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花谢东风湿。病里看春无气力。愁来不断水如烟,梦去仍回云似墨。
玉窗人背孤灯泣。泪洒榴裙应变色。子规啼罢鹧鸪啼,终日踌躇楼上立。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南吕】四块玉 述怀冠世才,元代,曾瑞,
述怀
冠世才,安邦策,无用空怀土中埋。有人跳出红尘外,七里滩,五柳宅,名万载。白酒篘,黄柑扭,樽俎临溪枕清流。醉时歌罢黄花嗅。香已残,蝶也愁,饮甚酒!鸡恰啼,人忙起,利逼名煎苦相催。争如我梦胡蝶睡。由你好,笑我痴,强似你!雪满簪,霜垂颔,老拙随缘苦无贪。狂图多被风波淹。享大财,得重衔,休笑俺!衣紫袍,居黄阁,九鼎沉如许由瓢。调羹无味教人笑。弃了官,辞了朝,归去好。
闺情
孤雁悲,寒蛩泣,恰待团圆梦惊回。凄凉物感愁心碎。翠黛颦,珠泪滴,衫袖湿。
感怀
春色残,莺声懒,百岁韶光梦槐安。功名纵得成虚幻。一跳身,百尺竿,难转眼。
叹世
万丈潭,千寻坎,一线风涛隔仙凡。劝君莫被虚名赚。无厌心,呆大胆,谁再敢。
嘲俗子
买笑金,缠头锦,得遇知音可人心。倦逢狂客天生沁。扭死鹤,劈碎琴,不害碜。
闺情
簪玉折,菱花缺,旧恨新愁乱山叠。思君凝望临台榭。鱼雁无,音信绝,何处也。
酷吏
官况甜,公途险,虎豹重关整威严。仇多恩少人皆厌。业贯盈,横祸添。无处闪。
叹世
罗网施,权豪使,石火光阴不多时,吉力活若比吴蚕似。皮作锦,茧做丝,蛹荡死。
闺情
髻乱窝,钗横堕,膳减愁添怎存活。抽签摆卦为工课。花貌衰,鬼病磨,何日可。
美足小
地锦踏,香风飒,款步金莲蹴裙纱。纤柔娇衬凌波袜。软玉钧,新月牙,可喜杀。
嘲妓家
黄肇村,冯魁蠢,虽有通神钞和银。奴非不爱双生俊,孛老严,坡撇狠,钱上紧。
乐饮
紫蟹肥,白醪美,万事无心且衔杯。醉乡忘尽人间世。定夜钟,报晓鸡,魂梦里。
鹿煮肥,鱼煎鲊,白酒初熟菊方花。醅浑巾漉何须榨。酒越添,量不加,生灌杀。
警世
狗探汤,鱼着网,急走沿身痛着伤。柳腰花貌斜魔旺。柳弄娇,花艳妆,君莫赏。
村夫走院
逞富豪,沾花草,遍休村筋不曾挑。入门着几连珠炮。骨髓剜,脑子掏,可早觉。
在邹诗,两汉,韦孟,
微微小子,既耇且陋。岂不牵位,秽我王朝。王朝肃清,惟俊之庭。
顾瞻余躬,惧秽此征。我之退征,请于天子。天子我恤,矜我发齿。
赫赫天子,明悊且仁。县车之义,以洎小臣。嗟我小子,岂不怀土。
庶我王寤,越迁于鲁。既去祢祖,惟怀惟顾。祈祈我徒,戴负盈路。
爰戾于邹,鬋茅作堂。我徒我环,筑室于墙。我既迁逝,心存我旧。
梦我渎上,立于王朝。其梦如何,梦争王室。其争如何,梦王我弼。
寤其外邦,欢其喟然。念我祖考,泣涕其涟。微微老夫,咨既迁绝。
洋洋仲尼,视我遗烈。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
我虽鄙耇,心其好而。我徒侃尔,乐亦在而。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清夜房栊灯火微,此心病起更依依。空惊床下莎虫语,不见梁间巢燕归。
苍砚有池残墨在,白头不栉乱书围。可怜未遽忘风月,犹梦华觞插羽飞。
八月十四夜玩月岑山次鲍伯原韵,元代,郑玉,
夜深云散碧天开,月影沈沈入酒杯。风露半天成颢气,干戈满目起尘埃。
分明沧海浮双岛,隐约严滩见两台。今日有怀须尽兴,明朝无雨约重来。
五岳游人欲刊予所作梨洲先生墓碑未及而卒临之成先志鸠工诗以美之,清代,全祖望,
此志高州恨未成,尊公諥委最伤情。墓门长作呜呼字,宰木谁传恸哭声。
再世證人宁坠地,百年报本克寻盟。秪愁东国人伦重,惭愧中郎任丽牲。
平寇上史君王潜斋,宋代,严羽,
治平改元,有盗于建。昔犯我鄙,狼蹂豕践。于时王侯,维民之忧。
爰整我军,式遏虔刘。侯励将士,无哗听我。进退勇怯,死生福祸。
侯出府库,啖勋赏馘。前无坚敌,后无捷策。乃有奇士,据鞍请行。
袒裼入阵,贼莫能婴。亦有贤僚,争先跋涉。屡摧贼锋,月奏三捷。
侯曰嘻哉,盗本王臣。殪而歼旃,伤天地仁。赤子弄兵,如鱼游釜。
投戈归田,新汝生路。孰谓反覆,绐我行人。既弛我备,薄奄我军。
我军少却,丑类鸱张。环数百里,奔播仓皇。侯曰嗟哉,其不可恕。
驰赤白囊,亟请淮旅。淮旅未来,阽危如燬。淮旅既来,稚耋失喜。
侯谓淮将,次舍良苦。休士秣马,我有清酤。淮将曰吁,剪此朝食。
不介而驰,直捣其穴。群丑来聚,亘野弥山。淮旅整暇,徐诱之前。
弓不虚彀,矢不妄激。发数步内,应弦而踣。或戈其喉,或殳其胫。
若乌获力,笞乳臭婴。党类周章,途殚命窄。鱼惊鸟散,影不返迹。
淮旅拗怒,虿芥髬髵。搜林刮莽,远讨穷追。淮旅拗怒,火烈具举。
沸泽焦崖,窟穴无所。自相蹈藉,十杀八九。丧魄亡精,食不知口。
原膏野赤,谷臭川腥。燐火不燄,殇鬼残形。乃求元凶,已缢岩阻。
执彼馀魁,入而振旅。其魁伊何,缁服髡首。一群纵观,万夫欢走。
炮烙剔腐,以警叛者。前后献俘,复以百数。荡涤污垢,宥贷胁从。
收霜卷雹,和气融融。侯飨淮将,加笾折俎。庖骑酒车,饮均众伍。
何以赠之,筐篚荧煌。战功曰多,告成于王。嗟我妇子,若翁若妪。
安逸怡愉,匪侯何俟。侯曰此捷,诸将之功。虽有诸将,实侯指踪。
雠在藩篱,疾居心腹。急缓安危,若手反覆。匪侯勤请,蔓实难图。
谓予不信,往有覆车。君子作歌,以颂侯绩。谁其采诗,顾备简策。
读岘山诗寄献八舅龙图,宋代,刘敞,
道悠寄先觉,神契无近知。彼美羊公意,今在岘山诗。
陵谷非一变,荣名独至兹。当时偶然语,正与来者期。
慷慨激悲歌,崔嵬构丛祠。怀哉千岁后,慰此江汉思。
公亦蹈前人,方为帝王师。奋笔成不朽,何啻中亭碑。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