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彩云曲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簾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年秋七月。

六龙一去万马来,柏灵旧帅称魁桀。

红巾蚁附端郡王,擅杀德使董福祥。

愤兵入城恣淫掠,董逃不获池鱼殃。

瓦酋入据仪鸾座,凤城十家九家破。

武夫好色胜贪财,桂殿清秋少眠卧。

闻道平康有丽人,能操德语工德文。

状元紫诰曾相假,英后殊施并写真。

柏灵当日人争看,依稀记得芙蓉面。

隔越蓬山十二年,琼华岛畔邀相见。

隔水疑通银汉槎,催妆还用天山箭。

彩云此际泥秋衾,云雨巫山何处寻?

忽报将军亲折简,自来花下问青禽。

徐娘虽老犹风致,巧换西妆称人意。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

鸦娘催上七香车,豹尾银枪两行侍。

细马遥遵辇路来,袜罗果踏金莲至。

历乱宫帷飞野鸡,荒唐御座拥狐狸。

将军携手瑶阶下,未上迷楼意已迷。

骂贼翻嗤毛惜惜,入宫自诩李师师。

言和言战纷纭久,乱杀平人及鸡狗。

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胠箧休探赤侧钱,操刀莫逼红颜妇。

始信倾城哲妇言,强于辩士仪秦口。

后来虐婢如虺蝮,此日能言赛鹦鹉。

较量功罪相折除,侥幸他年免缳首。

将军七十虬髯白,四十秋娘盛钗泽。

普法战罢又今年,枕席行师老无力。

女闾中有女登徒,笑捋虎鬚亲虎额。

不随槃瓠卧花单,那得驯狐集城阙?

谁知九庙神灵怒,夜半瑶台生紫雾。

火马飞驰过凤楼,金蛇舕舚燔鸡树。

此时锦帐双鸳鸯,皓躯惊起无襦袴。

见古乐府。

小家女记入抱时,夜度娘寻凿坏处。

撞破烟楼闪电窗,釜鱼笼鸟求生路。

一霎秦灰楚炬空,依然别馆离宫住。

朝云暮雨秋复春,坐见珠槃和议成。

一闻红海班师诏,可有青楼惜别情?

从此茫茫隔云海,将军也有连波悔。

君王神武不可欺,遥识军中妇人在。

有罪无功损国威,金符铁券趣销毁。

太息联邦虎将才,终为旧院蛾眉累。

蛾眉重落教坊司,已是琵琶弹破时。

白门沦落归乡里,绿草依稀具狱词。

世人有情多不达,明明祸水寨裳涉。

玉堂鹓鹭愆羽仪,碧海鲸鱼丧鳞甲。

何限人间将相家,墙茨不扫伤门阀。

乐府休歌杨柳枝,星家最忌桃花煞。

今者株林一老妇,青裙来往春申浦。

北门学士最关渠,西幸丛谈亦及汝。

古人诗贵达事情,事有阙遗须拾补。

不然落溷退红花,白发摩登何足数。

62

诗文赏析

原序:光绪己亥,居京师,制《彩云曲》,为时传诵。癸卯入觐,适彩云虐一婢死,婢故秀才女也,事发到刑部,门官皆其相识,从轻递籍而已。同人多请补记以诗。余谓其前随使节,俨然敌体,鱼轩出入,参佐皆屏息鹄立。陆军大臣某,时为舌人,亦在行列。后乃沦为淫鸨,流配南归,何足更汙笔墨。顷居沪上,有人于夷场见之,盖不知偃蹇几夫矣。因思庚子拳董之乱,彩侍德帅瓦尔德西,居仪鸾殿。尔时联军驻京,惟德军最酷。留守王大臣,皆森目结舌,赖彩言于所欢,稍止淫掠,此一事足述也。仪鸾殿灾,瓦抱之穿窗而出。当其秽乱宫禁,招摇市黡,昼入歌楼,夜侍夷寝,视从某侍郎使英、德时,尤极烜赫。今老矣,流落沪滨,仍与厕养同归,视师师白发青裙,就簷溜濯足,抑又不逮。而瓦酋归国,德皇察其秽行,卒被褫谴。此一泓祸水,害及中外文武大臣,究其实一寻常荡妇而已。祸水何足溺人,人自溺之。出入青楼者,可以鉴矣。此诗着意庚子之变,其他琐琐,概从略焉。

《后彩云曲》樊增祥拼音读音参考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其他诗经

与竹为二陈进士乃尊题

作者:陈烓(明代)

与竹为二陈进士乃尊题,明代,陈烓,

先生高想超尘俗,蒋径新开十亩园。期与此君同节操,每寻幽处避嚣喧。

风来小院声敲玉,雨过前山翠绕轩。昨夜春雷耸头角,龙孙无数出东垣。

27

题惠山翠麓亭

题惠山翠麓亭,宋代,苏台父,

山势丛丛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

30

感旧二绝 其一

感旧二绝 其一,清代,朱云骏,

精神正字竟难支,白石风流苦系思。彭蠡拍天帆影没,旗亭流唱小姑词。

35

续哀雨诗四首 其四

续哀雨诗四首 其四,清代,王夫之,

桂山哀雨旧诗留,读向泉台忆得不。卞壸可容魂大笑,王章不为死含愁。

丹枫到冷心元赤,黄鞠虽晴命亦秋。韶月年年春日㬉,倡条冶叶漫当头。

47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作者:苏轼(宋代)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宋代,苏轼,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24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

