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刘敏叔画杨诚斋先生探梅图

雪里梅花共月明,梅边杖屦一般清。江南此景人寂寞,抚卷悠然幽兴生。

24

谢子强

温州永嘉人,字强学。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起州县,累迁至兵部侍郎,擢待制。理宗宝祐间帅广东,有政绩。度宗咸淳中以华文阁待制知庆元府。后守本官致仕。卒谥清惠。

其他诗经

游郭处士庄

作者:吴栻(清代)

游郭处士庄,清代,吴栻,

几里松阴处士家,亭台潇洒静无哗。幽人睡起浑无事,半卷疏帘看晚霞。

75

会黄正臣

作者:黄裳(宋代)

会黄正臣,宋代,黄裳,

北山亭上共看书,少壮相逢气尚粗。乐事每闻高义长,病文尝借远烟涂。

樽罍且慰人离合,龟鉴应知我有无。蟋蟀在堂年又晚,欲邀乡语负寒炉。

79

重寄张愈光 其一

作者:杨慎(明代)

重寄张愈光 其一,明代,杨慎,

海客张公鬓巳苍,豪游曾结少年场。古文金碧盘龙虎,丽句琼瑶琢凤凰。

寻壑径丘穿窈窕,倚楼看镜立沧芒。朔风鸿雁传消息,明月青山隔几乡。

31

【双调】新水令 乐道老来方

作者:范康(元代)

【双调】新水令 乐道老来方,元代,范康,

乐道

老来方知幼时非,急省悟半途之际。明明的添寿算,暗暗的减容仪。白发相催,全不似少年日。

【驻马听】日月如飞,急急光阴如逝水;去年今日,看看故友眼前稀。想藏阄打马都成非,思包商吟咏成何济,何所宜,都不如保全一点元阳气。

【乔牌儿】叹光阴如过隙,百年人旅中寄。被宿生冤债将身累。今日还了他方利己。

【沉醉东风】从教师诗书颇习,参释道性命根基。杏林中作生涯,橘井内为活计。炼玄元象帝幽微。有一日三岛十洲将名姓题,抵多少一官半职。

【雁儿落】一心待悟真常修物理,萦方寸绝名利,离尘寰远世交,游阆苑达仙契。

【得胜令】呀!我如今参透静中奇,识破动中机。人我山为平地,是非海波浪息。莫待要呆痴,将意马心猿系。休纵放奔驰,现一轮皓月辉。

【折桂令】现一轮皓月光辉,朗朗圆明,无缺无亏,恰一气才分,二仪初判,早三姓支离。生共死有几人悟得,死与生何处归依。奥妙玄微,不索猜疑。若吞却一粒金丹,怕甚么六道轮回。

【离亭宴煞】诵《南华》讲《道德》,谈《周易》见天心,察地利明人事,须持心炼已。分宾主,定浮沉;辨疏亲,识老嫩;通造化,别真伪。晓屯蒙否泰交,知消长盈虚意。甚的是先天至极?打破了太虚空,便是那出世超凡大道理。

18

【仙吕】点绛唇 探卷抽签,

【仙吕】点绛唇 探卷抽签,,元代,王大学士,

探卷抽签,看书学剑,皆是虚谄。指望待折佳攀蟾,谁承望无凭验。

【混江龙】少年风欠,老来赢得病恹恹。自忖身居村野,几时曾再想闾阎。四面土墙缺处补,二椽茅屋破时添,且把时光渐。落一个身心自在,煞强如名利拘箝。

【油葫芦】村院里闲游情正忺,将农可检,见几个牧童儿杂耍可观瞻。一个扮老先生亻芻撇撇衠寒脸,一个做小学士舌剌剌全胡念。一个射天指日月到处里拿,一个捞藏模模一地里潜。一个拖着竹扫帚学开店,一个推着木古鲁卖油盐。

