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家毓臣广文鹏云吟稿

踪迹半天下,烟云一卷中。马群空冀北,鸿爪遍江东。

山贼呼灵运,诗人画放翁。乘槎来海上,光射斗牛宫。

88

郑如兰

郑如兰(1835~1911),字香谷,号芝田,清淡水厅竹堑人,郑崇和三子用锦之次子。少年勤学,取进生员,因成绩优异而补增生,受知于台湾道丁曰健。光绪十五年(1889),因为办团练有功,由增生授候选主事,赏戴花翎,后加道衔。家业素丰,但自奉甚俭,尤不喜以财富誇耀于人,唯对公义之事则未有吝色,凡邑中所需困急,莫不慷慨捐输,故人人称诵其德行善举,颇能克承郑崇和、郑用锡、郑用鉴乡贤之风范。

其他诗经

又次韵答之十首 其九

又次韵答之十首 其九,宋代,释德洪,

我亦从来彻骨贫,谁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劳收取,不是青源众兽麟。

12

度野狐岭

作者:杨荣(明代)

度野狐岭,明代,杨荣,

山头一望一岧峣,四月寒岩雪未消。使节有光南国重,征裘无暖北风遥。

心知圣寿齐三祝,目极祥云丽九霄。共荷恩波同覆载,只惭无补圣明朝。

46

葛岳乔自晋入都客中见访因赠以诗

葛岳乔自晋入都客中见访因赠以诗,清代,张祖同,

离忧七载忽相见,忽问萍踪意苦辛。上党地为天下脊,王郎歌属眼中人。

不堪歧路怜词客,且喜他乡奉老亲。幸际圣明须努力,天涯惭愧一儒巾。

99

泛月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蛩

作者:弘历(清代)

泛月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蛩,清代,弘历,

沙岸闻吟看不见,每先秋节报人秋。教停桂楫收兰舫,冷露无声月色流。

12

五言诗三首 其一

作者:嵇康(魏晋)

五言诗三首 其一,魏晋,嵇康,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茍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

真人不屡存。高唱谁当和。

4

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

作者:鲍溶(唐代)

相和歌辞。苦哉远征人,唐代,鲍溶,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李陵死别处,杳杳玄冥乡。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久行迷汉历,三洗毡衣裳。
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
落日吊李广,白身过河阳。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
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22

中秋月

作者:高登(宋代)

中秋月,宋代,高登,

绣江再见中秋月,岁去月圆人尚缺。

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

今夕一尊谁与同,孟光举案对梁鸿。

众雏立侍俨成列,以次持杯寿乃翁。

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顽麻头发秃。

但愿团圞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

16

松风

松风,宋代,郭祥正,

夜寂松风度,魂清客枕寒。琴声传不尽,诗句写应难。

骤雨倾瑶砌,真珠落玉盘。隐居如可访,吾欲跨翔鸾。

95

送外家通倅方澹庵

作者:武衍(宋代)

送外家通倅方澹庵,宋代,武衍,

风节传清素,名多为宦游。

花封才解绶,芝检趣监州。

等上持麾节,归来觐冕旒。

江南与江北,底用说离愁。

51

寒泉亭午暑喜雨

作者:韩淲(宋代)

寒泉亭午暑喜雨,宋代,韩淲,

风箭急吹疏雨,云峰时转轻雷。修竹小亭山下,乘凉犹记初回。

68

夜坐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夜坐 其三,宋代,韩淲,

夜时对青灯,朝晨向红日。渴饮一杯汤,饥餐两器食。

荣衰受荣衰,得失顺得失。一事到眼前,一事与擘画。

不到眼前者,空思乱胸臆。非惟昏人神,且是长戚戚。

吾今知此愆,念之戒勿失。

84

忆钱人塘

作者:陈郁(宋代)

忆钱人塘,宋代,陈郁,

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

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怀,

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

安舲何日来城角,细举前吟为再赓。

41

咏蓍诗

咏蓍诗,南北朝,范筠,

数奇不可偶,性直谁能纡。祯蔡优灵异,祥云降温腴。

67

寿异

寿异,宋代,刘克逊,

元气钟为一代英,天休节后是公生。撑肠何止五千卷,满腹犹藏十万兵。

懒向仕途为佞熊,肯将祠秩倦闲情。芹溪不是横舟处,四海风波正要平。

43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六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六,宋代,陆佃,

平生仕宦不求奇,谁怕他人夺我池。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

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

5

种松吟

种松吟,宋代,金朋说,

人皆爱桃李,我爱种青松。

桃李易凋谢,青松却耐寒。

38

三砺

三砺,宋代,郑思肖,

一砺二砺至万砺,盟执牛耳血为誓。灵台空莹白于秋,彻底不生乖戾气。

眦裂齿碎志恳恳,貉之天性宁踰汶。我生一双霹雳手,终碎此虏为齑粉。

天平地成风俗淳,一统永歌胡无人。

25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五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五,元代,元好问,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

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93

次楚门闻福州六月之变就简倪仲凯郎中不候而去

次楚门闻福州六月之变就简倪仲凯郎中不候而去,元代,李士瞻,

误闻消息心如灼,归兴那能候我来。不是尚书船到晚,却缘员外别初回。

闽州烽火人犹记,回纥刀牌孰总裁。最恨当时谋未审,至今遗祸使人哀。

36

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

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明代,祝允明,

休辰盛文化,畿吴富登庸。

蝉联首四方,蔼蔼来毛公。

翼翼宝玉执,桓桓岱山崇。

翊亮总王礼,启沃谐王衷。

三朝补阙衮,百辟詹清风。

职思谨诏相,不絿亦不竦。

公薨后吊恤,哀荣天壤终。

6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