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赴浙东

作者:陶安(明代)

处俭爱齑淡,嗜经如柘甜。

香煤浮砚沼,短烛照书帘。

鮚岸涨春水,潮沃夜蟾。

十年交谊厚,两地别怀添。

57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其他诗经

雨香馆对雨 其二

作者:弘历(清代)

雨香馆对雨 其二,清代,弘历,

欲拟山如画,犹虞画不如。迎人先洗壒,泽物不分樗。

风势雄偏爽,云容澹自舒。须臾晴旭朗,新黛入烟疏。

12

雨中斋居寄倪烱

作者:王褒(明代)

雨中斋居寄倪烱,明代,王褒,

空斋疏雨又黄昏,那复孤灯坐掩门。纵道异乡常不雨,举头看月也消魂。

79

送故人韩士林北上

作者:王翰(唐代)

送故人韩士林北上,唐代,王翰,

少年鞍马事弓刀,关塞风尘变二毛。午夜谩弹豪士铗,一寒谁借故人袍。

新丰遣兴惟沽酒,泽畔行吟秖命骚。此去周南莫留滞,金台重筑待英髦。

65

春霖

作者:韩琦(宋代)

春霖,宋代,韩琦,

咫尺东郊路,春霖绝未通。销闲生弈思,醒睡费茶功。

楼迥昏昏雾,窗寒霎霎风。待晴桑陌上,五马恣

48

送钱省元赴太平州教授

作者:徐玑(宋代)

送钱省元赴太平州教授,宋代,徐玑,

王国重熙洽,邦基百世安。

深源混清浊,进道阐平宽。

学术知同贵,师儒颇异观。

修名褎兰省,旧格别蝉冠。

十载田庐隐,三年客授官。

括溪方水涨,江左尚春寒。

论议何时一,行藏此日难。

宿醒江柳绿,风物强加餐。

16

画屏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画屏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六月炎蒸百虑烦,举目一见心暂閒。市人悠悠那得识,此意高山流水间。

51

送蔡奕同年

作者:刘敞(宋代)

送蔡奕同年,宋代,刘敞,

功名贵早达,时俗轻小官。念子两未适,出门何独欢。

古贤有禄仕,先圣戒色难。义慊固为美,势卑岂足叹。

采兰岁云暮,接淅心不安。宛转腰间丝,崔嵬头上冠。

车马有光辉,里闾有耸观。勉旃爱玉体,自致青云端。

71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三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三,宋代,范纯仁,

紫塞持戎节,青蒲职谏垣。囊封矜朴直,牍背辨深冤。

终赖重瞳顾,难忘再造恩。微躯如获殉,黄鸟不须论。

94

送三八弟归九江 其四

作者:王遂(宋代)

送三八弟归九江 其四,宋代,王遂,

江公与二敏,同葬敷山阴。下有虎豹藏,上有猩鼯吟。

颇闻梁柱姿,时受斤斧侵。展转不成寐,令人若为心。

63

吴帝庙

作者:赵鼎(宋代)

吴帝庙,宋代,赵鼎,

阿瞒鬼之雄,掌握弄神器。孙刘相继踵,分争足鼎峙。

支吾仅自保,终作降囚系。智力非不如,亦各论其地。

吾闻隆准公,几为强楚毙。转粟收散兵,正赖关中势。

中原乃腹心,四肢吾所制。英雄建立初,岂但夸一世。

处之或不然,果非长久计。古人今复生,此论无以异。

58

岩桂盛开因游步久之

作者:韩淲(宋代)

岩桂盛开因游步久之,宋代,韩淲,

行到东家岩桂乡,花房浓密树身长。风行黄落留云影,雨出青空漏日光。

已分角巾攲处折,未饶藜杖静中忙。山林寂寂归高隐,水石迢迢出远荒。

83

陪大司马游西湖

作者:李焘(宋代)

陪大司马游西湖,宋代,李焘,

今朝节钺下楼船,昨夜风涛已晏然。白鹤晴光摇锦席,朱明霁色入琼筵。

长桥候骑天中度,孤屿移舟镜里悬。司马壮游情不浅,风流应并长公传。

31

予读书之室先从兄时南尝扁以绿猗今二十馀年矣感叹存殁遂成长篇

予读书之室先从兄时南尝扁以绿猗今二十馀年矣感叹存殁遂成长篇,宋代,方一夔,

峨峨高山东,迢迢青溪曲。采蘅撷薜荔,结搆蜗牛屋。

中有读书堂,堂外万脩竹。错出泉石间,翛然隔尘俗。

劲刚逢干节,空洞夷齐腹。长钓横江鲸,翠立摩天鹄。

借问主人谁,彼美清如玉。瓶罂空四壁,简册富万轴。

小篆揭新扁,高步踵前躅。箨龙忽变化,遗歌焉忍续。

岁晚坐相向,此君幸予辱。荣悴纷变态,风雨寒旸燠。

春来枝叶蕃,苍璆森在目。势且干青云,肯顾凡草木。

怜渠痛洒扫,日哦三四幅。吾诗试评品,千古配淇澳。

42

长相思

长相思,宋代,王予可,

风暖时。雨晴时。熏褶罗衣人未归。螓蛾愁欲飞。

枕琼霞。琐窗纱。帘月楼空燕子家。春风埽落花。

19

游下岩崇封院 其一

游下岩崇封院 其一,宋代,程公许,

鼓枻前春过下岩,空将目力寄云端。而今真个岩头去,领取烟云泼袂寒。

76

鹡鸰

鹡鸰,明代,祝允明,

长枕三郎作颂时,桂宫兰殿重含思。宁哥可是知人意,小院梨花玉笛吹。

92

踏莎行 闺情

踏莎行 闺情,清代,叶小鸾,

意怯花笺,心慵绣谱。送春总是无情绪。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

倚遍阑干,斜阳几许。望残山水濛濛处。青山隔断碧天低,依稀想得春归路。

32

送李懋推放归

作者:温纯(明代)

送李懋推放归,明代,温纯,

拜夕怜青琐,飞霜独犯颜。长留忠胆在,不惜壮心閒。

圣主恩波渥,逐臣邺下还。赐环应有日,那得恋东山。

24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七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七,明代,释今无,

跳跃双丸射海涛,鸱夷真否有三高。人间苦乐迷黄鹄,水国旌旗插白艚。

避世逢萌过雁塞,思秋张翰泛渔舠。空来野老无供给,钵水孤擎只冷淘。

51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五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五,明代,区大相,

保傅青宫白发新,玄成勋业在枫宸。篱花未醉陶元亮,镜水先归贺季真。

凤诰旧颁云五色,龙楼新捧日重轮。徒令祖帐青门客,怅望贤哉此老臣。

6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