【天下乐】一个黄桑叶拈将来额上粘,一个那里磨镰。一个将榆树舔,一个树梢头啅歌不怕险。一个吊小鬼的灰抹眉,一个扮判官的墨画了髯,一个扮牛王着土抢脸。

【后庭花】一个调灰驴的将脚面闪,一个学相扑的手腕来搧。一个革刃将葫瓜割,一个棘针将酸枣签。一个把鹊儿拈,一个手拖着席片。一个瓦砣砣衮罢合掂,一个泥窝窝捽破合添。

【柳叶儿】一个把绿蓑衣披苫,一个将布留儿彪,一味的掀撏。一个撮金钱手掿着衣襟验,一个寻方门任谁嫌,一个挑蜂案不离房檐。

【尾】一个拾砖块把答儿尖彪,一个寻瓦片把拖车儿掂。一个倒骑黄牛紧跟踮,一个碓亭上学将纱钞检。一个学卖卦将泪眼偷淹,一个学跛忄敝痂目廉。一个把嫩草叶拾将来把布衫儿染,一个擂泔飘的休谄。一个敲铜盆的手倩,一个向柳阴中学舞一张锨。

20

【南吕】一枝花 自序丑斋生

【南吕】一枝花 自序丑斋生,元代,钟嗣成,

自序丑斋

生居天地间,禀受阴阳气。既为男子体,须入世俗机。所事堪宜,件件可咱家意。子为评跋上惹是非。折莫旧友新知,才见了着人笑起。

【梁州】子为外貌儿不中抬举,因此内才儿不得便宜。半生未得文章力,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更兼着细眼单眉,人中短髭鬓稀稀。那里取陈平般冠玉精神,何晏般风流面皮,那里取潘安般俊俏容仪?自知,就里。清晨倦把青鸾对,恨煞爷娘不争气。有一日黄榜招收丑陋的,准拟夺魁。

【隔尾】有时节软乌纱抓扎起钻天髻,于皂靴出落着籁地衣。向晚乘闲后门立,猛可地笑起。似一个甚的?恰便似现世钟馗唬不杀鬼。

【牧羊关】冠不正相知罪,貌不扬怨恨谁?那里也尊瞻视貌重招威!枕上寻思,心头怒起。空长三千岁,暗想九千回。恰便似木上节难镑刨,胎中疾没药医。

【贺新郎】世间能走的不能飞,饶你千件千宜,百伶百俐。闲中解尽其中意,暗地里自恁解释,倦闲游出塞临池。临池鱼恐坠,出塞雁惊飞,入园林,俗鸟应回避。生前难入画,死后不留题。

【隔尾】写神的要得丹青意,子怕你巧笔难传造化机。不打草两般儿可同类。法刀鞘依着格式,妆鬼的添上嘴鼻,眼巧何须样子比。

【哭皇天】饶你有拿雾艺冲天计,诛龙局段打凤机。近来论世态,世态有高低。有钱的高贵,无钱的低微。哪里问风流子弟?折末颜如灌口,貌赛神仙,洞宾出世,宋玉重生,设答了镘的,梦撒了寮丁,他采你也不见得。任自论黄数黑,谈说是非。

【乌在啼】一个斩蚊龙秀士为高第,升堂室古今谁及。一个射金钱武士为夫婿,韬略无敌,武艺深知。丑和好自有是和非,文和武便是傍州例。有鉴识,无嗔讳,自花白寸心不昧,若说谎上帝应知。

【收尾】常记得半窗夜雨灯初昧,一枕秋风梦未回。见一人,请相会,道咱家,必高贵。既通儒,又通吏,既通疏,更精细。一时间,失商议,既成形,悔不及。子教你,请俸给,子孙多,夫妇宜。货财充,仓凛实,禄福增,寿算齐。我特来,告你知,暂相别,恕情罪。叹息了几声,懊悔了一会。觉来时记得,记得他是谁?原来是不做美当年的捏胎鬼。

64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一七四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一七四,近现代,伯昏子,

新霖濯濯解园枯,淑气沁人何美乎。杜宇欣从病薇唱,尔能共饮一杯无。

88

和丁志善韵

作者:王翰(唐代)

