋代,汪藻,

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经旬甘半菽,尽室委扁舟。

台拆星犹熭,农饥麦未秋。日边无一使,儿女讵知愁。

72

惜别行

作者:严羽(宋代)

惜别行,宋代,严羽,

男儿一片万古心,满世寥落无知音。今朝见君握君手,大笑浩荡开烦襟。

携尊下马清溪侧,脱略寒温忘主客。何处闲云海上来,为我山边起秋色。

自顾沈迷类蜀庄,爱君才术过冯唐。座中然诺两相许,一饮不觉连百觞。

下悲世事及危乱,上话古昔穷兴亡。高歌未断唾壶缺,起视落日神飞扬。

挽君不留惜君去,恨不移家近君住。人生行止皆由天,我辈岂得长相聚。

风尘澒洞一回首,岁月易失红颜暮。离心一夜谁得知,万里惊涛浩东注。

62

杂诗六首 其三

作者:刘豫(宋代)

杂诗六首 其三,宋代,刘豫,

古渡停骖日向沈,凄凉归思梗清吟。碧山几点塞天阔,红叶一林秋意深。

16

环翠台

环翠台,宋代,陆九渊,

直从平地矗崔嵬,南向群山斗次来。

尽此半春留客醉,莫愁一日不花开。

水从绿野前头绕,竹向芳菲缺处栽。

目前断鸿天外去,问他更是几时回。

59

古松行

古松行,宋代,郭祥正,

空山古松阅人代,黛色铜姿终不改。蚴蟉诘曲还相向,千寻气结云叆叇。

风雨冥冥秋气深,耳边往往苍龙吟。蓬莱仙子有无间,往来白鹤昼常阴。

百尺樛枝拓金戟,山中十月飞霹雳。千年化作虬龙形,流脂下见成灵珀。

方今楼阁连飞甍,斧斤未敢来相倾。晦冥神物共诃护,一物钟灵无不轻。

我来抚此重叹息,造物由来贵孤直。趺坐松前日将暝,谡谡寒风落巾帻。

6

送黄尊师归华山

作者:王称(明代)

送黄尊师归华山,明代,王称,

我送金华子,西归玉女峰。瑶笙飞一鹤,宝剑佩双龙。

人问丹砂诀,天清碧涧钟。遥知骑白鹿,韩众定相逢。

67

张忠献

作者:岳珂(宋代)

张忠献,宋代,岳珂,

至诚动天,中贯三极。堂堂南阳,继以魏国。山岳鼎震,江河釜溢。

群生失宁,乃见人杰。大义既信,人纪复植。于晦冥中,揭以日月。

操固汉贼,敌祸宋祏。万段之磔,吾耻未涤。不共戴履,矧肯屈膝。

祁山屡却,淮陇迭出。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观史册,二公与匹。

功虽不同,心则如一。隆兴至今,耳目尚及。遗墨之宝,已若尺璧。

造次皆忠,言犹未泐。天维可绝,地轴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则熄。

两朝开济,万古阖辟。系此诗之,以媲庙柏。

11

颂,宋代,释重喜,

地炉无火一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乞得苧麻缝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

70

清明阴雨呈南舍

作者:吴儆(宋代)

清明阴雨呈南舍,宋代,吴儆,

薄薄轻寒作许阴,村村花柳为谁新。

良辰欣见百五日,冠者仍余五六人。

冷雨凄风连午夜,飞花流水一年春。

窥园未阻江东兴,陌上应多翠黛颦。

71

采莲童曲 其二

采莲童曲 其二,明代,李攀龙,

西湖采莲舟,上有愁思妇。不摘芙蓉花,何因出素手。

28

春日

春日,明代,文徵明,

茆屋泥香燕子飞,东风日暖谷莺啼。游人漫自穿花柳,别有春光在竹西。

1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