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铁色蚀土花,陶铸一何广。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不因车马迟,何由独欣赏。
(1650—1720)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为人作幕。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观出猎,明代,史谨,
滇阳地阔平如掌,银汉无云气清朗。五陵公子猎秋风,快马踏沙蹄不响。
三千健儿意气同,手撚羽箭腰悬弓。杀声日暮动南极,远近一过山林空。
良犬争驰疾于电,狡兔呜呼命如线。苍鹰脱鞲云际来,击落鴐鹅翅为剑。
旌旗翩翩晚明灭,黄尘涨天笳鼓咽。青兕玄熊马上驮,争还喜似成功捷。
山河混一升平久,此乐何须印如斗。视我区区草莽臣,壮心不在诸公后。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 叹四美,元代,未知作者,
良辰媚景换今古,赏心乐事暗乘除。人生四事岂能无,不可教轻辜负。唤取,
伴侣,正好向西湖路。花前沉醉倒玉壶,香氵翁雾红飞雨。九十韶华,人间客寓,
把三分分数数。一分是流水,二分是尘土,不觉的春将暮。西园杖履,望眼无穷
恨有馀。飘残香絮,歌残《白》。海棠花底鹧鸪,杨柳梢头杜宇,都唤取春归
去。忆别
人去后敛翠颦,春归也掩朱门。日长庭静怕黄昏,又是愁时分。新痕,旧痕,
泪滴尽愁难尽。今宵鸳帐睡怎稳?口儿念心儿印。独上妆楼,无人存问。见花梢
月半轮,望频,断魂,正人远天涯近。长空成阵,雁字行行点暮云。早是多离多
恨,多愁多闷。叮咛的嘱君,若见俺那人,早寄取个平安信。道情
闲来时看古书,闷来时绕村沽。杖头不索挂葫芦,葫芦提大家提将去。醉足,
睡足,观满眼山无数。堆蓝叠翠列画图,隔断红尘路。万里长江,烟波深处,但
行人问所居。老夫,彼处,向鹦鹉洲边住。无荣无辱,堪笑朝中都宰辅。韩信埋
伏,萧何法律,张良见世途。子不如闻早归山去。
【双调】春闺怨,元代,乔吉,
雪月风花收拾够也,用心用力这时节,担儿上一担担风月。途路赊,步步些些。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黑海春愁浑无处躲,嫩香腻玉渐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个。无奈何,自画双蛾,添得越愁多。薄命儿心肠较软,道声去也泪涟涟,这些时攒下春闺怨。离恨天,几度前,羞见月儿圆。
与弟清河云诗十章,魏晋,陆机,
一章
于穆予宗。禀精东岳。
诞育祖考。造我南国。
南国克靖。实繇洪绩。
惟帝念功。载繁其锡。
其锡惟何。玄冕衮衣。
金石假乐。旄钺授威。
匪威是信。称丕远德。
奕世台衡。扶帝紫极。
二章
笃生二昆。克明克俊。
遵涂结辙。承风袭问。
帝曰钦哉。纂戎列祚。
双组式带。绶章载路。
即命荆楚。对扬休顾。
肇敏厥绩。武功聿举。
烟煴芳素。绸缪江浒。
昊天不吊。胡宁弃予。
三章
嗟予人斯。胡德之微。
阙彼遗轨。则此顽违。
王事靡盬。旍旆屡振。
委籍奋戈。统厥征人。
祁祁征人。载肃载闲。
骙骙戎马。有骃有翰。
昔予翼考。惟斯伊抚。
今予小子。缪寻末绪。
四章
有命自天。崇替靡常。
王师乘运。席卷江湘。
虽备官守。位从武臣。
守局下列。譬彼飞尘。
洪波电击。与众同湮。
颠踣西夏。收迹旧京。
俯惭堂搆。仰懵先灵。
孰云忍媿。寄之我情。
五章
伊我俊弟。咨尔士龙。
怀袭瑰玮。播殖清风。
非德莫懃。非道莫弘。
垂翼东畿。耀颖名邦。
绵绵洪统。非尔孰崇。
依依同生。恩笃情结。
义存并济。胡乐之悦。
愿尔偕老。携手黄发。
六章
昔我西征。扼腕川湄。
掩涕即路。挥袂长辞。
六龙促节。逝不我待。
自往迄兹。旷年八祀。
悠悠我思。非尔焉在。
昔并垂发。今也将老。
衔哀茹慼。契阔充饱。
嗟我人斯。胡恤之早。
七章
天步多艰。性命难誓。
常惧陨毙。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没不增壤。
生若朝风。死犹绝景。
视彼蜉蝣。方之乔客。
眷此黄垆。譬之毙宅。
匪身是吝。亮会伊惜。
其惜伊何。言纡其思。
其思伊何。悲彼旷载。
八章
出车戒涂。言告言归。
蓐食警驾。夙兴宵驰。
濛雨之阴。炤月之煇。
陵陵峻阪。川越洪漪。
爰届爰止。步彼高堂。
失尔朔迈。良愿中荒。
我心永怀。匪悦匪康。
九章
昔我斯逝。兄弟孔备。
今予来思。我凋我瘁。
昔我斯逝。族有余荣。
今我来思。堂有哀声。
我行其道。鞠为茂草。
我履其房。物存人亡。
拊膺涕泣。血泪彷徨。
十章
企伫朔路。言欢尔归。
心存言宴。目想容辉。
迫彼窀穸。载驱东路。
系情桑梓。肆力丘墓。
栖迟中流。心怀罔极。
眷言顾之。使我心恻。
补乐歌十首。丰年,唐代,元结,
