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之南山岧峣,满山白雪堆琼瑶。我从山口入山去,直欲置身绝顶扪青霄。
所在皓以洁,入目清无嚣。危峰互高下,怪石争硗礅。
十里五里时有疏林相掩映,还听冰融春涧潺湲一水鸣轻涛。
轻涛殊不恶,游禽亦共乐。几阵乌鸦绕树飞,忽闻雌雉山梁作。
引领望山梁,高处生寒光。崩崖欲断不得断,冻云如卧还如僵。
云接山峰峰积雪,混然一气含苍茫。山灵招我顾我笑,微风拂拂恍惚相引来天阊。
乱山束车路,山鸟导先步。步步入崔嵬,一步一回顾。
回顾已失岭下村,举头复见青松树。松树争茏苁,树树涵烟容。
嗟我月余不及见,对之能勿开心胸。心胸开,坐莓苔,松风入耳声悠哉。
风声松声相喧您,一鞭遥指顶上来。顶上真窅窱,崇高立孤庙。
群山相与环,旭日临空照。观者于兹叹神奇,愧我尘踪今亦到。
此山穹窿自古今,我来俯仰还凭吊。庙中却立循阶墀,庙外踯躅观唐碑。
碑文漫漶字残蚀,碑石斑驳光陆离。匆匆拂拭不能尽其词,词中约略惟纪侯姜师。
侯姜师绩不足尚,贞观事业犹于千载想见之。驱车下山去,短桥复几度。
山雪溪雪白有痕,岭松涧松碧无数。君不见盘旋屈曲如游龙,当空一落奇势飞动多横纵。
又不见虬髯巍巍直立致天矫,独以瘦硬铁骨支撑寒漠奋鳞爪。
或且谡谡如鸣籁,或复亭亭如张盖。参差历落不知几经春,坐阅往来过客同沤尘。
孤干贞心总不改,苍颜翟黛终有神。松兮松兮孰与写其真,竟与天光山光相嘘相噙浩渺通无垠。
去路何回沿,四面凌巑岏。凿石以开道,盛夏犹余寒。
萦纡山势曲而曲,毗连磴道盘复盘。围以石墙垣,缭以木栏干。
缘溪绝窈窕,何处闻哗喧。悠然雪径开三三,郁然松荫青毵毵。
云迷北山北,路越南山南。人影乱移树影静,后车还接前车谈。
前后车遥长亘里,声息相闻仅如咫。才看古干横马前,倏仰乔柯出云底。
忆昔官南滇,曾上哀牢山。哀牢山头老松几万本,松花松叶落地如铺毡。
清阴下,跨骢马;款段徐行神潇洒,飘飘一若登仙者。
今日坐松间,又似重游也。乃知人间清闲真境不易得,得之往往在于寂寞荒凉之穷野。
日落晚风凉,人来松树塘。眼波集暮景,鼻观闻松香。
山峨峨兮水汤汤,雪皑皑兮松苍苍。安得此间买田一二顷,终吾身兮以徜徉。
(?—1833)广东连平人,字惺甫。颜希深子。乾隆拔贡。嘉庆间累官直隶总督。折狱明允,为仁宗嘉许。坐事革职,遣戍乌鲁木齐。旋起用,道光间复擢至直隶总督。
淮安路教谢西溪己丑二月饮叠山于敬义堂有诗,宋代,王奕,
收敛眉山草木英,心潜羲孔与时行。
浣花杜老惊人句,采石虞公贯日诚。
合上燕台为上宰,暂劳楚泮领诸生。
沉吟敬义堂中句,莫赎豪狂祢正平。
摸鱼子 送秋,清代,殷秉玑,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
残叶少。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
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
秋易老。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清樽已杳。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
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 其三,清代,翁方刚,
七人来者六,一岁至甫再。虽抱促膝怀,屡以溽雨碍。
桥南官河浚,近渐柴门对。万泉之上游,诸峰受以黛。
鳞鳞风漪来,动荡日光碎。空际飞鸟影,落我衣襟内。
小坐沙石旁,忽听村犬吠。始知园庐近,复资蔬亩溉。
半日问水源,不独观撷菜。
鼙舞歌五首 其二 灵芝篇,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淩虚台,宋代,苏轼,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自岐,宋代,欧阳修,
岐江望平陆,百里千馀岭。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峰峦互前后,南北失壬丙。天秋云愈高,木落岁方冷。
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万仞悬岩崖,一彴履枯梗。
缘危类猿猱,陷淖若蛙黾。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攀跻诚畏涂,习俗羡蛮犷。度隘足虽踠,因高目还骋。
九野画荆衡,群山乱巫郢。烟岚互明灭,点缀成图屏。
时时度深谷,往往得佳景。翠树郁如盖,飞泉溜垂绠。
幽花乱黄紫,茜粲弄光影。山鸟啭成歌,寒蜩嘒如哽。
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晨装趁徒旅,夕宿访闾井。
村暗水茫茫,鸡鸣星耿耿。登高近佳节,归思时引领。
溪菊荐山樽,田鴽佐烹鼎。家近梦先归,夜寒衾屡整。
崎岖念行役,昔宿已为永。岂如江上舟,棹歌方酩酊。
鹤林,宋代,赵文昌,
江声撼群山,万马东南驰。盘盘铁瓮城,鼓角缠秋悲。
维天有设险,实为奸雄资。阿奴何许来,王业自此基。
金陵气已基,虎口馀义熙。潜机寿阳发,凛凛天象垂。
划然九州鼎,竟属卖履儿。中原自汉蹶,神器良屡移。
黄屋如传舍,与夺谁汝疵。顺守尚有策,嗜杀徒自隳。
山阳作虞宾,豚犬犹能知。零陵一累囚,互亡何足疑。
凶德一至再,鬼责其何辞。殄歼肘腋来,泉壤悔莫追。
惜哉勤王功,一臭万古遗。我登黄鹤山,指顾生嗟咨。
茫茫六合内,俯仰几盛衰。尧年与桀日,究竟孰纲维。
东去云悠悠,西来风飔飔。把酒呼山灵,听我鹤林诗。
复雪,宋代,郭祥正,
连朝雪复雪,吾独拥红炉。樽中亦有酒,不为饥寒驱。
目前奚所忧,所忧在村墟。去年旱兼水,二税多逃逋。
十家九乏食,往往死路衢。空山嗥虎豹,深渊卧龙鱼。
飞鸟各敛翼,康庄断行车。倚门独悲歌,阳气何时舒。
依韵和查应辰朝散雪二首 其二,宋代,陆佃,
抱瓮何人似汉阴,一番膏润及根深。稍苏南亩耕耘力,甫逼东君造化心。
堪画不应须到晚,可收除是趁如今。宝陀若更施馀力,岂独坊名揭望霖。
合欢木,元代,吴师道,
合欢爱嘉名,矧复知昏旦。淮土产特多,葱茏荫沟岸。
离离青叶解,冉冉红茸散。静和宿露捲,动与微风恋。
物意岂悦人,和乐自堪玩。蹇予寡所谐,触事多忿悁。
亦儗学嵇生,植根向庭畔。
秋日奉别王元美比部详刑还京四首 其一,明代,卢楠,
送君沙麓野,延望漳水濆。尔登黄金台,我栖青桂林。
双雁起前浦,雄飞雌复沉。相背一何速,顾念隔长云。
远眺砀石宫,巍巍紫霄岑。千里益相思,郁悠伤我魂。
愿言策高步,图画终麒麟。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