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陟佐商,山甫翼周。弘济艰难,对扬王休。苟非异德,旷世同流。
加其忠贞,宣其徽猷。
卢谌(284─351),字子谅,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人,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睐。318年,刘琨为匹磾所拘。期间,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时年67岁。卢谌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
大隐园为陈司理题,明代,胡应麟,
衡阳七十峰,洞庭八百里。翛然五亩宅,结搆傍江汜。
仄径穿藤萝,层轩萟桃李。白云何英英,丹霞亦靡靡。
空翠流重檐,林岚润湘几。主人金闺彦,夙昔厌纨绮。
名家孟公后,侠气元龙侣。高言和阳春,清响激流徵。
纵横彩毫落,烨烨隽声起。朝辞蓟门燕,夕佐越台理。
騄骥游天闲,鸾凤出榛枳。一丘宁独乐,十载旷栖止。
缅怀东方生,大隐帝乡迩。聊用名吾园,归梦时徙倚。
伊余东海民,蚤岁群鹿豕。孤悰托松桂,幽梦结兰芷。
侧闻辋川胜,佳兴浩难已。冉冉携芳尊,悠悠负绿绮。
携我初平石,适君仲长里。青鞋与布袜,行迈自兹始。
离亭燕 偶忆,清代,徐釚,
记得鸦鬟初剪。娇晕额黄低浅。叠枕添香薰翠被,曾把鲛绡偷染。
悄悄怕防闲,早被鹦哥听见。
桂子樱桃呼遍。谁锁东风庭院。憔悴章台杨柳色,此际绿阴浓满。
懊恼是西陵,牵惹离亭飞燕。
水调歌头,宋代,刘克庄,
致。属先受制置使李公之辟,崔公始聘洪公舜俞入幕。后二十五年,奉使岭外,拜公祠象,俯仰今昔,辄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
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关。当年玉座记忆,仄席问平安。羽扇尉佗城上,野服仙游阁下,辽鹤几时还。赖有蜀耆旧,健笔与书丹。
青油士,珠履客,各凋残。四方蹙蹙靡骋,独此尚宽闲。丞相祠堂何处,太傅石碑堕泪,木老瀑泉寒。往者不可作,置酒且登山。
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其二,元代,虞集,
栈道年年葺旧摧,已将平易履崔嵬。经行关辅图中见,梦恋乡山马上来。
诸葛精神明似日,相如情思冷于灰。重思亲舍犹南国,愿托江波去却回。
次韵行中龙图游后浦六首 其四,宋代,郭祥正,
巨镇还须济世才,要宾览古笑谈开。蜀山迥出千螺秀,肥水长萦一带回。
犹有金城藏后浦,不唯铜雀起高台。异时争战归何处,秋雁年年去复来。
益州州学圣训堂,宋代,何郯,
益为藩捍西南隅,物众地大称名都。择守来颁兹土政,治人颇与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条教,便宜皆得行黥诛。群奸帖息不敢动,无复弄兵觊穿窬。
任威或谓一时事,立政恐非长世图。岂无达识究是否,重在改作徒嗟吁。
仲翁裔孙有伟度,敢决不以常文拘。当官勇欲除弊法,伊忧内恻仁心孚。
视人无异远方意,威刑惠政还相须。始时岁荒力赈救,坐使饿殍成完肤。
既而为俗思根本,其在立学陈师谟。大开儒庠务诲导,秀民耸慕纷来趋。
遂言讲署鸿生职,使演经传传诸徒。奏函一上闻法座,诏劄即日来谐俞。
诏云信汝辨治蜀,缓任威罚先文儒。公心感激侈上赐,刻在金石尊神谟。
覆之大厦榜美称,日久传者期无渝。邦人承风为盛事,观者填道来于于。
嗟嗟多士其听命,勿即邪径安夷涂。师无訾圣生率教,信尚姬孔尊唐虞。
施之乡党励雅俗,仁谊得以相持扶。汉皇初始盛文学,起自蜀国行中区。
本朝教化视三代,建元安可为齐驱。吾君训辞谕万里,义均盘诰兹宣敷。
吾守教本树一国,学成洙泗相涵濡。臣谋君从协大义,圣哲倡和真同符。
欲歌盛节示万古,才不迨志嗟其愚。
寇彦时自历下归携古铁刀白石压尺见赠因以二诗答之 其一 白石压尺,宋代,李昭玘,
素质并琳琅,磨砻若截肪。动摇风莫虑,点污墨须防。
色带泉流润,声含磬韵长。愿登青玉案,时助写云章。
大宋地理图歌,宋代,郑思肖,
混沌破后复混沌,知是几番开太极。四方地偏气不正,中天地中立中国。
神禹导海顺水性,太章步地穷足力。悖理汤武暂救时,谋篡莽操大生逆。
离而复合合复离,卒莫始终定于一。粤自炎帝逮唐尧,两汉大宋传火德。
我朝圣人仁如天,历年三百犹一日。形气俱和礼乐修,谁料平地生荆棘。
风轮舞破须弥山,黑雹乱下千钧石。铜蟒万舌咀梵云,玉帝下走南斗泣。
中有一宝坏不得,放光动地神莫测。云是劫劫王中王,敕令一下罔不伏。
燕南垂,赵北际,忽必烈正巢其地。一声霹雳吹云飞,真火长生世永世。
山山深,水水清,纵横十方变化身。恒河沙数天坏壳,独我志气常如新。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