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草堂看桂

金风吹欲尽,桂放草堂幽。色许东篱借,香随震泽浮。

月弦疑满魄,人静觉深秋。花气浑教醉,何须促酒筹?

48

朱用纯

(1627—1698)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其他诗经

往复无间 其九

往复无间 其九,宋代,释重显,

黄昏戌,寰中不碍平人出。瓦砾光生珠玉闲,将军岂用驱边卒。

35

送刘生承恩归太原秋试

作者:顾璘(明代)

送刘生承恩归太原秋试,明代,顾璘,

麟角凤嘴见者奇,火齐木难光陆离。太原刘生气殊众,年甫二十高名驰。

韦贤相业更三世,戴圣明经传博士。白壁风仪不动尘,洪钟扣答如流水。

宝剑腰悬明月光,秋闱小捷何足当。看拖内殿青丝履,笑踏君家白玉堂。

白玉堂,非难取。胸中家学贯伊吕,千秋万岁奉明主。

98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元代,奥敦周卿,

平林暮霭收,远树残霞敛。疏星明碧汉,新月转虚檐。院宇深严,人寂静门初掩,控金钩垂绣帘。喷宝兽香篆初残,近绣榻灯光乍闪。

【梁州】一会客上心来烦烦恼,恨不得没人处等等潜潜。想俺闷乡中直恁欢娱俭。本是连枝芳树,比翼鸣鹣,尺紧他遭坎坷,俺受拘箝。致欠得万种愁添,不离了两叶眉尖。自揽场不成不就姻缘,自把些不死不活病染,自担着不明不暗淹煎。情思,不欢。这相思多敢是前生欠,憔翠损杏桃脸。一任教梅香冷句儿口店,苦痛淹淹。

【尾】蓝桥平地风浪险,袄庙腾空烈火炎。不由我意儿想,心儿思,口儿念。央及煞玉纤纤,纤纤,不住的偷弹泪珠点。

80

坐进庵戏作 其一

作者:刘跂(宋代)

坐进庵戏作 其一,宋代,刘跂,

自吾营此庵,迁徙屡有无。壁间故人文,今独与我俱。

94

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 其一

作者:刘跂(宋代)

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 其一,宋代,刘跂,

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

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

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

鄙人最樗散,世用一何缪。政以无事身,尊俎常见收。

令年扫三径,近不隔虎丘。欲问杜陵老,来往几风流。

21

习静山房 其三

作者:王称(明代)

习静山房 其三,明代,王称,

斋心遁喧俗,一室绝垢氛。寥寥天宇空,镜览万化源。

芳林谢春花,空山变浮云。理胜亦有时,于兹可忘言。

100

点绛唇 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

作者:韩淲(宋代)

点绛唇 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宋代,韩淲,

竹隐高深,夏凉日有清风度。苎衣绳屦。鹤发空相顾。

翠扑流烟,又向溪翁去。青山路。要当同住。长占无尘处。

82

六月二日大雨如注山涧水溢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六月二日大雨如注山涧水溢 其二,宋代,韩淲,

草树离离半拂烟,雨滋芳润转青妍。山人整屐山边去,黄鹄白鸥时导前。

94

眠轻

作者:戴栩(宋代)

眠轻,宋代,戴栩,

眠轻梦不定,晨户入疏风。

清坐一遐想,古人皆大空。

少言训俗客,忍事付天公。

只了此生足,不嗟吾道穷。

19

夏肯父为先都仓求水心墓志未得归社中诸友皆

作者:戴栩(宋代)

夏肯父为先都仓求水心墓志未得归社中诸友皆,宋代,戴栩,

文星金石笔,许尔有新铭。

宽作春风约,归看宰树青。

房留僧闭月,舟渡雁移汀。

凭寄梅花酹,先贤必典型。

55

句,宋代,华山道人,

北蕃群犬窥篱落,惊起南朝老大虫。

97

谢江州陆签判寄糖蟹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谢江州陆签判寄糖蟹 其一,宋代,韩驹,

故人书札访林泉,郭索相随到酒边。未擘团脐先一笑,二螯能覆两觥船。

55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

八月十五日夜大雨,宋代,李昭玘,

风伯遭谗不自停,鞭龙倒海势如倾。胸中洗尽三年渴,□□□□□□□。

□□□□□□□,千仓嘉谷入新耕。野人亦有充饥幸,相见春绵满眼明。

67

三月二日丽正门书事

三月二日丽正门书事,元代,吴师道,

万骑遥闻发上林,内前车马去骎骎。风回辇路香烟合,雨映龙楼柳色深。

杂卒屡呼惊过客,冷官凝望促华音。修门此日逢佳客,咫尺清光傥照临。

64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五 宿灵源寺,明代,文徵明,

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

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暝烟。尘句何年传到此,篝灯试读已茫然。

97

送黄侍御之留都

送黄侍御之留都,明代,卢龙云,

乍逢燕市酒,其奈别离同。道出青门远,声于白下雄。

喜看车是鹭,争避马为骢。好结澄清侣,交章达汉宫。

98

送义虫省亲

送义虫省亲,明代,释函可,

相见复何日,相期安可忘。好携沙际雪,聊慰发如霜。

不孝原非佛,寻诗颇似狂。濡毫题去袖,春雨正茫茫。

35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明代,湛若水,

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81

北游诗十八首 其八 济上闻笛

北游诗十八首 其八 济上闻笛,明代,张元凯,

孤笛江上起,片月随江流。临风曲不断,韵水何悠悠。

杨柳折欲尽,梅花落更愁。寒鸦散浦溆,残叶飞空洲。

楚客正独醒,闻之增繁忧。

98

期不至

期不至,明代,郑学醇,

野棠飘玉郭公啼,烟草廉纤石径迷。香冷博山人不到,东风吹柳万条西。

8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