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莫问妆楼处,御沟烟水如旧。满目江山,古而无死,此日定应谁有。
乌栖鹿走。只一段铅华,芳名未朽。直道忘情,试来此地断肠否。
春风何限当日,下帘声一派,远山青后。凤胫灯昏,龙香拨暖,消得宿妆残酒。
寂寥清漏。早一曲回心,几时重奏。付与昏鸦,夜寒喧禁柳。
(1623—1702)江苏无锡人,字荪友。以诗古文辞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博学鸿儒,试日仅赋一诗而出。授检讨,修《明史》,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右中允,乞归。工书画,有《秋水集》。
临江仙 再用前调书怀,明代,周瑛,
高阁日长人语静,风铃时动檐牙。故乡道路望中赊。
只凭寒夜梦,和月到梅花。
春事阑珊双鬓短,襟怀半在桑麻。落英无意恋枯槎。
东君犹自错,留我美人家。
和陶拟古九首 其四,宋代,苏轼,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和李公择题相国寺坏壁山水歌,宋代,刘攽,
苍山本自千万丈,怪尔断落盈尺中。枯松挂崖正矫矫,白云出谷方溶溶。
忆昨高秋十日雨,百川涌溢腾蛟龙。丹青坏劫不可驻,金碧拂地俱成空。
人间流落万馀一,掇拾补缀几无从。当时画手合众妙,得此诚是第一工。
松阴行人何草草,秃帻小盖马色骢。长涂未竟不得息,啸歌正尔来悲风。
巨灵擘华疏黄河,夸娥移山开汉东。海波芥子互出没,大雄游戏神与通。
我今与君未尝觉,指视壁画将无同。新诗飘飘脱俗格,得閒会复来从容。
游渶川石桥,宋代,范纯仁,
英山富泉石,翠岩映清涟。近可杖屦及,寂无市井喧。
良辰惜虚过,幽寻忍空还。幸接鸿雁序,愧在骅骝前。
一径入岚霭,遍野皆兰荃。洗耳慕颍曲,散发非伊川。
芳意动宿楚,暖脉通幽泉。遥源发何所,积流浩成渊。
断岸矗苍壁,澄瀛印晴天。人稀石有彴,村远鱼无筌。
初开腊瓮酒,乍减春衣绵。风光入雩咏,暄和临禁烟。
柔莎当茵席,轻漪泛觥船。天日正清润,水云共澄鲜。
灵苗恣采撷,古迹皆穷研。高会屏纷杂,野具无荤膻。
繁英落如糁,幽禽语如弦。嫩香小杏肥,深碧新荷圆。
游鯈忽上下,戏蝶时翩翾。芳树荫坐钓,平石醒醉眠。
共得真隐趣,勿为豪华传。满目是图画,在处皆潺湲。
春风拂归袂,暮景生吟鞭。恨不见山月,月晓山南边。
次韵景仁寄君实决乐议之作,宋代,范纯仁,
馀生苦多难,所向招诋谰。前年失二子,悲肠剧刳剜。
悸魂念职守,忧患何瀰漫。叫阍辄自陈,闻者为辛酸。
朝恩俯从欲,幸忝留司官。薄廪沾甑釜,尚愧远祖丹。
西都多巨公,贤哲罗衣冠。亲炙挹高义,朝夕陪清欢。
蒹葭倚白玉,蚁蛭对层峦。肴羞屡陈列,桃梨烦雕钻。
翰林壶冰洁,秘殿朱绳端。远识固莫测,确论宜不刊。
立行皆表的,析埋亡髀髋。从容及议乐,辩论生酒阑。
相圃众如堵,楚战惴旁观。辞锋奋铦利,学海翻波澜。
解带拒班输,登坛劫齐桓。焚舟却魏武,火牛快田单。
守义若据险,持说侔执干。当仁不相让,食马几及肝。
听者如馁人,得味皆珍餐。折衷无圣师,简编阙且残。
谁能置轻重,愈见制作难。两家难未解,宜僚徒弄丸。
辨璞待炎火,知松须岁寒。善教已乃孚,大器久始完。
人虽不我合,留俾后世看。行道匪彊聒,贤蕴宁遽殚。
用舍系所逢,明哲固能安。乐天复知命,颐养资广胖。
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 其六,宋代,刘跂,
诗成吟咏转凄凉,独宿空帘归梦长。长年事事皆抛尽,惟到尊前是故乡。
大江东去 为张可子郎中寿,元代,王旭,
九秋风露,洗尘埃、人似华峰独立。兰省东南经济地,正赖风流筹画。湖海胸襟,冰霜气节,邈矣公难及。苍生望重,故园休梦泉石。且对得意江山,登临一笑,香满黄花席。更把西湖都酿酒,醉取白云诗客。乘兴为公,遍游仙府,检下长生籍。妙毫浓墨,书公寿禄无极。
次韵龙维周金陵出塞,明代,周是修,
君不见上国都门道如砥,九棘三槐夹三市。又不见金戈铁马阵云浮,拜命安边辞御楼。
车声连营若雷动,弦管啁啾发伶从。中天月色铁衣明,半夜霜花隼旂冻。
漠南塞北无王庭,蛇豕纵凶何足平。况今天子能得士,百万骁腾皆俊英。
凤阙龙城分虎卫,武备频年蓄精锐。阃外同推太尉贤,府中只数元戎贵。
钟山走势横千霜,金陵佳气成九章。运筹帷幄佐明主,似有汉代韩张良。
羽书昨日徵边戍,百里旌旗蔽烟渚。雄心一片独飞扬,要斩楼兰断归路。
贺兰山下寂无人,龙鳞水上且孤军。丈夫生死向前去,岂复回头怀所亲。
锦机漫织回文字,离情不夺英雄志。会须三箭定天山,青史功臣当锓梓。
黄尘大漠渺茫茫,却望君门天一方。边庭早晚应奏捷,献凯归来朝未央。
读两生艺,明代,曾曰唯,
词赋壮夫羞不为,而况区区事训诂。英雄气短无奈何,一半从今半学古。
史迁班固大文章,缩足偻行循八股。安排虫臂削鼠肝,焉用丈夫力如虎。
三百年来王制严,糊目经生无所睹。青苗剜目未糊心,不过当时小民苦。
帖括封锢天下士,甚于坑焚王介甫。志士强颜负起衰,区区聊复齐变鲁。
我今屈曲鬓成丝,安置此身何处所。一时出处千古名,二者计之去十五。
老牛局蹐观快犊,两生奇文灯下读。喑哑叱咤亦足豪,颖脱而出定可卜。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