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桥

作者:潘耒(清代)

旧传吴胥门,有桥甚雄壮。不知何当事,谄媚分宜相。

拆毁远送之,未悉其真妄。兹来经秀江,巍桥俨在望。

横铺八九筵,袤亘数十丈。石质尽坚珉,蹲狮屹相向。

皆言自苏来,运载以漕舫。严老自撰碑,亦颇言其状。

始知语不虚,世事多奇创。桥梁是何物,乃作权门饷。

鞭石与驱山,势力岂多让。充此何不为,穹天一手障。

为德于乡里,或云差可谅。不闻掠彼衣,而令此挟纩。

冰山一朝摧,籍没无留藏。独此岿然存,千秋截江涨。

颂詈两不磨,功罪亦相当。犹胜庸庸流,片善无足况。

吴山多佳石,胥江足良匠。有能更作桥,旧式犹可仿。

28

潘耒

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潘柽章弟。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清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终以浮躁降职。其文颇多论学之作,也能诗。所著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等。

其他诗经

寄头陀端公 其二

寄头陀端公 其二,明代,李之世,

黄云山下漏声声,记得同师采药行。莎径稻田扪露遍,撷来蔓草不知名。

78

扈驾马兰峪赐观温泉恭纪十韵

扈驾马兰峪赐观温泉恭纪十韵,清代,纳兰性德,

御天来凤辇,浴日启龙池。

野迥纡皇览,春浓值圣时。

落花萦彩仗,初柳拂朱旗。

行漏三辰拥,停銮万象随。

瑞征泉是醴,喜溢沼生芝。

特许观灵液,相将涉禁墀。

54

【仙吕】点绛唇 省悟

【仙吕】点绛唇 省悟,元代,程景初,

万种闲愁,一场春瘦,迷花酒。燕侣莺俦,煞青云友。

【混江龙】长想着少年时候,拈花摘叶甚风流。见了些春风谢馆,夜月秦楼

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八个字非虚谬:玲珑剔透,软款温柔。

【油葫芦】一世疏狂一笔勾,从今后都罢手,一场恩爱变为仇。赤紧的红裙

不解嘲风口,以此上青衫紧退揉花手。想着眼底情,眉角愁。则管里云来雨去空

<辶它>逗,终不见下场头。

【天下乐】只被你干赚得潘郎两鬓秋。想着你恩情,也不是永久,恰便似风

中落花水上沤。我恰待踏折他花套竿,撞出锦<囗贵>头,早是咱千自在百自由。

【那吒令】想当初您爱我时,剪青丝半纽。想当初敬您时,赠吟词一首。您

如今弃俺也,断金钗两头。想着您月底盟,星前咒,则怕你悔去也娇羞。

【鹊踏枝】俺如今志难酬,和俺不相投。误了俺雁塔题名。虎榜名留。有一

日博得五花诰在手,则怕你消不得粉面油头。

【寄生草】俺如今时间困,目下忧。三尺剑扫荡红尘垢,万言策补尽乾坤漏,

五言诗夺尽江山秀。若是柳耆卿剥得个紫袍新,你便是谢天香不避黄齑臭。

【尾】深缦笠紧遮肩,粗布衫宽裁袖,撇罢了狂朋怪友。打扮做个儒流,风

月所近新来给了解由。谁信你鬼狐由,误了我谈笑封侯,早难道万里鹏得志秋。

气冲斗牛,胸藏锦绣,钓鳌头谁钓您这乐官头。席上咏妓

万种娇娆,一团俊俏,十分妙。百媚千娇,端的是闭月羞花貌。

【混江龙】他若是含情一笑,朱唇一颗嵌樱桃。梨花玉体,杨柳纤腰。眉黛

春山娇滴滴,眼波秋水绿淘淘。可观可看,宜喜宜嗔。堪怜堪爱,难画难描。拨

银筝音吕韵悠扬,唱阳春白雪依腔调。你便有千金买笑,怎能够一刻春宵。

【油葫芦】喜遇得樽席上猛见了,更那堪情性好,言谈语话那清标。你看那

聪明伶俐诸般妙,更那堪续麻道字无差错。生的来花样娇,柳样柔。知今博古通

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天下乐】怎能够玉树同栖翡翠巢?无福的难也波消。自暗约,用心儿访寻

月下老。者莫你能会弹能会歌,能会绣能会描,怎生来少前程无下梢?

【那吒令】离情空懊恼,我魂劳梦劳;缘薄命薄,看明朝后朝。我劝你断肠

籍上除了姓名,姻缘簿上寻个着落,一星星记在心苗。

【鹊踏枝】我与你自量度,是评跋。你若听琴,我便题桥。趁青春年纪儿幼

小,休辜负好前程月夜花朝。

【寄生草】相思病何年尽?姻缘簿甚日了?你看他知轻知重知分晓,不能够

同行同坐同欢笑,到教我添愁添闷添烦恼。怎能够喜孜孜花下燕莺期?几时得笑

吟吟春日鸳鸯效?