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唐代,李嘉祐,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

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49

赠卜者魏易斋

赠卜者魏易斋,宋代,谢枋得,

伯阳曾著易参同,夺尽阴阳造化功。

白玉五城人可到,黄金一鼎道无穷。

先生救世心衣苦,后派多才命必通。

魏本大名名易显,子明且为筮江东。

63

岁晚偶题

作者:王迈(宋代)

岁晚偶题,宋代,王迈,

饮冰食檗坐穷阎,旋觉星星上鬓髯。百尺楼中从偃卧,五侯门下任暄炎。

寒花最爱香来晚,倒蔗须教末见甜。寿相谁知三甲异,新年愿得一丁添。

28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八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八,宋代,张伯端,

休鍊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药便非真。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

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18

和答驹父见寄二首 其一

作者:洪朋(宋代)

和答驹父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洪朋,

匡说诗今见,开函一解颜。平安问五柳,意气到三山。

种秫不妨醉,鸣琴定复閒。岁寒傥客授,早买钓舟还。

25

昼坐东轩忽十三蝴蝶颜色鲜碧飞舞近人移时方去纪之以诗

作者:李复(宋代)

昼坐东轩忽十三蝴蝶颜色鲜碧飞舞近人移时方去纪之以诗,宋代,李复,

天上宝玉琴,星徽点瑟瑟。仙人手摩拂,变化通灵术。

忽随琴声起,委蜕如蝉质。飞翔下绿云,风翅含寒碧。

人间清昼长,游览喜自得。见我瓶中花,群游过帘额。

高戏乱疏幌,低舞侵堕帻。却疑午梦酣,身是濠梁客。

栩栩出虚庭,兴阑有归色。应闻调弦声,惊去欻无迹。

72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

作者:王履(明代)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明代,王履,

松底踏碎月,过清寒不支。

窈哉石房深,矮榻聊自宜。

大声忽怒涛,拉此窗与扉。

初疑雷雨交,挟以群龙飞。

又疑度朔辈,夜半窟宅移。

苏磴傥霡霂,那识吾是谁。

止持三日粮,有计安能施。

辗转不可当,两目无合时。

所赖窗纸明,未受烟雾欺。

久之声渐吞,喜报幽田知。

魄妖方拟过,壁隙光陆离。

起视东风端,日色已满枝。

布袜青行缠,尚可迂阔为。

趣饭谢主人,厄陈闻仲尼。

七日枵腹坐,更有谁能之。

3

伯皋丈届七十寄诗庆之

作者:韩淲(宋代)

伯皋丈届七十寄诗庆之,宋代,韩淲,

老来谁不惜光阴,世态消磨鹤发深。化道喜经蘧瑗岁,遇文应动太公心。

极思吟啸知如旧,且愿丰登得似今。闻道田园足强健,云山深处好书琴。

88

二十九日归寄郑一

作者:韩淲(宋代)

二十九日归寄郑一,宋代,韩淲,

野外青岩寺,城边禅月台。收功行药后,排闷坐舆来。

宿雨苗当熟,新凉桂已开。谁知老丘壑,自不奈尘埃。

80

偶书

作者:韩驹(宋代)

偶书,宋代,韩驹,

雪如羞明夜方密,风似摆花春更多。竟日吟诗安用许,今朝止酒奈寒何。

82

题中寂堂

作者:韩驹(宋代)

题中寂堂,宋代,韩驹,

虎卧文公庐,鸟巢道林室。本自无俗喧,何由辨真寂。

逃溺必登山,避燔必趋泽。君看好静人,万虑固未息。

是心傥已刳,对境起亦得。上人早闻道,晚顺世间迹。

振衣下灵岩,飞锡来上国。高堂亦何有,万卷绕四壁。

客来倚风廊,晤语终日夕。莫言门如市,中有忘机客。

吾曹诗酒污,此道谁目击。唯应寂时趣,独有清士识。

78

满江红·唐宋诸公

作者:汪莘(宋代)

满江红·唐宋诸公,宋代,汪莘,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尽後来、作者斗尖新,仍重叠。离不得,春和腊。少不得,烟和雪。更茅檐低亚,竹篱轻折。何事西邻春得入,还如东阁人伤别。总输他、树下作僧来,离言说。

99

净慧寺四绝 其一

净慧寺四绝 其一,宋代,鲜于枢,

寂寂僧房半梦中,萧萧修竹四山风。唯应门外苍髯叟,解乱儋州秃鬓翁。

4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七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七,明代,祝允明,

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52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八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八,明代,文徵明,

浮云世事两悠悠,一出都门百念休。独有怀人情不极,双沟南畔数回头。

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