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高卧稳,长日掩荆扉。一径开空阔,全家住翠微。
须眉秋色老,禾黍晚香肥。为我藏尊酒,还来对夕晖。
黄之芠,字朋采,郓城人。诸生。
贺新郎•淮阴词,清代,董以宁,
为汉空奔走。叹当年、追猴逐鹿,终烹功狗。留侯曲逆虽阴诈,吕雉之谋多有。
算此际、高皇身后。平勃区区都易与,怕将军、武悍还如旧。
因中祸,君知否。
国士无双称善斗。奈英雄、漂母寄餐,未央授首。书生于此终疑诧,何事英风射斗。
生死出、妇人之手。刘郎宫寝埋荒草,喜将军、庙祀终难朽。
君休信,蒯通口。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南北朝,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蘖。徙置北堂陲。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回乡感赋七律四首 其四 怀先严,近现代,林英男,
腊梅陨后一春酸,戚戚松楸宿草寒。鲤对空庭荒六秩,歌呺四壁吊孤鸾。
敲欹驽骨诗犹悔,哭白乌头夜未残。片霎鹃声夕阳里,南陔无处采幽兰。
【黄钟】愿成双 梅脸退,柳,元代,顾德润,
梅脸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茶蘼。一春常是盼付佳期,不觉的香消玉体。
【幺】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叮宁杜宇那人行啼,冷落了秋千月底。
【出队子】科场不第,出落着个三不归。长安花酒价如泥,不信敲才主仗得,似恁般情怀说向谁?
【幺】到中秋左右还相会,见他时擘破面皮。紫泥宣于我甚便宜,青楼梦因谁没鉴识,且受回禁持悔甚的。
【尾】海神行忘不了些乔盟誓,多年前曾活取了个王魁,传槽病这些时敢轮到你。
【越调】斗鹌鹑 送别,元代,宋方壶,
落日遥岑,淡烟远浦。萧寺疏钟,戍楼暮鼓。一叶扁舟,数声去橹那惨戚,
那凄楚,恰待欢娱,顿成间阻。
【紫花儿】瘦岩岩香消玉减,冷清清夜永更长,孤另另枕剩衾余。羞花闭月,
落雁沉鱼。踌躇,从今后谁寄萧娘一纸书?无情无绪,水淹蓝桥,梦断华胥。
【调笑令】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幽期密约欢爱处,动离愁暮云
无数。今夜月明何处宿?依依古岸黄芦。
【秃厮儿】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疏。星前月下谁共语?谩嗟吁,
何如?
【尾】眼睁睁怎忍分飞去,痛杀我也吹箫伴侣!不付能恰住了送行客一帆风,
又添起助离愁半江雨。踏青
蝶使双双,蜂媒对对。燕语关关,莺声呖呖。仕女把芳寻,丫鬟将翠拾。节
序宜,景物奇。丽日迟迟,和风习习。
【紫花儿序】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锦重重满目芳菲。端的是
宜睛宜雨,堪咏堪题。畅好是幽微,嫩柳夭桃傍小溪。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
年,民乐雍熙。
【小桃红】雕阑花簇绣屏围,四季春为贵。万紫千红引人意,啭黄鹂,鸳鸯
如锦池塘睡。玩不尽山水无穷景致,更那堪花下杜鹃啼。
【调笑令】赏奇葩异卉,休直待锦离披,多感谢春工造化机。彩绳悬画板秋
千戏,遍郊园幕天席地。动笙歌一派音韵美,列山灵水陆筵席。
【耍厮儿】花萼拆香风拂鼻,柳丝垂翠蔼攒眉,我则见蜂蝶趁花莺燕飞。且
欢赏,莫催逼,对饮樽。
【圣药王】就着这花满溪,柳满堤,掩映着数株红杏出疏篱。风吹的酒力微,
景助的诗兴起,见滴溜溜墙外舞青旗,直吃的醉扶归。
【尾声】庆风调雨顺升平日,保一统江山社稷。托赖着千千载仁主圣明朝,
齐仰贺万万岁吾皇大明国。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宋代,辛弃疾,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後人看。记取桔槔春雨後,短畦菊艾相连。拙於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园。
语州县诸公敏 其二,唐代,陈元光,
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
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拟古十九首 其七,宋代,朱晞颜,
明月皎夜光,浮云为之清。一樽饮露下,肝膈倾秋冰。
昔我去里社,意气轻死生。相随霍嫖姚,献获劳先登。
嫖姚今已贵,金紫盈朱门。康庄森棨戟,甲第连青云。
安知天下士,霜露颓冠缨。丈夫有如此,当策中原勋。
将进酒送九江方叔高南还,元代,柯九思,
君不见潇湘之浦苍梧山,虞舜南巡去不还。当时揖让称大圣,但馀湘竹秋痕斑。
又不见汩罗江水杯碧玉,屈原憔悴江头哭。
皇天何高地何厚,忠而被谗空放逐。将进酒,君莫辞。
圣贤亦尘土,不饮当何为?桃华水暖歌声度,杨柳风轻舞袖垂。
况是骊驹促行役,美人惜别低蛾眉。有肉如陵,有酒如海。
今朝尽醉极欢娱,莫待重来鬓丝改。黄金装宝剑,白玉饰雕弓。
将军上马意气雄,赋诗横槊踰江东。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