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王看伎诗

绿珠歌扇薄。

飞燕舞衫长。

琴曲随流水。

箫声逐凤凰。

细缕缠钟格。

圆花钉鼓床。

悬知曲不误。

无事畏周郎。

24

诗文译文

绿珠歌扇薄。

飞燕舞衫长。

琴曲随流水。

箫声逐凤凰。

细缕缠钟格。

圆花钉鼓床。

悬知曲不误。

无事畏周郎。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王和庾信一同观赏伎乐的情景。诗中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乐器的音韵、舞者的姿态和场景的繁华,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之美的赞美和对乐曲的欣赏。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富有音乐感的描写手法,通过琴曲、箫声、歌唱和舞蹈等元素,将观赏伎乐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首两句“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描绘了表演者手中的绿珠扇和舞者飞扬的舞衫,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接着,“琴曲随流水,箫声逐凤凰”用音乐的比喻表达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使人感受到了悠扬的旋律。接下来的两句“细缕缠钟格,圆花钉鼓床”描绘了乐器的细腻纹理和华丽的装饰,展示了艺术的精致和繁华。最后两句“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的钦佩和对艺术的信赖,意味着即使面对困境,艺术家也能够保持自己的才华和表现力。

整首诗词以描写艺术和音乐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艺术之美和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它既是对艺术家的赞美,也是对艺术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坚定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艺术都能够战胜一切。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艺术的力量,给人以愉悦和启发。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其他诗经

到扬州

作者:黎贞(明代)

到扬州,明代,黎贞,

落日江都半是霞,野人犹说帝王家。长堤一道青如染,还有垂杨集暮鸦。

97

寄赠珙县何氏夫妇

寄赠珙县何氏夫妇,明代,李梦阳,

太峨西来通蜀门,泸江北接武陵源。翁姑寿比江山永,县北芙蓉似子孙。

21

冒雨过隙溪庄

冒雨过隙溪庄,清代,林占梅,

仆马行来急,冲寒过小溪。酒家茅屋里,樵径竹桥西。

冻犬倚炉卧,昏鸦绕树啼。风威狂似虎,捲起陌尘迷。

66

【双调】新水令 闺丽绣闺深

作者:乔吉(元代)

【双调】新水令 闺丽绣闺深,元代,乔吉,

闺丽

绣闺深培养出牡丹芽,控银钩绣帘不挂。莺燕游上苑,蝶梦绕东华。富贵人家,花阴内柳阴下。

【乔木查】忽地迎头见咱,娇小心儿里怕,厌地回身拢鬓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

【搅筝琶】我凝眸罢,心内顽麻。可知曲江头三次遗鞭,我粉墙外几乎坠马。人说观自在活菩萨,堪夸。普院山几时曾到他,更隔着海角天涯。

【甜水令】他秋水回波,春山摇翠,芳心迎迓,彼此各承答。诗句传情,琴声写恨,衷肠牵挂,许多时不得欢洽。

【雁儿落】斗的满街里闲嗑牙,待罢呵如何罢?空揣着题诗玉版笺,织锦香罗帕。

【得胜令】我是个为客秀才家,你是个未嫁女娇娃,不是将海鹤儿相埋怨,休把这纸鹞儿厮调发。若是真么,回与我句实成的话。天那,送了人呵不是耍。

【离亭宴煞】只因你赡不下解合的心肠儿叉,不是我口不严俵扬的风声儿大。伫头凭阑,一日三衙,唱道成时节准备着小意儿妆虾,不成时怎肯呆心儿跳塔?哎,你个吃戏冤家。来来来将人休量抹,我不是琉璃井底鸣蛙,我是个花柳营中惯战马。

96

卖花声 舟过白门有纪

卖花声 舟过白门有纪,清代,龚自珍,

帆饱秣陵烟。回首依然。红墙西去小长干。好个当垆人十五,春满垆边。

如此六朝山。消此鸦鬟。雨花云叶太阑珊。百里江声流梦去,重到何年。

92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红桂树,唐代,李德裕,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75