(《丰年》,神农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神农教人种植
之功。凡二章,章四句)
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实兮,济我生人。
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时兮,成我丰年。
谢刘纯父惠木绵布,宋代,谢枋得,
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绵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期平均。
所以木绵值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志自仁,
物意皆可珍。洁白如雪积,
丽密过绵纯。羔缝不足贵,
狐腋难拟伦。絺纩皆作贡,
此物不荐陈。岂非神禹意,
隐匿遗小民。诗多草木名,
笺疏欲谆谆。国家无楚越,
欲识固无因。剪裁为大裘,
穷冬胜三春。拜嘉重感激,
触物尤酸辛。吁嗟彼寒谷,
邹律今不神。三宫坐穹庐,
雨雪或十旬。安得遗此惠,
飞到君王身。塞上寒堕指,
挟纩谁为温。人各赐两端,
费银二万斤。大军四十万,
谈笑却胡尘。感君道义交,
何异骨肉亲。可与知者道,
众人笑且嗔。玉案未能报,
琼琚情则真。春秋二百年,
币交几君臣。季札有赠限,
题合肥县效裕堂诗,宋代,刘攽,
九月霜降公堂成,江侯寄诗求所名。定名揣称事不易,以予朴直言必诚。
百词号呶片语决,十役漫汗一教行。令乎于此有馀裕,堂以效实非无形。
庭罗芳草寒转碧,池有鱼鸟閒不惊。左经右律给啸咏,雨轩风槛含秋声。
今我不乐岁云暮,蟋蟀在堂鸿雁鸣。主人爱客岂有极,助尔美酒长河倾。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十一,宋代,李廌,
吴越控岛夷,东南一都会。淫风旧倡靡,懦俗无慷慨。
除弊在躬行,报政可立待。类非俗吏能,千龄树遗爱。
依太司成忠铭韵哭伯丈孝铭暨孺子莫氏,明代,张子翼,
海上忽惊双旅讣,亲故闻耗泣如注。经筵退食写哀词,九歌壹似悬河诉。
孔怀千里情未舒,临飧不觉发长吁。浮云世事原多幻,郁结衷肠转似痴。
身世茫茫识不蚤,今古要离三尺草。东海岂能遏逝波,西崦谁复挥馀杲。
枕上黄粱梦寐间,修文地下何漫漫。蒿里云深埋玉树,薤露歌残裂肺肝。
吁嗟孝铭遽止此,天道无知谅谁语。蛉长蟪短竟何禆,燕壁秦关良自苦。
邸佩难招月下魂,空遗穗帏向黄昏。春生池草聊成梦,鹤唳霜天不可闻。
黄尘碧水真难测,兼葭倚玉情何极。我亦衔环未报君,慇勤更向楚些悉。
忆曾结媾为儿曹,独惭齐大恐媒劳。群议于公最相协,缔缘奚阻鸠嗷嗷。
奕世蓝田多远籍,从此定祥冯月下。鲁水遥怜赠别时,建江追记欣娱夜。
薛家彩凤最联翩,天衢继序相周旋。羯末封胡祢世系,以古方今何间然。
平生耿耿负奇气,宇宙翻为分内事。然藜文史惜三馀,倚马才华高七步。
兰台思欲绍鸿休,关山千里雁横秋。辞家敢恤风尘苦,仗剑兼为竹帛谋。
嗣徽夫人偕氏莫,尖岭之阳曰望族。克相可以媲藻蘋,清操不啻如冰玉。
尔来旅次效辛勤,鸡鸣遬遬告温温。悬知尺绳初系日,亦仗夫人有里言。
田家荆树念同育,济济雍雍又肃肃。实有姜被共寒暄,岂如汉家舂斗粟。
曼倩金马岂隐沦,兵厨伯氏最相亲。鹓行雁序无燕粤,弟劝兄酬似主宾。
二仲延伫意更款,星河忽逐流光转。屈指风帆计驿程,楼前祇拟斟常满。
讵意泉台成永别,昂霄梓杞俄中折。夫人先逝公已随,前缘更向酆都结。
太史离怀三载馀,遥睇天南祇剑书。一生世业成乌有,半世功名赋子虚。
尝胆悬萤何所用,劫灰尽付南柯梦。乡评最惜宠元龙,卜居犹殊石骀仲。
间关惟有仲兄来,长衿戢戢向书斋。连床不觉更筹永,望柩何曾笑眼开。
华堂何处追欣晏,苏韶无地重相见。驹影真从隙里过,鹡飞徒向原中羡。
过客从来不易邀,风飘雨骤不终朝。三十年馀何仅仅,八千里外更寥寥。
人生谁不遘阳九,丘首祇争先与后。孤儿未育名未成,物论于公曾厌否。
属纩幸有伯在傍,万里骨肉相扶将。家乡回首知何处,行路闻之亦慨慷。
京邸忧危曾遣仆,悲伤不觉公愈蹙。力疾犹能强致书,书中后事惓惓嘱。
太史捧之不忍忘,临风祇自增悲伤。江州司马拟长恨,海天寄我一哀章。
公于尘世浑如寄,精英犹在佛光寺。从容召赋上玉楼,西天苦海何须避。
公于昆季尽堪凭,岂论螽羽暨螟蛉。死若复生生不愧,泉路知公目已暝。
世德可传还可继,奕奕书香岂坠地。樵游牧唱且随缘,春雨秋霜永弗替。
青青陇上有圭田,千年烟火自绵绵。纵于气数曾乖舛,却多人事肯周全。
区区株守如匏系,世上彭殇祇一致。谁能白日生羽翰,想当乘此终归去。
滕城郁郁雨潇潇,琼海归魂万里遥。故乡恒干应栖止,帝遣巫阳不用招。
嗟公此生长已矣,须悟庄生齐物理。古往今来逆旅间,水碧山青秋色里。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