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语群公,将束轻装,竟别淮扬。去夜猿多处,蛮山迢递,荔枝红日,细雨微茫。
愁自关心,饥能驱我,士到千人气不昂。西斋叟,记昔曾经此,话我偏长。
阴燐野烧沙场。更枕畔、魂惊客梦妨。听潮生沧海,长鲸夜斗,风号大麓,神乌宵翔。
说到愁时,灯昏月黑,讵待离乡始断肠。幡然悔,尽故园此日,诗酒襄羊。
江苏兴化人,字仲子,号种园。工书,擅长行、草。家贫,嗜饮,常以笔质酒家,求其墨迹者必先为赎笔,方能得其书。
齐天乐,清代,刘永济,
西风偷换鸣蝉树,綀襟嫩凉先怯。淡霭沉山,稀星堕水,秋阔天容如抹。
瑶宫片月,映深碧层霄,洞然莹彻。万景昏冥,世间惟此最高洁。
今宵谁共胜赏,露萤低自照,如伴凄切。雾冷南楼,波荒北渚,千古风流都歇。
江山俊杰,算一例成尘,浩歌空发。伫久红桥,境清鸥梦接。
示平甫弟,宋代,王安石,
汴渠西受昆崙水,五月奔湍射黄矢。高淮夜入忽倒流,埼岸相看欲生嘴。
万樯如山矻不动,嗟我仲子行亦止。自闻留连且一月,每得问讯犹千里。
老工取河天上落,伏砾邅沙卷无底。土桥立马望城东,数日知有相逢喜。
墙隅返照媚槐谷,池面过雨苏篁苇。欣然把手相与闲,所愿此时无一诡。
岂无他忧能老我,付与天地从今始。闭门为谢载酒人,外慕纷纷吾已矣。
酬陆长史倕诗,南北朝,刘孝绰,
王粲始一别,犹且叹风云。况余屡之远,与子亟离群。
如何持此念,复为今日分。分悲宛如昨,弦望殊挥霍。
行舟虽不见,行程犹可度。度君路应远,期寄新诗返。
相望且相思,劳朝复劳晚。薄暮阍人进,果得承芳信。
殷勤览妙书,留连披雅韵。冽洲财赋总,慈山行旅镇。
已切临睨情,遽动思归引。归欤不可即,前途方未极。
览讽欲谖诮,研寻还慨息。来喻勖雕金,比质非所任。
虚薄无时用,徘徊守故林。屏居青门外,结宇霸城阴。
竹庭已南映,池牖复东临。乔柯贯檐上,垂条拂户阴。
条开风暂入,叶合影还沈。帷屏溽早露,阶霤扰昏禽。
衡门谢车马,宾席简衣簪。虽愧阳陵曲,宁无流水琴。
萧条聊属和,寂寞少知音。平生竟何托,怀抱共君深。
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馀景骛登临,方宵尽谈谑。谈谑有名僧,慧义似传灯。
远师教逾阐,生公道复弘。小乘非汲引,法善招报能。
积迷顿已悟,为欢得未曾。为欢诚已往,坐卧犹怀想。
况复心所积,兹地多谐赏。惜哉无轻轴,更泛轮湖上。
可思不可见,离念空盈荡。贾生傅南国,平子相东阿。
优游匡赞罢,纵横辞赋多。方才幸同贯,无令绝咏歌。
幽谷虽云阻,烦君计吏过。
答江丈雨中,宋代,刘敞,
繁阴乘炎夏,晦色竟朝暮。蛟龙困云雷,虎豹病氛雾。
过时畏昏垫,推分纵所遇。闭阁空自愁,救饥眇无素。
江侯卧闾里,本自济时具。方与造物游,昔同斯人虑。
作诗破幽愤,极笔纡远慕。磊落三贤人,千秋如面晤。
道同义相契,未必形影附。长谣鸡鸣篇,因见君子度。
赠上蓝晋禅师,宋代,郭祥正,
泐潭月公晦,其禅妙诸方。传之晋伯明,独步入豫章。
一登上蓝座,日月迥辉光。问法瞻丈室,方广不可量。
人人得甘露,灌顶心清凉。又通世俗书,落笔皆文章。
众鸟难悉名,卓然唯凤凰。羽仪下云霄,五色在山冈。
先帝昔临御,京城开宝坊。明诏求法才,众老争低昂。
惟师不妄念,安之如太行。乃知北远师,驾幸不下床。
所传信匪讹,千载两相望。篁竹架清风,乔松裛寒霜。
回心剃须发,永愿陪翱翔。
夏景 竹影金琐碎,宋代,刘辰翁,
竹可淋漓画,难将竹影临。寂寥谁布地,琐碎总如金。
密处开为径,疏时舞又阴。汗青销作字,翡翠屑成林。
弄月平分破,临风凿落斟。锵然声入耳,忽认是徽琴。
漱玉泉,宋代,蒋之奇,
断崖天削成,半腰为坳窊。殿阁在其中,乃是释子家。
初疑无路通,去必淩紫霞。屈曲转山足,云萝可攀拿。
忽然至其上,金碧藏谽谺。却见岩下路,目睛眩生花。
僧有定慧者,来自蜀道赊。五代方乱离,相此山水佳。
卜居不复出,焚香拥袈裟。嗟余但企仰,涉世空喧哗。
安得寄遁此,可以忘幽遐。
帝京篇,明代,卢龙云,
皇家首善枕居庸,山河孕毓环青葱。绣户朱门通十道,龙楼凤阁严九重。
簪缨漏待鹓鸾簉,戟卫营连虎豹雄。贵倖轩车流似水,豪游衣马气如虹。
玉帛群方俱萃止,赆琛无远不同风。昔时天子日临御,将相安危深眷注。
宵衣咫尺近重瞳,便殿从容亲谠语。自从回禄稍为灾,将作频烦忧爰处。
两宫虽幸觏重新,三殿才闻工乍举。大内深居静有常,天上人间渺莫睹。
迩来况复多妖氛,去年暑雨溢城闉。至今食玉兼炊桂,在处釜鱼与甑尘。
闾阎生理日消索,今昔人心异笑嚬。主计帷中难借箸,司马门前惧脱巾。
庙算由来因圣主,国是兼之藉大臣。坐看调燮先宁迩,四海同归万历春。
夜坐,明代,释函可,
久病长宜静,山中静有馀。况当深夜后,积雪在庭除。
风枝寂不鸣,四壁虫晏如。星斗宿檐际,微月淡空虚。
其时心腑澄,泰然廓吾庐。云影暂舒卷,荡涤返太初。
天地化为水,何处觅吾躯。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