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名园锁绿苔,亭亭冰艳为谁开。
乍疑奔月常娥去,忽见寻梅僧孺来。
浅笑故应窥水镜,片飞看复落深杯。
王孙家有雪儿唱,莫待霜天晓角催。
这首诗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诗人对梅花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孤傲。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描写细腻而生动,带给读者独特的感受。
诗人通过形容梅花的绿苔覆盖、冰艳绽放,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梅花在冰雪覆盖的严寒季节中仍能绽放,给人以勇敢和坚强的形象。
诗中提到的僧人寻梅,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脱尘俗的意境。他微笑着,似乎洞察了生命的真谛,看到了水中的倒影和片飞的梅花。
最后两句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呼唤。王孙家的雪儿在歌唱,预示着梅花的美丽将被传承和歌颂。而“莫待霜天晓角催”则是对时光流转的警示,敦促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时光流逝、美好消逝才后悔。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对坚韧美丽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警示,让人在品味梅花之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意义。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丙寅正月十日召诸王臣工集重华宫联句,清代,弘历,
韶年和乐会周亲,丽藻同赓翰墨臣。宴借传柑先令节,俗沿桃菜协良辰。
矞云已报三阶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声多催腊尽,梅花香发竞时新。
普天共仰升平庆,率土咸沾化育仁。击壤尧衢民气豫,纽芽禹甸物情訚。
匪今稔岁祥为大,自古天伦乐是真。回忆文筵歌撒荔,久铭帝德粲雕珉。
九重瑞霭舒佳景,六出琼葩应大钧。丝管清音天上至,琅玕古色座中陈。
曈昽旭日临青琐,缭绕祥烟护紫宸。一德景行先圣业,同堂嘉叙古风淳。
欣开锦席酬三叔,尚记仙诗和四宾。
铺首宜春书吉字,地衣送暖袭华裀。屏开鸾影辉丹宇,砌转鳌峰映碧峋。
列坐承恩齐搦管,分行肃侍俨垂绅。光生几研分题遍,响遏韶钧得句频。
银汉分支涵雨露,猊烟结篆引璘彬。礼陶乐淑私须克,孔思周情道在纯。
何必联吟誇有过,也知群擢愿希荀。九华枝外依仙岛,五色云中仰圣人。
骀荡风微腾紫盖,慈宁福厚锡苍旻。喜瞻陇麦千畴润,恰数阶蓂十叶匀。
鱼藻载歌恩似海,龙文健举笔如神。拜飏顿觉诗怀畅,衎乐过于酒味醇。
乳液广沾仙掌露,雕盘屡给大官珍。宝幡巧剪悬双胜,脆缕纷堆荐五辛。
渐转晴晖迟蔼蔼,微生阳气始礥礥。已教彩燕翔珠箔,未许青牛迓绮闉。
歌继柏梁宗异并,人来枵诣燕游申。爻占云陆鸿仪渐,风咏周南麟趾振。
湑露早叨陪上日,需云又庆值初旬。铿訇仙籁闻锵佩,优渥宫壶捧赐银。
祥启重华光糺缦,班随群列礼遵循。瑞云乐奏声盈耳,坚齿香浮醴入唇。
十八数符瀛苑侣,大千界乐化台民。辑圭剑履通重译,献赆梯航到八闽。
遍覆寰区唯岂弟,迪知宅俊在忱恂。芬馨馔玉颁缃核,皦绎摐金叶磬均。
艳发唐花嗤羯鼓,风回文沼蹙鱼鳞。丁冬莲漏来西极,错落珠灯缀大秦。
近傍御床邀异数,重扬天藻续前因。探源远溯龙门浪,觅韵艰披鸟道榛。