和丁志善韵,唐代,王翰,

君到吴山我夏城,山斋寂寞砚生冰。每逢夜雨成新恨,伫望停云寄远情。

去馆旧书今暂束,閒门无客昼长扃。年来病废知何用,拟结江湖鸥鹭盟。

90

高士咏。颜阖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颜阖,唐代,吴筠,

世情矜宠誉,效节徼当时。颜阖遵无名,饭牛聊自怡。
逃聘鄙束帛,凿坏欣茅茨。托聘嚣尘表,放浪世莫知。

83

贺新郎

作者:虞集(元代)

贺新郎,元代,虞集,

丹荔明如火。想江城、薰风乍透,绣帘青琐。宝篆香消初睡起,叶底流莺又过。

算几度、思归未果。欲剪冰绡凭谁寄,恐腰围、渐减愁无那。

临岸曲,命舟舸。

凉宵冉冉银蟾度。望清辉、千里照人,雾低云亸。准拟雕梁栖飞燕,早晚新巢定妥。

叹会少离多似我。留滞文园头先白,念琴心、久为芳尘锁。

将旧恨,归江左。

96

中秋不见月

作者:韩琦(宋代)

中秋不见月,宋代,韩琦,

中秋宜月不教晴,人倚危楼意未平。任是他时圆更好,争如今夜略分明。

43

晚春即事

作者:高翥(宋代)

晚春即事,宋代,高翥,

轻烟终日锁楼台,细雨丝丝半湿苔。

杜宇一声青嶂外,溪流时送落花来。

86

五仙谣

五仙谣,宋代,郭祥正,

番禺五仙人,骑羊各一色。手持六秬穗,翱翱绕城壁。

翩然去乘云,诸羊化为石。至今留空祠,异像犹可识。

曾闻经猛火,毫发无痕迹。五仙宁复来,三说颇难测。

只忧风雨至,半夜随霹雳。君不见羌庐刘越之洞天,万象森罗无一尺。

47

荷叶浦中

荷叶浦中,宋代,葛天民,

急雨捎荷分外奇,珠玑狼籍锦纷披。

下塘六月关心处,西塞扁舟入手时。

却傍青芦深处宿,还思白石去年诗。

平生浩荡烟波趣,月淡风微只自知。

71

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

作者:卫泾(宋代)

为运使蔡国博寿二首,宋代,卫泾,

橘颗围仙饱紫芝,菊潭酿酒拍金卮。

九秋沆砀成功日,六辔光华初度时。

试问江湖劳漕輓,何如朝夕密论思。

预知来岁生朝后,更著宫袍拜赤墀。

34

幽怀十二首 其九

作者:冯山(宋代)

幽怀十二首 其九,宋代,冯山,

众呼楚比死,瘈走华氏惊。仲尼厄兵守,不辍弦歌声。

外物匪忧患,中怀自险平。古人纵天机,以道不以兵。

41

戊申燕九日

作者:吴宽(明代)

戊申燕九日,明代,吴宽,

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毬人马吼。

古祠北与学宫依,箫鼓不来牲醴稀。如何义士文履善,不及道人丘处机。

76

代赠吉祥寺碧云上人

代赠吉祥寺碧云上人,明代,卢龙云,

并入招提境,慈云护吉祥。飞来山共碧,映处谷为光。

缥缈诸天外,纷纶慧日旁。萧斋能礼客,时拟惠休章。

66

田家杂兴五首 其四

田家杂兴五首 其四,明代,周是修,

耕樵无远地,嫁娶止比邻。山果随归惯,溪鱼入馔频。

教疏难尽礼,俗朴易居贫。但祝时年好,烧钱拜社神。

57

野宿

作者:郑岳(明代)

野宿,明代,郑岳,

浃旬长苦雨,今夕月生光。影动晴峰雪,寒凝碧瓦霜。

盘飧罗野蔌,鸡犬静村庄。重引还山兴,题诗寄草堂。

8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