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闻香不见花,碧云流影透窗纱。此花气味宜幽澹,一种鬘华爱月华。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吴山十六景,清代,弘历,
入山思水秀,涉水忆山青。吴门两兼更双绝,致我清跸为延停。
朝来天平翠色在窗牖,复得经营惨淡传神手。二八冠景旧标名,两三具法新结搆。
望中峰姿峦态无不有,岂必一一穷林薮。巉巉万笏朝天阊,彷佛万方玉帛咸来王。
题桃源图,元代,揭傒斯,
桃源非一处,龙虎画难同。内外关踰铁,高低石作丛。
黄幡青剑北,紫盖白云东。蟾影当霄迥,蛾眉抱月弓。
千重藏曲折,四面削虚空。地户吟风黑,天池浴日红。
雪霜翻溅瀑,雷雨泻崩洪。暗识猿啼远,晴闻鸟语工。
危龛三井秘,绝涧九桥通。江合仙岩怒,山连鬼谷雄。
刘王开辟后,秦晋有无中。时见看桃侣,频逢采药翁。
丹台寒漠漠,琳宇气熊熊。济胜非无具,缘源恐莫穷。
烟霞俄变灭,草树杳茏葱。四序何劳志,群愚傥击蒙。
谁言武陵近,十里上清宫。
赠道士蒋玉壶长歌,明代,刘基,
先生清如玉壶冰,神闲志一精粹凝。玄黄健顺六子承,和气坱圠粗秽澄。
冲虚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无能。火乌入海阴液升,鹑蛇受约不敢腾。
束缚龙虎如寒绳,虚无黄堂帝所凭。四方上下齐钩绳,北幽罗酆对朱陵。
女夷鼓歌王母应,琼宫夜半张华灯。金葩碧叶红毾㲪,素霞郁滃玄云烝。
沆瀣厌浥沦泉兴,牵牛织女来相仍。用之不减亦不增,地官锡福天官徵。
老蚌迸壳骊珠升,太一象舆骖八鹏。翼以六蜺前五腾,风轮萧萧生夏凌。
参旗九斿茷绲縢,二八青蛾美目膡。翠蕤交翟翱翪
和陶拟古九首 其四,宋代,苏轼,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唐代,杨衡,
玉缨翠珮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纻歌,
清声袅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时相和。金壶半倾芳夜促,
梁尘霏霏暗红烛。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
蹑珠履,步琼筵。轻身起舞红烛前,芳姿艳态妖且妍。
回眸转袖暗催弦,凉风萧萧流水急。月华泛艳红莲湿,
牵裙揽带翻成泣。
招民表,宋代,朱松,
清眠有味日方永,褦襶妨人推不省。疾草尺书招故人,一水未济岂非命。
此身何啻千金直,天下未可两臂等。垂堂之戒其敢忘,晚识风波失前猛。
天怜我辈少如意,晓起屋梁飞倒景。侧身鸟行溪上路,遥知倚筇唤烟艇。
信眉相对真梦寐,岂不惜此一笑倾。莫谈世事令舌强,快读新诗频首肯。
与君好恶真磁铁,失足尘途若为骋。北窗风月夜吞吐,持此邀君共幽屏。
净洗多生内热尘,更有僧庐千尺井。
宿栖贤寺,宋代,郭祥正,
遥怜李太白,吟望瀑布水。不知三峡流,翠洒虚烟里。
雄声雷雨骤,远响松风靡。谁留千丈虹,长在云根倚。
遂令车马来,朗瞻楼殿启。明明银色界,浩浩蟾波洗。
居中梵天众,闻思悟玄理。长老乃摩诘,取供在弹指。
普薰毛孔香,真宝超凡鄙。病夫寄一榻,清泠濯心耳。
飘然睡乡去,策杖中夜起。不能跨鲸鱼,挥笔信非美。
梁仲谋,宋代,岳珂,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宋代,冯山,
石门险且僻,人烟万山罅。蟠翁老才望,来此屈英驾。
破漏烦补缀,嚬呻索慰藉。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
临观阒无有,游燕久以谢。废园近城邑,丘墟甚原坝。
高松困藤蔓,嘉果没荆柘。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
直前走桥阁,当中建台榭。雍容宾朋席,左右书史架。
命亭以三爱,作诗盛誇诧。韵险语怪绝,窃读惊汗下。
嗟予苦羁束,相去止数舍。深思一登览,若渴不得蔗。
知君群公表,甫为兵民借。复以三者乐,何时动归靶。
吾乡富风景,草木芬兰麝。锦水清于汉,岷峨不让华。
蔡圃岂足道,宁为耳目乍。苟以吾言然,烦君少讥骂。
题黄给谏南山精舍,明代,卢龙云,
东南海上凤凰山,山下灵岩杳霭间。仙都自昔美泉石,福地由来远市阛。
爰溯梁陈始栋宇,百庵十院相连附。中开石室名普门,旧是黄公栖隐处。
一从英茂已蜚腾,故社难忘竹院僧。割田岁入充香积,报祀堂留伴佛灯。
荒烟野草将沦没,香火延绵尚不绝。巍巍古殿似灵光,郁郁丛祠等千越。
善庆应符百世昌,云仍奕叶有辉光。科名异代绳相继,宦业于时久益芳。
有美当朝名谏议,亢宗自解承先志。陵谷千年稍变更,箕裘自我宁遗坠。
心因念祖切光前,长悬旧隐寄云烟。买山辟地可十亩,作室临厓复几椽。
苍松翠竹参差起,怪石飞流接溪渚。堂称乐志怡心神,馆号撷华满图史。
长桥木末疑汉津,泉听飞轩迥绝尘。傍舍兼营水月阁,清斋不减辋川人。
羹墙祖德自难舍,选胜溪山亦复寡。谁云此地不丹丘,更待他时为绿野。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