句 其十五

句 其十五,宋代,王安国,

北海知天谕牛马,东方傲俗任龙蛇。

88

漫兴十一首 其十一

作者:赵蕃(宋代)

漫兴十一首 其十一,宋代,赵蕃,

寒日萧萧上矮窗,竹阴窗影两舂撞。是中寓意真无尽,笔底寻诗卒未降。

85

皋桥岩中道院与梁中砥商岩翁会饮

作者:陈深(宋代)

皋桥岩中道院与梁中砥商岩翁会饮,宋代,陈深,

夙有岩中约,今晨得得来。幽窗六人坐,清思一时开。

雪下宜看竹,天寒未见梅。人生良会少,莫惜共持杯。

96

和石苍舒喜雨

作者:李复(宋代)

和石苍舒喜雨,宋代,李复,

元祐丁卯春,旱日透地赤。三农失岁事,嗷嗷嗟艰食。

宸心动恻怛,祠祷驰星驿。张图绘玄龟,探穴求苍蜴。

荒潭几挈瓶,方坛徒舞觋。神龙忽应求,飞洒自前夕。

荡涤六合清,万物湔蒸疫。阴阳有沴气,备禦须多术。

圣人不罪岁,能助天地力。风流仍叔诗,宣王中兴日。

44

子寿从金陵之招

作者:韩淲(宋代)

子寿从金陵之招,宋代,韩淲,

白下长干亦旧游,十年重到喜依刘。幕中筹策无非事,江左衣冠有胜流。

满路梅花春信动,一篙波影颂声浮。从来知己何难易,赢得荣名尚黑头。

97

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 其二

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穷腹便便诧老边,敢将文字压前贤。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

客路知心惟有月,书灯话旧更何年。欲投名字来吟社,已湿寒灰不复然。

85

次花翁冬日三诗 其三

作者:杜范(宋代)

次花翁冬日三诗 其三,宋代,杜范,

翛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山泽肯为仙骨瘦,襟怀自得遁身肥。

有诗盈帙遮空橐,无酒留宾办典衣。一棹稽山风雪里,便应兴尽雪中归。

29

醉落魄

作者:京镗(宋代)

醉落魄,宋代,京镗,

芳尘休扑。名花唤我相追逐。浅妆不比梅敧竹。深注朱颜,娇面称红烛。阿娇合贮黄金屋。是谁却遣来空谷。酡颜遍倚阑干曲。一段风流,不枉到西蜀。

4

与张仲美别仍用前韵二首 其二

作者:吴澄(元代)

与张仲美别仍用前韵二首 其二,元代,吴澄,

已了公家事,归寻小洞天。友吟留别句,官办送归船。

夜月各千里,秋风又一年。但当频寄字,悃恳问安眠。

93

静安八咏 其七 芦子渡

作者:寿宁(元代)

静安八咏 其七 芦子渡,元代,寿宁,

芦瑟瑟兮水溶溶,望美人兮袁之崧。雁呖呖兮心忡忡,眺东城兮江之中。

吾将踏苇兮歌清风。

48

钱箧

作者:瞿佑(明代)

钱箧,明代,瞿佑,

器小才堪贮百千,也胜扑满费陶甄。书生纸裹真堪笑,邻女香囊亦可怜。

野步不须鞋上系,市沽何用杖头悬。画叉更有黄州竹,取用随时合自然。

54

人日与伯承集子与宅得胡字

人日与伯承集子与宅得胡字,明代,李攀龙,

新知握手凤城隅,莫叹春来滞宦途。万里风烟人日过,十年江海客星孤。

汉宫戴胜传王母,蓟北登高愧大夫。曾是旧游行乐处,解貂同醉酒家胡。

13

同生曲 其一

同生曲 其一,明代,李攀龙,

盛时不再逢,百岁一何促。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烛。

51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 其九

作者:娄坚(明代)

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 其九,明代,娄坚,

不觉催吾老,其如望尔成。所嗟文愈敝,难据理为衡。

从此士流浊,转于世道轻。等闲谁可仗,祗是恋朝荣。

2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