【六幺序】眼前面人千里,耳边厢音信杳,隔三千弱水迢迢。闷恹恹鬼病难

熬,意迟迟情思心焦。桃源洞不见分毫,焰腾腾烈火烧袄庙,白茫茫水淹蓝桥。

莫不是我今生撅着相思窖?好教我行眠立盹,梦断魂劳。

【幺】哎,你个多娇,仔细听着:你若是花下相招,月底来邀,琴瑟和调,

同伴吹箫,咱两个一世儿团圆到老,恁时节有下梢。寻一个安乐窝巢,散诞逍遥,

倒大来志气清高。当日个谢天香、李亚仙寻思到,知轻重肯辨清浊,后来受用金

花诰。则学鸳鸯,休学那燕子伯劳。

【尾声】准备着花烛洞房春,安排下夜月笙歌笑,那时节喜喜欢欢宴乐。地

久天长成配偶,一世儿永远坚牢。画堂高怕是么暮暮朝朝,则学那连理树、合欢

带、比翼鸟。宝炉香渐烧,银台灯高照,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91

闷歌行十二首 其一

闷歌行十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山行旧路不堪重,及汎湖波又阻风。世上舟车无一稳,乾坤可是剩诗翁。

67

代答张君祖诗

代答张君祖诗,魏晋,康僧渊,

真朴运既判,万象森已形。精灵感冥会,变化靡不经。

波浪生死徒,弥纶始无名。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

胡不绝可欲,反宗归无生。达观均有无,蝉蜕豁朗明。

逍遥众妙津,栖凝于玄冥。大慈顺变通,化育曷常停。

幽闲自有所,岂与菩萨并。摩诘风微指,权遒多所成。

悠悠满天下,孰识秋露情。

23

恶圆之士歌

作者:元结(唐代)

恶圆之士歌,唐代,元结,

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3

江上

作者:李兼(唐代)

江上,唐代,李兼,

晚来舣棹濒江侧,汀草苹花间红碧。

无声画里更斜阳,匹练光中正秋色。

云间落帆击高树,烟外牧牛横短策。

黄昏渔火乱前村,犹有孤吟未归客。

74

西山探梅

作者:吴翊(清代)

西山探梅,清代,吴翊,

虎山桥头太湖曲,花为银海山为玉。湖乡岁判梅花租,花开便抵湖田熟。

我来系艇南溪边,晴空无雨山无烟。只有白云三十里,模糊隔断山中天。

笋舆侧入似无路,矮篱窄径相回旋。粘衣不嫌花雾重,压帽更爱花枝偏。

前迎后送来远所,豁眼倏上山之巅。慰斗岩边路幽仄,长旗岭外连西碛。

十家五家无别种,千树万树同一色。微分螺黛嶂横青,遥夺琉璃波涌白。

出林更上莲花台,枝枝玉叶当门开。一掷凡躯众香国,十年面目惭尘埃。

使君仙尉如可唤,芳魂古魄何悠哉?梅花不老青山在,姓名清绝留苍崖。

吴侬爱花乏花趣,但贪狂赏悭清句。寒花谢客似有言,好劝幽人为少驻。

45

诗偈 其七十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七十五,唐代,庞蕴,

一生解缚钝,浑身纳里眠。心中无意识,耳无绳索牵。

心本无系缚,同尘亦无喧。

88

秋夜临汝馆怀友人陈聘君赖竹庄

作者:严羽(宋代)

秋夜临汝馆怀友人陈聘君赖竹庄,宋代,严羽,

秋声动梧竹,月色满庭芜。此夕怀良友,天涯各一隅。

飞飞群过雁,切切未栖乌。安得从君去,扁舟驾五湖。

35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一 春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一 春,宋代,宇文虚中,

短草铺茸绿,残红照雪稀。暖轻还锦褥,寒峭怯罗衣。

11

次韵斯远重别六言四首 其四

作者:赵蕃(宋代)

次韵斯远重别六言四首 其四,宋代,赵蕃,

君才绝出辈流,语不惊人不休。莫叹阳春寡和,会逢知我春秋。

45

待友不至

待友不至,宋代,赵友直,

自与吾朋聊外期,心旌切切望容仪。

闻言回首非因错,欲语恁栏岂是痴。

春酒破愁难作喜,莺花供兴不成诗。

有时会晤情何限,握手论文到日西。

22

永安戴公纯秀才

永安戴公纯秀才,宋代,郭祥正,

鬖鬖鬓发一衰翁,又泊仓头阻逆风。推去未应如谢令,重来终是愧司农。

熙宁父老知谁在,元祐田园喜再丰。置酒高台要我醉,却寻陈迹喜君同。

21

寄祇园师煦东白

作者:郑洪(宋代)

寄祇园师煦东白,宋代,郑洪,

一别东林远法师,十年沧海梦相思。黑貂已弊犹存舌,白社虽贫尚有诗。

菰米云深鸿雁饱,梧桐月冷凤凰饥。台州若问狂司户,张翰湖头两鬓丝。

56

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戒其子婿王叔俨万里索和 其四

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戒其子婿王叔俨万里索和 其四,宋代,程公许,

士能知尚友,岂必尽同时。杂鲍兰胥化,亡羊路或岐。

醴甘知易绝,丝素亦奚悲。可以交难择,而忘伐木诗。

12

减字木兰花·此身已老

作者:吴儆(宋代)

减字木兰花·此身已老,宋代,吴儆,

此身已老。三径都荒长却扫。面目尘昏。怕著朝章揖贵人。难瞒明眼。只有青山堪作伴。触事心凉。无病何劳更觅方。

52

又答前人二首 其一

又答前人二首 其一,宋代,萧立之,

落日骚兰国,沧洲水鹤身。淮南招隐赋,同谷念归人。

篱落秋声入,西南局势新。可怜潘岳辈,只待拜车尘。

95

送詹光夫之云南通海校官

送詹光夫之云南通海校官,元代,丁鹤年,

儒冠跋涉敢辞劳,直以诗书化不毛。盛世用文兴礼乐,黉宫接武贡英髦。

密依坛杏登弦诵,独对山茶设醴醪。会见毓才功第一,归来宫锦赐新袍。

54

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

作者:白贲(元代)

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元代,白贲,

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岐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钻研阅寒温。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及俯察,万象入见闻。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唐虞,下以觉斯民。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薰。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