殿是集贤传雅事,职司簪笔步芳尘。诏宽礼数无拘束,喜溢天颜展笑嚬。
嘉会恰逢几暇顷,宠光兼被岁寒身。暖随东陆符星指,霁豁西山带雪皴。
敢拟欢娱同宴镐,为酬勤动想吹豳。庭罗宝树霞千叠,诗擘瑶笺韵几巡。
计日夜珠刚就满,笑看瑞叶尚馀津。
东风第一枝 立春日,和竹屋韵,清代,姚华,
碧盌分浆,雕盘荐饼,江梅初过寒雨。酒花香泛新情,烧痕远连故土。
皇都绝胜,怎约束、东风情绪。渐老怀、辜负春归,懒赋庾郎愁句。
冰解冻、鲤泉试吐。刀罢剪、燕钗低舞。草尘青候飞葭,柳蘖翠回败缕。
北云辇素,早梦破科名佳遇。莫秉烛、从此沉酣,肯浅淡容春去。
种德亭,并叙,宋代,苏轼,
小圃傍城郭,闭门芝朮香。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
元化善养性,仓公多禁方。所活不可数,相逢旋相忘。
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我欲东南去,再观双桧苍。
山茶想出屋,湖橘应过墙。木老德亦熟,吾言岂荒唐。
石桥歌,宋代,张伯端,
吾家本住石桥北,山镇水关森古木。桥下涧水彻昆崙,山下有泉香馥郁。
吾居山内实堪誇,遍地均栽不谢花。山北穴中藏猛虎,出窟哮吼生风霞。
山南潭底隐蛟龙,腾云降雨山濛濛。二兽相逢斗一场,玄味隐伏皆真祥。
景堪美,吾暗喜,自斟自酌醺醺醉。醉弹一曲无弦琴,琴里声声教仔细。
可煞醉后没人知,昏昏默默恰如痴。仰观造化工夫妙,日还西出月东归。
天是地,地是天,反覆阴阳合自然。识得五行颠倒处,指日升霞归洞天。
黄金屋,白玉椽,玉女金童日侍前。南辰北斗分明布,森罗万象现无边。
无昼夜,要绵绵,聚散周天火候全。若问金丹端的处,寻师指破水中铅。
木生火,金生水,水火须分前后队。要辨浮沉识主宾,铅银砂汞方交会。
有刚柔,莫逸意,知足常足归本位。万神齐贺太平年,恁时国富民欢喜。
此个事,好推理,同道之人知此义。后来一辈学修真,只说存养并行气。
在眼前,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难比。先且去病更延年,用火烹煎变阳体。
学道人,去思已,休问旁门小法制。只知目下哄得人,不觉自身暗憔悴。
劝后学,须猛絷,莫徒抛家住他地。妙道不离自家身,岂在千山并万水。
莫因循,自贪鄙,火急寻师觅玄旨。在生若不学修行,未必来生甚胎里。
既有心,要终始,人生大事惟生死。皇天若负道心人,令我三涂为下鬼。
古钓台歌送阮阅休美成沿檄浙东,宋代,程俱,
饿夫一往西山空,攫金胠箧清昼同。东方作矣事何若,玉柙未解裙襦中。
排肩炙手日卓午,暮夜掉臂日送西飞鸿。谓言冰壶不受污,正似马耳经东风。
我思一人,去我千载,乃在浙水之东富春濑。山嵚岖兮矗云汉,溪流喧豗白石乱。
濑声尽处万寻碧,蟠蜒蜿兮守斯人之故宅。旁人指山名钓台,下视九土氛黄埃。
投竿百犗何足道,直拂三珠挂瑶草。彼一人兮皎独立,清风为神冰为骨,佩琼蕤兮结明月。
纫蘅兰以荐枕兮,服龙渊之无缺。羊裘蒙茸溪水旁,大胜被衮升明堂。
刘秀发兵诛不道气,厌昆阳才一扫。登床抚腹坐太息,始信赤符非至宝。
君房素痴定不痴,致位鼎足何其危。阿谀顺旨腰领绝,安知直言身见杀。
我昔客新定,挂帆七里滩。整冠拜祠下,岩岩千仞层台巅。
神游八海极,彷佛聆其语,但觉万古松风寒。滔滔举世无不可,正自丧我非毋我。
严滩水清山翠微。贪廉懦立归来兮,奎蹄絮缝不可以久栖。
太山篇,明代,李攀龙,
大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
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
云霞自窈窕,石室何青葱。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
灵液飞潺湲,芝草如蒿蓬。唯帝拥灵符,千载一升中。
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